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方法

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方法

震仪等设备。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3、地震队的组成:
队长及指导员——总体负责及协调关系 测量组——测量及标明桩号 放线班——布置排列 钻机班——打炮井 爆炸组——接受仪器组指挥激发地震波 仪器组——指挥现场作业并记录地震波 施工组——检查施工质量完成施工日志 后勤组——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及职工的餐宿 (发电组)——在野外施工时保证小队的用电
记录上以一定同相轴出现的干扰波。 声波、面波、浅层折射波、多次波、侧面波、工业干扰
2、随机干扰:没有一定规律,也没有一定传播方 向,在地震记录上形成杂乱无章的干扰背景。形 成因素很多:自然条件、激发条件、人为条件。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一些常见的干扰波
瑞雷面波:
1、定义:与自由表面相联系的面波, 在地震勘探中称为地滚波。存在于地 表附近,振幅随深度增加呈指数衰减。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一些常见的干扰波
多次反射波
1、定义:从震源出发,到达接收点时,在 地下界面之间发生了一次以上反射的波。 多次反射波、反射—折射波、折射—反 射波和扰射—反射波等等统称为多次波。
2、多次反射波产生的条件—良好的反射界 面(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基岩面、不整合面、 火成岩、地面、水面,石膏层、岩盐、石灰岩 等强反射层等。
2、频率选择功能,频率滤波
3、能量自动增益控制功能,动态范围: 地震波强弱的差别引起的振幅上的变 化范围,在地震勘探中该数值能达到 120分贝,即:最大振幅是最小振幅的 106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地震仪的基本功能
4、具备良好的分辨能力 仪器的固有振动—延续时间越短,分
辨率越高。 5、精确的计时装置 6、多道接收、数字记录、记录长度可
扰波经动校正后有剩余时差)
4、出现规律上的差异(如随机干扰)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四、 地震测线的布置
地震测线:沿地面进行地震勘探野 外工作的路线。
地震测线布置的基本要求:
测线应为直线 测线垂直构造走向
对不同勘探阶段的要求
路线普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 面积普查—寻找可能的储油气带 面积详查—查明构造特点 构造细测—配合油田开发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Q药量 Nhomakorabea振幅关系
定向药柱
B、可控震源:利用气体或水力,驱动地
面上或水介质中的钢板,使其产生一种频 率可控制的波列,作为地震勘探的震源, 震源的波列是已知的。
t1
t2 t3
t
t1
t2
t3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Wave train
二、地震波的接收(地震仪的基本功能)
1、机械振动转变为电信号并放大功能; 可变的放大倍数,以适应地震信号的 动态范围。
测线的波剖面的采样,只是间隔不是时 间,而是距离(组间距),因而称为空 间采样。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空间采样间隔必须小于视 波长的一半,即在一个视 波长内空间采样不能少于 两个,否则会产生空间假 频。在地震记录上的表现 是反射波同相轴不能正确 反映地下界面的真正形态。
空间采样要求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任选等。 7、抗干扰能力强等。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空间采样与假频
A、时间域采样定理和假频的概念:
定样义间:隔若Δ信t 号<=的1最/2高ㆍ频f率c时成,份所为得fc离, 则散采信
号能反映连续信号的所有信息。 采样定理要求每个周期内至少采两个样。 B、空间假频: 检波器对地震信号的接收,相当于对沿着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二、干扰波的类型及其特点 有效波:反射波勘探中的反射波 干扰波:面波 、声波、环境噪音、工业干扰
异常波:例如绕射波 干扰波的类型: 1、规则干扰波:具有一定频谱和视速度,能在地震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二节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一、地震波的激发 1、激发的基本要求: 使有效波具有较强的能量、显著的频谱
特征和较高的分辨率。 2、激发条件:激发药量、深度、岩性 3、激发方式:井中爆炸、坑中爆炸、
水中爆炸。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4、震源:
A
A、炸药震源
药量与振幅的关系
小炸药组合爆炸: 定向药柱
激发条件的选择(岩性、药量、方式) 记录条件的选择(观测系统、组合方式)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2、生产工作:
地震测量:
把设计中的测线实际布置到工作地区定出激
发点、接收点(排列)的位置,绘制测网图
地震波的激发,测定的炮点钻激发井,下炸药。
地震波的接收,使用地震检波器、电缆线、野外地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第二节 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 第三节 观测系统 第四节 野外施工中常用的两
种方法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一节 野外工作概述
一、野外工作的主要内容
1、试验工作:
干扰波调查(类型、特点)
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地表、低速带、
界面的质量)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一些常见的干扰波
声波 频率高、速度在340米/秒左右、 同相轴为直线
工业干扰 频率在50Hz左右
随机干扰 风吹草动、人及动物的走动等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三、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差异
1、传播方向上的差异(如面波) 2、频谱上的差异(频率上的差异) 3、经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上的差异(干
2、特点: 频率低:几赫兹到30赫兹; 频散:速度随频率变化; 低速: 100m/s-1000m/s ,通常为 200m/s-500m/s;能量强;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一些常见的干扰波
侧面波:
1、定义:非射线平面内来的波均称为侧面 波,一般影响深层记录,是一种规则干扰波。
2、侧面波的来源:
地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山区、黄土原、 海洋中的海底山等,能产生不同视速 度(传播方向)的干扰波。 地下一些大倾角界面产生的侧面波, 这类侧面波含有有用信息,不能完 全作为干扰波。
地表的机械振动 (微米数量级)
检波器 电信号 地震仪 磁带
地震信号的记录过程
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方法
第三节 观测系统
在野外施工时,为完成施工任务而选取 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 关系,称为观测系统
排列:震源与检波器组中点位置之间的 关系(在一工区内, 此关系是固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