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观察 预期通货膨胀似乎没有任何代价 • 是这样吗? • 基本上是,因为只有一些很小的代价。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代价之一:持币成本增加
– 皮鞋成本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代价之二:带来菜单成本
– 通货膨胀时期需要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由此 产生一定的成本。
P
AS
P2
P1 E1
E2 AD2
AD1 0
Y1
Y2
产出( Y )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给定短期总供给曲 线 AS1 , 均 衡 产 出 与价格水平组合为 Y1 与 P1 。假如某种 外生因素变动使成 本提升,总供给线 向左上方移动到 AS2 , 新 产 出 价 格 组合成为 Y2 和 P2 , 造成成本推进通货 膨胀。
Structural Inflation 结构性通货膨胀
Structure of Price 价格结构: 由于一部分产品之间的价格形成刚性关系,于 是,当经济水平提高会使一部分产品价格不因 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高时,就会发生结构性 通货膨胀。
Structural Inflation 结构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代价
超级通货膨胀
• 不论能否预期到,超级通货膨胀都会带来 更大的代价。
通货膨胀的代价
超级通货膨胀
1) 皮鞋成本更大 在通货膨胀时,货币的购买力在下降,人们为 了避免这种损失就把更多的钱存人银行,从 而必须多去几次银行,这种多去几次银行所 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被经济学家称为皮鞋成 本 企业经理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金 管理上,这必然导致经济效率低下。
• 实施指数化的困难 2) 指数化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实践,使绝大 多数合同增加了一层计 算。
• 指数和指数化程度都比较难于确定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实施指数化的困难 3) 指数化是一种事后措施,不能根本消除 通货膨胀,很可能使通货 膨胀更易于接 受,导致更高的通 货膨胀,经济情况进一 步恶化。
50 Md
名义货 币需求
200
0
M*
∝
货币量(M)
货币供给增长的影响
货 币 价值 100 Ms1 Ms2 物 价 水 平 P 100
50 25 0 Md
200 400
∞
M1 M2 货币量(M)
• 从货币数量过多角度解释通货膨胀。理论表达 是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 依据货币数量论,经济中存在货币数量决定货 币价值和物价水平,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主 要原因。 • 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弗里德曼名言: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代价之三:经济低效或无效
– 菜单成本导致价格粘性,因此通货膨胀会引起 相对价格变动,使得资源配置中的微观经济无 效率。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代价之四:增加税收负担
– 如果征税不是针对真实收入,而是名义收入, 那么,通货膨胀会加重个人所得税负担。
通货膨胀的简单分类
4) 按成因划分
•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结构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讨论 如果经济持续保持一个既定的通货膨胀率, 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1) 人们能预期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率 2) 所有合同都会在这个预期通货膨胀率基 础上签订 3) 真实经济没有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指数化政策 3) 工资的指数化
• 劳动合同中的自动调整生活费用条款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实施指数化的困难 1) 指数化可能使经济受到冲击是更加难以 调整
• 思考:面对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工资指数化对经 济的影响有何不同?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工资增长率 (w/w) 8%
价格上涨率 (P/P) 0%
B
全部
2%
5%
8%
8%
6%
3%
通货膨胀的治理
•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 • 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控制总需求。 • 收入指数化政策控制收入再分配作用。
– 将工资与物价指数联系起来,物价上涨 时,工资也随之上升。
• 对恶性通货膨胀要 “重病用猛药”,采 取各种收入、价格管制措施,引入物品 数量配给制,甚至包括货币改革措施。
通货膨胀的代价
2) 菜单成本更大
• 企业不得不经常变动价格,以至于正常的业务活动都成为不可 能。 • 绝大多数厂商的价格都不是根据通胀率及时调整变化的,而是 先宣布一个价格,然后在一段时间保持不变。在美国,这个 “一段时间”通常指一年。但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在年初卖 一百块,企业还能有五十块的利润,但在年末卖一百块,企业 就只能由二十五块的利润了,因为它的成本提高了(原料购进 时花了更多的钱)。 • 菜单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涨价前利润减少的风险,二是涨价 后客户减少、制作价目表等的代价。这些代价各有区别,但为 了有一个简单明了的称呼,就统一叫做“菜单成本”了。
我国80年代以来发生的四次通货膨胀
25
20 价格变动率(%) 15 10 5 0 -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年份
通货膨胀的简单分类
1) 按价格水平上速度划分
温和的 通货膨胀
奔腾的 通货膨胀
超级 通货膨胀 年通货膨胀率 超过100%
SAS1
AD
4.0 3.5
o
y
• 错误预期的代价:
• 第一种情况下: • 第二种情况下: • 错误预期对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代价
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代价之五:导致生活不方便
–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总是在变 – 个人金融计划变得更复杂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代价:阻碍交易进行
–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总会使合同的一方受损、 另一方受益 –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再分配效应的作用渠道 1) 财富再分配
•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名义价值固定的资产的 实际价值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再分配效应的作用渠道 2) 收入再分配
• 价格和工资的上涨速度不相等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再分配效应的作用渠道 3) 税收再分配
• 税收结构指数化的失败
o
y
2.预期物价水平下降15%。 实际下降10%。 国民经济繁荣
P
100 90 85
LAS
SAS0
E
. 预期物价水平下降 15%。 企业降低工人工资 成本下降, sas 向下 移动; 产品售价也下降 国民经济繁荣。 企业增加产量,增 加雇用工人。
结论:只有当预 期的物价水平与 实际物价水平相 等时,经济才能 实现充分就业均 衡。
通货膨胀的原因
• 通货膨胀的货币供求解释
• 假定货币供给被中央银行决定。 • 决定真实货币需求量因素之一交易动机;名义货 币需求与物价正相关。 • 由于物价水平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所以名 义货币需求与货币价值存在反向关系。
货币供求解释的图形表达
货 币 价值 100 Ms 物 价 水 平 ( P) 100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讨论 再分配效应对下列主体的影响:
1.债权人与债务人 3.工人和资本家 2.退休者与企业 4.私人和政府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将合同标的变为真实变量。
通货膨胀的代价
不能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预期与通货膨胀
• 物价水平预期的影响
P
100
LAS SAS LAS :长期供给 SAS:短期供给:
E
AD
o
4.0
y
1.预期物价水平上涨15%。 实际上涨10%。 国民收入衰退
SAS1
P
115 110 100
LAS
SAS0
E
AD
3.5 4.0
预期物价水平上涨 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预期物价上涨:工 人工资水平上涨;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 上移动;在预期成 本上涨的同时,企 业也会预期自己产 品的售价提高15%.
• 尽管政府可以在纸币上加越来越多的零,但往往无 法赶上飞涨的物价水平,货币变得与商品一样沉重。
通货膨胀的代价
超级通货膨胀
• 结论 更高的代价最终不能为人们所忍受,货币 将失去其功能,物物交换和非官方货币开 始出现。
通货膨胀的代价
• 观察:通货膨胀好处的争论
– 通货膨胀会带来一定代价,但能够在不削减货 币工资的情况下降低真实工资,从而改善工资 粘性。 –
– “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是一种货币现象”。
• 交易方程式(equation of exchange)表达货 币与价格之间联系。 • 用 V 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M 代表货币供应量, GDP表示名义产出量,则有交易方程式: • V = GDP M • 把名义 GDP 表示为真实产出数量( Q )与一般 物价水平(P)的乘积,交易方程式改写为: • V = PQ / M
• 货币数量论的又一表达:P = VM / Q
• 采取这一表达,原因在于古典经济学家通常相信, 货币流通速度大体是稳定的。 • 另外他们还相信,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增长 步幅也是稳定的。因而货币供应量变化会表现为 价格水平变动。 • 现代货币学派( modern monetarism )改造和 发展了古典经济学这一传统。他们的核心观点是: 货币供应量增长在短期内决定产出水平,在长期 决定物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