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重庆市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重庆市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0分)1. (6分)(2016·福州模拟) 如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数字单位为米,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 . 500mB . 550mC . 600mD . 650m(2)图中有一座占地17000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

该寺庙最可能位于()A . 甲处B . 乙处C . 丙处D . 丁处(3)近年来,当地居民由单一的蔬菜种植转为发展集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经济活动,导致该转变的主导因素是()A . 交通B . 劳动力C . 市场D . 科技2. (2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

下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该园采用能智能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能。

将电池板朝正南时的太阳方位角定为0°,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

春分日,该产业园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角为-45°,则当地时间大约为()A . 6点B . 9点C . 12点D . 15点3. (4分) (2015高一上·济南期末) 如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①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 非地带性现象(2).④地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受()A . 西风带控制B . 季风环流控制C .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D .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4. (2分) (2013高一上·平阳月考) 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A . 山麓和山顶的植被差异B . 山麓和山顶的地形差异C . 山麓和山顶的土壤差异D . 山麓和山顶的热量和水分存在差异5. (4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期末) “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降低雨水的地表汇流,恢复城市原始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海绵城市的建设,会使()A . 年径流总量增加B . 城市地表径流减少C . 蒸发(腾)量减少D .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2)建设海绵城市的工程措施()A . 扩大绿地面积B . 加强城市路面硬化C . 提倡节约用水D . 疏浚城市河道6. (2分) (2015高二上·南长期中)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甲图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乙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甲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A . t1B . t2C . t1之前D . t2之前7. (2分)读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单位:℃)。

有关该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图示地区气候类型在欧洲最典型B . 气温最高值没有出现在7月,可能是因为该月降水多C . 从气温变化特点来看,图示地区一定在南半球D . 6月该地区气温上午升温慢,下午降温快8. (4分) (2016高一下·芜湖期末) 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 . 乳畜业B . 大牧场放牧业C . 商品谷物农业D . 季风水田农业(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 . 生产规模大B . 产品商品率高C . 单位面积产量高D . 机械化水平高9. (4分) (2013高一上·莘县月考)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一区域沉积岩岩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题.(1)在图中,a、b、c、d四岩层的年龄大小为()A . a>b>c>dB . b>a>c>dC . c>b>a>dD . d>c>b>a(2)在图中,发生地质作用后,很少形成的地貌有()A . 裂谷B . 河口三角洲C . 块状山地D . 陡崖10. (4分)读俄罗斯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温线表示的月份及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 1月,由南向北递减B . 7月,由南向北递减C . 1月,由西向东递减D . 7月,由西向东递减(2)图中气温分布的形成因子有()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海陆位置④洋流A . ①②B . ①②③C . ①③④D . ②③④11. (2分) (2018高二下·宁阳开学考) 读图回答:图中()A . 郑州风向为东北风风速比长沙大B . 武汉被暖气团控制气温比福州高C . 北京气温日较差比平壤小D . 一个月后北京将进入多雨季节12. (2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呢?据专家分析,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整个东亚的洋流流向总体上是自南向北,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读“亚洲东部部分海域洋流流向示意图”,回答.材料中提到的“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中的大洋环流是指()A . 顺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B . 顺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C . 逆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D . 逆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13. (4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月考)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

读黄土高原和狮身人面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 . 风力侵蚀B . 风化作用C . 流水侵蚀D . 冰川侵蚀(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 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 . 风化和风蚀作用C . 喀斯特作用D . 海蚀作用14. (4分) (2016高一上·乾安期末) 在我国西北河西走廊有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像蜂巢一样。

花岗岩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

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蜂巢”的地质作用是()A . 流水侵蚀B . 风力侵蚀C . 冰川侵蚀D . 流水沉积(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A . 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 . 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 . 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 . 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15. (2分)地球上存在许多限制森林分布的天然障碍,如低温、干旱等。

亚欧大陆内部许多地方针叶林界限深入到北极圈以内,而英国59°N的地方已呈现出苔原景象。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 大气环流B . 热量C . 水分D . 洋流16. (2分)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解的是()A . 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B . 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 . 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D . 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52分)17. (15分) (2016高三上·朝阳期中)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地以上河段和以下河段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2)指出乙、丙两地的地貌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

(3)说明图中北部地区自然环境对发展地面交通的不利影响。

18. (15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日尔河各河段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还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

尼日尔河下游流经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问题严重。

近些年来,中尼“南南合作”农业项目已开展多期,旨在支持尼日利亚国家粮食安全计划。

材料二:尼日尔河流域概况示意图和相关地点气候图。

(1)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

(2)指出尼日尔河中、下游两段(中游段为库利科罗至杰巴,下游段为杰巴至河口)河流径流特征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尼日利亚计划推广水稻种植,试指出此计划可行的理由。

19. (5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5月发布的空气污染数据,2017年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五座城市中,印度占了十四个席位。

从印度国内来看,北部的污染更严重,新德里常年雾霾。

试分析印度雾霾北部更严重的原因。

20. (17分) (2017高三上·奉新月考)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地区的南、北半球位置,并说明判断理由。

(2)描述此季节图示陆地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

(3)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处可能为变质岩B . b处地下不可能找到石油C . c处可以挖南北向的地下隧道D . c处比b处易被侵蚀(4)近年来,d处河流三角洲向海洋延伸的速度明显加快,推测其最可能成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0分)1-1、1-2、1-3、2-1、3-1、3-2、4-1、5-1、5-2、6-1、7-1、8-1、8-2、9-1、9-2、10-1、10-2、11-1、12-1、13-1、13-2、14-1、14-2、15-1、16-1、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52分)17-1、17-2、17-3、18-1、18-2、18-3、19-1、20-1、20-2、20-3、2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