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票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2)来源分类:政府一般税收收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其他渠道筹集的社会保障资金,如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福利彩票基金等。
(3)所有权:公共基金、个人资金、机构资金
(4)管理方式:财政性社会保障资金、市场信托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公积金性社会保障资金
财政预算内的
养老
保险
资金
概念
层次
①基本养老保险资金②补充养老保险资金(公共年金)
③个人养老保险资金
公共年金模式
特点
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数额大、影响大
管理难点
①隐性债务问题;②保值增值问题
全国社会
保障基金
含义
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资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
基金来源
资金收入管理
问题
①资金征缴困难②企业缴费工资不实
③社会保险覆盖面窄④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体制不顺
对策
①加强资金征缴力度,提高资金收缴率
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资金征管的基础数据体系,使社会保险的缴费工资真正做到与统计口径的工资总额保持一致
③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④理顺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体制
养老金的
给付形式
年金给付制
社会保障资金投资项目多样化、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加强资金投资管理
社会保障资金监督管理
主体
(1)政府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
(2)非政府监督:行业协会监督、审计和金融机构监督、新闻媒体监督
对策
①强化立法监督②整合行政监督③重视专门监督④加强内部监督
⑤培养监管人才,加强社会保障监管的队伍建设⑥加强新闻媒体监督
(1)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现实
①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机构分散,管理层次过多②资金投资渠道单一,难以实现保值增值③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力④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不公开,不透明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结合目前我国实际,选择政府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但从长远来看,应选择相对集中管理模式
第六章(一二节为重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方法手段
社会保障资金
财政预算内的社会保障资金在我国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支出项目,包括卫生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事业费。这些支出由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安排,分别用于对应的社会保障项目
社会保险资金
特点
①管理强制性②特定对象性③使用专项性④统筹互济性⑤资金增值性
社会保障
预算模式
1)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模式
2)完全脱离财政预算模式
3)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模式
4)社会保障预算基金预算模式
5)两板块式社会保障预算模式(财政专户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政府财政预算中的社会保障收支)
社会保障
会计体系
、养老保险基金会计
失业保险基金会计
社会保障会计体系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医疗保险基金会计
3)社会保障资金绩效评价的方法
4)社会保障资金绩效评价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九章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国际借鉴
社会保障资金
宏观管理国际借鉴
1)多渠道筹资,多支柱运行
2)政府监管,适度竞争
3)社会保障纳入社会经济全局与长远考虑
社会保障资金
技术管理国际借鉴
1)安全第一2)立法先行
3)责任分明4)重视管理技术
第五章(第二节为重点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目标与模式
社会保障资金
管理目标
①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安全②讲求社会保障资金效益
③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④实现社会公正与和谐
社会保障资金
管理模式
类型
(1)从管理主体角度:政府管理模式、非政府管理模式
(2)从管理集中程度:集中管理模式、分散管理模式、相对集中管理模式
选择依据
管理机构
(1)社会保障资金行政管理机构
(2)社会保障资金业务经办机构(由政府直接经办、政府指定一两个中央政府部门进行一般监督,由自治性的民间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管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在国家立法范围内,由政府委托工会管理社会保险业务)
(3)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机构(行政监督机构、法律监督机构、民主监督机构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第一章(一二节为重点)
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研究
研究意义
1)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复杂性,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效的方法支持;
2)由于社会保障资金的重要性,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研究内容
与目标
描述社会保障
资金流动过程
含义:从收入到支出、从结余到投资的整个资金流动的全过程;
中央与地方
社会保障责任划分
行政职责划分
管理职责划分
第八章(第一节为重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绩效评价
社会保障资金
绩效评价
功能
①反映功能②评价功能③监测功能④校正功能
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②定量定性相结合原则③激励性原则
④可测性原则⑤整体性原则
基本
问题
1)社会保障资金绩效评价的主体和对象
2)社会保障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
抵御老龄化、容易被公众接受、形成激励机制、促进经济发展
增强了基金的稳定性、灵活性较好
缺点
抗风险能力弱、存在“养老代际转嫁”矛盾、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大
管理水平要求高、存在基金贬值风险、互济性弱
储备资金的有限性、积累率难以确定
社会保险费率确定原则
①适当性原则②可行性原则
③稳定性原则④可变通性原则
我国定时期的支付养老金
在被保险人退休时将其积累的保险金一次性领走的方式
优点
确保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减少行政事务费用、有利于退休人员进行投资、减轻了保险基金的压力
缺点
行政事务费用较大、增加保险金支出
减弱了保障功能、机动性差
社会保障
资金投资
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②收益性原则③流动性原则
社会保障资金
筹集模式
现收现付制
基金制/完全积累制
部分积累制
定义
本预期内社会保险收入仅仅满足本预期内的社会保险金给付需要的一种基金筹集制度
对社会经济指标进行宏观测算后,将被保险人总保险费用分摊到整个投保期间
按照当前的保险费支出加上一定的储备来提取保险基金的模式
优点
给付的及时性、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简便易行、再分配功能较强
①中央财政预算笔款②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
③经国务院批准的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④投资收益⑤股权资产
管理机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机构性质
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是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独立法人机构
机构职责
①管理中央财政拨入的资金、减持国有股所获资金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②制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经营策略并组织实施;③选择并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进行投资运作和托管,对投资运作和托管情况进行检查,在规定的范围内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进行直接投资运作;④负责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审核,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起草财务会计报告;⑤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产、收益、现金流量等财务情况;⑥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下达的指令和确定的方式拨出资金;⑦为重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对象
社会保障资金
特点
①专款专用性②覆盖面广③积累期限长④统筹互济性⑤管理多样性
分类
(1)用途及功能:社会保险资金(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财政性
社会保障资金(用于社会救济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福利彩
社会保险会计工伤保险基金会计
生育保险基金会计
社会报险机构会计
社会救济会计
社会保障事业费会计社会福利会计
社会优抚安置会计
第七章(一二节为重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体系
社会保障资金
管理权利与责任
(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权利:行政权力、经办权利、监督权利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责任:行政责任、经办责任、监督责任
社会保障资金
第二章(第二节为重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法律依据
1.中国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
制度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受阻
2)社会保障主体间责任不清,制度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
3)补充保险制度建立滞后,加重了基本社会保险的承载负担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
法律存在的问题
1)立法滞后,体系发展不健全,缺乏整体性
社会保障
资金风险
特征
①客观性②损害性③不确定性④传递性
分类
资金收缴风险
资金支付风险
资金投资风险
规避
方法
加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改革社会保险费的筹资方式,从征收社会保险费改为开征社会保险税、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解决转制成本问题、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加强监管部门监督
2)法律缺位,立法层次不高,缺乏权威性
3)二元立法,社会保障覆盖面小,适用范围窄
4)政出多门,社会保障实施弱化,缺乏责任与监督机制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
资金管理规制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制散乱,权责不清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制度重收入轻支出
3)社会保障资金投资运营收益率低,管理过于分散,成本大
4)缺乏规范有效的监管体系
第四章(全部都是重点)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内容
社会保障资金
筹集原则
①平衡性原则②效率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稳定性原则⑤多样性原则
筹集渠道
①国家资助→基本渠道②企业单位缴费(税)→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