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图表曲线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生物图表曲线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本讲主要内容
一、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
二、表格类试题的解题技巧 三、结构示意图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一、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
1、含义:生物曲线坐标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 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的一种题型,对于培 养和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 2、常见类型 (1)定性曲线 ①单曲线 a、含义: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者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因素之
获胜,最终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繁殖,可见双小核草 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第三步:得出结论:C项正确。
(2)定量曲线
①含义:在定性曲线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数量更为准确表示
生命活动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伴随一些生物量的计算, 此类题目较难。 ②常见类型 生物量关系型:常见的问题主要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之间的生物量关系;
数量关系型:常见的问题主要涉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 DNA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题技巧:比数思意法
&具体操作:
第一步:找出有关数据。
第二步:对数据进行分析,弄清数据的生物学含
义。 第三步:利用生物学原理进行计算。
【例3】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 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两种呼吸作用速
如果没有注意到,则易误将两个重量变化的绝对值相加作为光 合作用有机物的总合成量,而做错题。
2.膜成分类
【例2】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
膜类别 物质种类 蛋白质(%) 脂质(%) 糖类(%) 一 54 42 4 二 44 52 4 三 49 43 8 四 76 24 0 菠菜叶绿体片层膜 70 30 0
(3)生物坐标图的绘图题 ①含义:根据给出的数据作出相关的图示或曲线。 ②常见类型:绘制曲线图类 、绘制直方图类
解题技巧:描点法
&具体操作:
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标注两轴的含义并注明单 位; 第二步:标出各点; 第三步: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
结各点;
第四步:标注图像的标题。
【例4】 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大麦幼苗,几天后测得大麦根 尖不同区域32P的累积和运输情况,结果如下表。请在坐标系
答案:样Hale Waihona Puke 法柱状图见如下:总结
坐标曲线在数学上被称为“函数图像”,描述的
是因变量(函数)随自变量的变化的规律(或趋势)。 生物学中坐标曲线题的解法,若能参照数学中函数图 像的解法求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答此类试 题时:
总结
首先,必须理解图形所示的题意,观察所提供的坐标(横 轴、纵轴各表示什么),识准曲线代表的含义。解题要点 可概括为“四点、二量、一趋势、生物术语描述之”。其 中“四点”指的是起点、交点、拐点和终点;“二量”指 的是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绝对不能颠倒;“一趋势”指 的是曲线的走势,也就是数学上的“函数的增减性”,同 时注意趋势有转折变化的曲线要分区段进行分析。
图表曲线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试题中图表曲线题,无论 在选择题或非选择题中涉及的题量均越来越多;因 此,正确掌握图表曲线类试题的解题技巧,对于高 考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图表曲线题类型一般分为:坐标曲线图 ;统计
数据类的表格、饼形图和柱形图 ;结构示意图等等。 下面我们就这三种类型的解题技巧进行探讨。
系和并列关系。
① 因果关系:同一个坐标系(或不同坐标系间)
曲线间的变化,有因果关系。即一个曲线的变化
影响着另一曲线的变化。
解题技巧:一理二添法
&具体操作:
② 并列关系:同一个坐标系中(或不同坐标系间)
曲线的变化,无因果关系,是各自独立的。 第二步:对曲线进行分析。 第三步:得出结论。
【例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
A
随氧浓度的增加,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 的速率成正比例增加
B
第三步 曲线含义 C
随氧浓度的增加,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 的速率增加后稳定
在无氧条件下,根细胞可以吸收矿质元 素;有氧后,随氧浓度的增加,根细胞 吸收矿质元素的速率增加后稳定
D
随氧浓度的增加,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 的速率下降。
第四步
已知: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是需能过程;无氧和有氧呼吸都 能产生能量; 结论:C正确。
恒温动物 耗氧量—温度 变温动物 厌氧生物 呼吸强度 好氧生物 —氧气浓度 阴生植物 光合强度 阳生植物 —光照强度 C3植物 光合强度 C5植物 —CO2浓度 根、芽、茎的生长—— 生长素浓度
解题技巧:一理二添法
&具体操作:
“一理”: 第一步:理清曲线间关系。(解题关键) 说明:坐标系中曲线的关系主要有两类:因果关
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从下图所示的
结果可以推断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解题方法为:
第一步:理清两图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
2.无氧呼吸——氧浓度
量增加而不断减少
3.可再利用元素——叶龄
4.恒温动物耗氧量——温 度
图 例
曲线走势
相关变量 1.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 2.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 3.矿质元素吸收——O2浓度 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 4.ATP产生——O2浓度 超过某个值时纵坐标变量随 5.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 横坐标变量增加而趋于平缓 下) 6.反应速度——反应(底物) 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 1.酵母菌CO 产生——O 浓度 2 2 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 2.种子萌发时的干重——萌发天 超过某个值纵坐标随横坐标 数 3.种群密度——杀虫剂使用 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
纵横交叉处就是对应的数据或其他资料。有效信息就在其中。
2.常见类型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型 (2)膜成分类
解题技巧:细看深挖法 &具体操作:
第一步:弄清表格设置的目的;行和列各有哪些
项目(包括单位、说明);行、列各有什么规律。
第二步:理解表格的行、列含义。表格有陈列类、 比较类等。 第三步:挖出表格隐含的信息。即联系生物学基 础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弄清表格告诉你 什么?题目要你回答什么?
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将统计到的
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根据表 中数据,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等级 高度(cm) 数量(株) a级 h≤10 120 b级 10<h≤30 62 C级 30<h≤lOO 32 d级 100<h≤300 16 e级 h>300 6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均与与暗处理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 增加的重量值
则在哪一温度条件下每小时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最多?
A、27℃ B、28℃ C、29℃ D、30℃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解题方法为:“细看深挖法” 具体操作:
间的关系。
b、常见类型归纳
图 例
曲线走势 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
相关变量 1.酶的活性——PH 2.酶的活性——温度 3.生长速度——生长素浓 度 4.种群增长率——时间 种群数量——时间 (在无环境阻力) 1.杂合子数量——杂合体 自交代数
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
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 断减少 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的增加而 不断增加
中绘出大麦根尖各区域32P累积的曲线图。
【解析】本题以大麦幼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为载体,考查学生 绘制曲线图的能力。 解题方法为:
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标注两轴的含义并注明单位;
第二步:标出0、10、20、30、40、50、60、70点相应的纵坐 标点; 第三步: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结各点; 第四步:在图下标出“大麦根尖各区域32P累积量”文字。
第一步:行的项目:一、二、三、四;
列的项目:组别、温度、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 、光照 后的重量变化(mg)*。 第二步:一、二、三、四所在列数字的含义,由列的项目去理 解。如,一中,27℃--温度、-2---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 +3.5----光照后的重量变化。
第三步:最下面一格的说明文字隐含着重要信息,需要深挖。
典例导悟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型 【例1】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 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
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
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 温 别 度 一 27℃ -2 +3.5 二 28℃ -2.5 +3 三 29℃ -3 +2.5 四 30℃ -3.5 +2
率相等),则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发酵 B.67%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C.33%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 D.酵母菌停止厌氧发酵

【解析】选B。本题以酵母菌为载体,考查细胞的呼吸方式。 解题思路为: 第一步:找出有关数据。a点对应的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相对量
分别为6mol、15 mol。
第二步:在无氧呼吸中,酒精和CO2的产生量相等,故可知无 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6 mol,则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为 15-6=9 mol。 第三步:利用公式“C6H12O6 + 6O2→ 6 CO2+ 6 H2O”和 “C6H12O6→ 2C2H5OH + 2CO2”分析酵母菌的呼吸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