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4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课程代码 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

1.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以下要素中不属于环境范畴的是A.湿地 B.野生动物 C.风景名胜区 D.民俗2.遵循生态平衡等自然规律,体现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是A.社会性 B.政策性 C.科学技术性 D.综合性3.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以下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不包括A.检察机关B.法律规定的具有环境与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权的行政机关C.法律规定的社会团体D.个人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不适用的领域有A.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B.渤海 C.太平洋 D.三江源保护区5.国家禁止销售象牙制品的规定符合的国际公约是A.1989年巴塞尔公约 B.2015年巴黎协定C.1963年维也纳公约 D.1973年华盛顿公约6.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对超标排污的,责令限期治理,所处以的罚款是应缴排污费数额的A.1倍以上2倍以下 B.2倍 C.2倍以上5倍以下 D.5倍7.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开展的活动是A.建设排污口 B.新建供水设施 C.开展旅游经营 D.从事垂钓活动8.依法对造成我国海域污染的外籍船舶行使登轮检查权的部门是A.国务院环保部门 B. 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D.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9.有权划定海洋倾倒区的部门是A.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环保部门C.国务院 D.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10.对已经成为固体废物的各种物质采取措施,进行回收、加工使其转化成为二次原料予以再利用的过程是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清洁化11.衡量区域环境是否受到环境噪声污染的客观判断标准是A.声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噪声排放标准C.当地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 D.企业制定的规范制度12.企业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包装的材质、结构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

这种规定属于A.指导性规范 B.自愿性规范 C.强制性规范 D.伦理性规范13.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给予补偿的主体是A.当地政府 B.受害入所属政府 C.国家 D.野生动物驯养单位14.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相对人认为针对其的行政处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复议日期为自知道该行政处罚之日起A.15曰内 B.30日内 C.60曰内 D.90目内15.在1941年的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中,仲裁庭确定的国际环境法原则是A.国际环境合作原则B.防止环境损害原则C.污染者负担原则D.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行为不得损害其他国家环境的原则16.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B.应当取消该建设项目C.应当征求同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D.需要环境保护部门审批17.以下关于排污许可证的表述,正确的是A.个体工商户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不需要取得排放许可证B.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不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C.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事业单位不需要取得排污许可证D.企事业单位向环境排放工业废气的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18.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所规定的诉讼时效是A.1年 B.2年 C.3年 D. 5年19.国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三类,以下正确的是A.耕地、非耕地和城市用地 B.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C.农用地、非农用地和建设用地 D.农村用地、城市用地和未利用地20.下列不属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的“世界遗产”的是A.长城 B.泰山C.深圳世界之窗微缩景观 D.金字塔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了信息公开制度,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污染物排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其中应当公开的内容包括A.主要污染物的名称 B.排放方式C.排放浓度和总量 D.超标排放情况E.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22.我国《草原法》中规定的基本草原的范围包括A.重要放牧场 B.退耕还草地C.草种基地 D.戈壁滩 E.高寒荒原23.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是A.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B.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C.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D.无违法记录E.有处理环境法律事务的专职工作人员24.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有A.禁止围湖造田 B.保护和改善植被C.限制坡地垦荒 D.加强林业管理 E.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25.生态破坏侵权的免责事由包括A.正当理由 B.不可抗力C.受害人过错 D.致害人过错 E.第三人原因26.以下措施属于清洁生产的是A.改进设计 B.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C.采用先进的工艺与设备 D.垃圾填埋和焚烧 E.改善管理27.某县环保局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使他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该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有A.记过 B.拘留C.记大过 D.降级处分 E.罚款28.甲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致使工厂附近农民乙种植的果树大量死亡,农民乙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有A.向环保部门举报,要求查处甲公司B.直接向甲公司提出索赔要求C.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赔偿乙的损失D.要求环保局调解处理甲公司和乙之间的赔偿金额纠纷E.申请行政复议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排污费的使用。

30.简述企业开发利用环境的权利和义务。

31.简述我国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

32.简述国际环境法中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5分。

33.论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的运行机制。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34.2014年10月15日,某市环保局执法人员至F钢材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公司)现场检查,被该公司保安以未经公司负责人同意为由拒之门外。

执法人员当场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并向F公司送达了《环境违法行为协助调查告知书》,要求其协助调查。

其后,某市环保局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并在收到F公司提交的《关于积极配合环保部门监督检查的整改措施》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决定罚款1万元。

F公司不服诉至法院,请求撤销上述处罚决定。

问:(1)本案中F公司的行为有无违法之处?请说明理由。

(5分)(2)结合《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说明本案中某市环保局和F公司在现场检查中的权利和义务。

(5分)35.李某驾驶杨某所有的牵引车与P运输公司所有的重型罐式货车尾随相撞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杨某死亡、财产毁损,罐式货车所载的一甲胺溶液发生泄漏,产生环境污染。

李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P公司的驾驶员不承担责任。

牵引车系挂靠L公司经营。

此次交通事故导致一甲胺溶液泄露5.34吨,污染了当地鱼塘和农田。

Y村1组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L公司、杨某的遗属、P公司连带赔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财产损失7500元。

问:(1)杨某是否应该承担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为什么?(5分)(2)P公司是否应该承担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为什么?(5分)(3)L公司是否应该承担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为什么?(5分)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DCDCD 6——10:CBBAB 11——15:BCACD 16——20:BDCB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1.ABCDE 22.ABC 23.ACD 24.BCDE25.BCE 26.ABCE 27.ACD 28.ABC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排污费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

排污费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1)重点污染源防治;(2)区域性污染防治;(3)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成用;(4)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4分,答对三项即可)30.(1)企业开发利用环境的一般权利与义务: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义务。

②利用环境容量排污的权利和义务。

(2)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是指实施开发利用环境行为的企业作为一类社会群体对社会以及其他公众承担的除强制性法律规范外的环境保护义务。

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表现:①通过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或获得绿色标签认定。

②推行清洁生产。

③主动对外宣示企业环境保护守则。

31.(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2)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违反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逾期不拆除、不恢复原状,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32.(1)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主要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有过错才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就不承担责任。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只要存在跨界环境损害,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根据加害方是否存在免责事由,又可以分为严格责任和绝对责任。

严格责任下,加害方可以以不可抗力、第3方故意、受害方过错等作为免责事由。

在绝对责任下,加害方不能诉诸任何免责事由,绝对责任目前仅适用于高度危险行为或活动引起的环境损害。

(2)跨界环境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人身伤亡;二是财产损失,通常仅对直接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三是预防措施、应急措施和恢复措施的费用与支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了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后期处置以及责任追究等五项机制。

(1)预防和预警机制要求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国内(外)有关环境、自然灾害等预警信息或者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折、风险评估工作。

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分为蓝、黄、橙、红四级。

当有关信息证明突发环境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可能性增大时,应当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