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战后中朝关系的转变(深层次原因分析)

冷战后中朝关系的转变(深层次原因分析)

冷战后中朝关系的转变
1950年朝鲜战争以后,中国与朝鲜在理念、政治、军事上发展密切的友好合作关系,但是朝鲜并未因中朝力量对比悬殊和中国对朝安全保障具有决定性作用而选择对中国“搭便车”战略,而是在国内外政策中坚持了较强的自主性。

事实上,对朝中关系的错误理解主要是因为无视朝鲜的这种相对自主性或独自生存能力而产生的。

这些自主性和独自生存能力主要源于朝鲜推行的“主体思想”、“唯一体制”等特殊理念及政治体制。

朝鲜继续推行“自我式的社会主义论”,坚决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体制的变化及改革,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推出的“红旗哲学”、“先军政治”等思想原则,更强烈地表明了其继续坚持朝鲜式社会主义体制的立场。

如1999年6月1日《劳动报》以“坚持自立的民族经济建设路线”为题,指责“改革开放是糖衣毒药”,强调“到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改革和开放”。

同时,以下的国际政治因素也强化了朝鲜对外关系方面的自主性。

第一,朝鲜和中国经过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建立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1961 年签署的《中朝友好条约》更加强化了两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这种“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主要原则之一就是基于不干涉他国内政的相互平等主义。

中国为了应对建国初期来自主权和领土方面的外来威胁,将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他国内政作为对外政策最重要的原则,并应用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上。

①因此,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与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20世纪60年代,中苏纠纷的升级给朝鲜提供了可以与中国和苏联两大强国来往的外交支撑。

中苏纠纷在给朝鲜生存带来巨大威胁的同时,强化了朝鲜体制的独自生存力。

因为这一时期为了确保社会主义阵营内的主导权,不论苏联还是中国都需要朝鲜的合作。

第三,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朝鲜对缓解中国与美国的直接对立以及强化中国对东北亚地区的控制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一直对该地区力量平衡的变化反应敏感,如1950年,毛泽东明知中国军事力量处于明显劣势仍决定参加朝鲜战争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②当然,测定冷战时期朝鲜的自主性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但以上因素说明外部环境很不稳定的朝鲜不选择“搭便车”战略也可以生存。

即朝鲜在可以从冷战时期中朝“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模式中获得不小利益的同时,也力求避免可能会出现的非对称同盟关系带来的对外依赖性,维持自主性。

但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对外政策上进行了更现实、更实用的调整,这使中朝关系发生了变化。

为了引进经济发展所必要的资本和技术,中国致力于改善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关系,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1992年8月,中国与韩国建交也是基于这种新的外交政策。

③但中国在朝鲜与美国或日本关系没有得到改善而因核问题等变得越来越恶化时与韩国建交,更强化了朝鲜的外交孤立感,同时加剧了因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体制瓦解给朝带来的经济困难。

即是说,中韩建交不仅实质性地打击了中朝关系,还大大伤害了两国间情绪上的连带感。

④朝鲜在连续经历了金日成突然去世、与美关系日趋恶化,以及越来越严重的粮食问题后更加倾向于孤立主义。

中朝贸易总额自1993 年的9亿美元大幅下降到1998年的4.1亿美元。

在对外政策上,特别是与核问题及导弹相关的政策上,朝鲜也更加强调自主性。

朝鲜在1998年发射大浦洞导弹(朝鲜宣称为卫星),美日等国在对朝鲜作出强烈反应的同时,也将矛头对准了中国,这让中国觉得非常困惑。

⑤这样,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朝同盟关系迅速恶化,并在转变为新的关系中出现过许多摩擦。

但是20世纪90年代末中朝关系开始有所恢复。

1999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访华,这是自1991年金日成访华8年后朝鲜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中国,可谓是朝中关系的转折点。

此后,2000年5月和2001年1月金正日两次秘密访华、2001年9月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江泽民和2003年10月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访朝,2004年4月金正日再次访华,两国领导人多次进行积极交流,并重新开始强调两国问“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中朝关系进入了新的合作阶段。

这种变化是中朝双方对对方的战略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后出现的。

20世纪90年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局势不稳定性加剧,中国在对外政策
方面更加重视安全问题,①特别是美国国内的“中国威胁论”及针对中国的军事政策更增加了中国的担忧。

此后,为了因应美国的包围,中国不得不重新评估朝鲜的战略价值。

1998年朝鲜结束了“苦难行军”,并开始进行对内和对外政策调整,对内开始探索能够强化体制生存力的政策转变,对外则试图摆脱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地位和争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从这种角度看,朝鲜认为中国还是对朝最友好的、并且是可以提供实质性帮助的国家。

随着中朝从实利方面重新认识到相互关系的价值,两国关系进入了恢复期。

但是朝中进行的新合作仍有不少制约因素,很难再形成过去同盟关系条件下的合作。

——《朝鲜的变化与中朝关系——从“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到“实利关系”》
李南周[韩国圣公会大学(SuIlg—Kong—Hoe)中国学系教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