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最新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上》 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材料四 “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
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 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为世界所接纳,它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五 大发明”。
材料五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一次对话中说:“现代英国的官吏 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 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 后来英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 及。” 中国科举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影响直接而重大……日本、朝鲜、越南三国是 这个科举文化圈中影响最突出的国家。
2.ABC三个方案的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 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 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宋代: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行政
三司
度 财政 盐 财政 户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归入
归入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
秦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三公九卿 中外朝 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中书一省制
请看图文
任免、考察、
升降、调动
等 事务;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门下省审议复奏
掌管山泽、屯 田、工匠、水 利、交通、各 项工程等等
天下土地、 户籍、赋税、 财政收支等
掌管国家典章法度、 祭祀学校、科举、接
待外宾等事务;
掌管法律、刑狱事 务
作用:(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
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六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
⑴积极:①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②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④影响了西方的文官制度及东亚文明。 ⑤打击了士族势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选举的公平、 公正、公开
⑵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政 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对后世影响深远
特点:(1)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
(2)“三省”分层决策,互相制衡
(3)分散相权,集中皇权,但又制约皇权
为什么说是三省六部制是皇权之下的民 主制?
A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 工,官员的行政效率有所提高,又使三省相互牵制,相互监 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②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 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3、宋代:
皇帝
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东府)
行政
三 司 财政
度盐户 支铁部
相权再被分割 皇权继续加强
枢 密 院(西府)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六 部 制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2)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
4、元代:一省制 皇
帝 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
B保证政治清明,减少腐败。 C家事国事分离,中枢权力体系完善。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 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深刻变 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出现了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 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对后世 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行政效率有所提 高,也有利于加强皇权,促进中华帝国的封建繁 荣。
1)容易任人唯亲
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贡院内的号舍
科举考场
皇榜
会试的朱卷
金榜
延伸与探究 材料一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
中国古代说法,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
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以上图文材料反映了历史上哪种制度?
二、选官制度
朝代
制度
标准
西周
世卿世禄 血缘
战国、秦、 军功爵制 军功
西汉初
汉武帝 察举.征辟 品行
东汉末、魏 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
门第
隋唐
科举制 才学
明清
八股取士 八股文
材料一:东汉顺皇帝帝六的年,烦河恼南之尹田选歆官掌取握了才察举六名
3)东汉: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4)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新设立了 中书省和门下省
2、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中省
起草诏令
皇帝(皇权至上)
尚书省
负责执行
门下省
封驳审议
凡军国大事,必 由中书省起草诏 令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武将选用、兵籍、 军械、军令等
全国官吏的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 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 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 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 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 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历史重现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 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 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 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 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皇帝 1、秦汉的中枢权力机构 1)秦朝:三公九卿制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尉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2)西汉武帝时:建立中朝 执行机构
皇帝
中朝 尚 侍常 书 决策机构令
中侍
外朝 丞御 太
史 大 相夫 尉
有事上报 九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