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鼎九(地域文化与人口)

鼎九(地域文化与人口)


提示: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生产力和生
产方式的进步使中国传统人口文化中的一些陋习被逐渐革除,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0
4.我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针对国情采取的人口政策是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初婚年龄比较如下:
(3)造成亚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域文化原因是: ①早婚之风盛行,人口出生率高;②婚姻较稳定,多育多子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8
丁克家庭
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
平也很高,他们是社会上的中产阶层,这似乎跟美国 20世纪 60年代的那些青年有些相似。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 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 选择丁克家 庭七大理由:
6
(2)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
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
然的利用和改造的情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
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2015-4-17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1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2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3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4
1.“孔雀东南飞”中的一段“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 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据此 分析下列问题。 (1)从这段文字里,大家能够读出当时的婚姻具有什么特点吗? 提示:当时的结婚年龄比较早,十七岁就已经结婚了。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从“学而优则仕”到
“全民皆商”,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差异一般不大 B.婚姻关系不稳定现象的存在使人口的出生率较高 C.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影响不大 D.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7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8
1.结合教材活动“晚婚的爱尔兰妇女”,分析下列问题。 (1)爱尔兰的婚俗对其人口的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爱尔兰妇女有晚婚的习俗,由于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较高,生的 孩子数量较少,人口呈低自然增长状态。 (2)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离婚率方面,据此分析爱尔兰人口增 长慢的原因。 提示:爱尔兰等西方国家人们思想较为开放,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 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些现象都降低了出生率,导致人口发展缓慢。
2015-4-17ຫໍສະໝຸດ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28
3.科学文明的婚育观
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
男女平等和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等。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29
(3)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人口流动观念的变化对人 口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口身体、 文化素质。 (4)推动上述变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口压力。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26
2.计划生育的含义 计划生育是指为了社会、家庭和夫妇的利益,育龄夫妇有计 划地在适当年龄生育合理数量的子女,并养育健康的下一代, 以增进家庭幸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27
(2)中国文化在职业选择上有何变化? 提示: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的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
(2)为什么宗教文化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提示:人口的增殖有利于宗教势力的扩大。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0
3.试从地域文化对人口影响的角度,分析非洲人口出生率高
的原因。
提示:非洲许多地区初婚年龄偏低,使妇女生育年龄提前、 生育时间延长;加之非洲部族众多,且多信奉原始宗教,推 崇生殖崇拜。各部族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多采取鼓励生育的 措施。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5
(2)当时的结婚年龄对人口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提示:当时人口少,人均寿命短,劳动力不足,在当时,早 婚有利于劳动力的增加,但对人口数量的增加影响并不大。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6
2.中国古代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据此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古代会形成“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 提示:①从观念上看:中国自古有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 “不远游”可使儿女守候在父母身边进行照顾,让父母尽享天 伦之乐。 ②从交通通信方式看:古代交通通信极不发达,如果远游则难 以与父母联系,使得相互间牵肠挂肚。 (2)这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人口哪方面的影响?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19
(1) 夫妻双方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 (2)要做“新新人类”的代表,他们有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 生育观。所以拒绝“第三者”(孩子)插足。 (3)不让自己和孩子太累,认为自己势必会为子女成长费尽心 血,所以还不如不生育。 (4)对家庭生活没有信心,在自己对生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 不要孩子。
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这对减缓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大有益处。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25
3.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变化,
试分析下列问题。
(1)中国的婚俗制度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对人口的发 展有何影响?
提示: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育时间,降低出生率,减轻人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7
3.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 )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8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流动人口已达 2.6亿,十年间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9
2.约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认为避孕是不道德的行为,
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 年约有170万婴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年内人口将增至
1.7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天主教文化对菲律宾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何影响? 提示:受天主教影响,育龄妇女不避孕、不堕胎,必然导致菲律宾人口
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有物质方面的,如建 筑、服饰、交通工具、艺术作品等;也有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生
活习惯、制度等。地理学特别重视从物质景观上研究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的“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 以是多要素的。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6
2.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地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地区和国家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 用 D.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地域文化虽然有差异,但对人口发展的 作用往往相同
2015-4-17
增长80%,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流动人口。有数据表明,中国流动人
口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 80 后”年轻人正逐渐成为流动人口的绝对主力。 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C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22
1.我国人口在生育观念方面变化的原因
我国生育观念的变化,第一是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增加劳动力不再是家庭增长财富的手段,反 而是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力,消耗大量费用; 第二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功不可没,不仅对婚龄进行了严 格限制,而且规定实行计划生育是夫妻双方应尽的义务。在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2
材料二
目前,我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还远远落
后于发达国家,文盲率为6.72%,农村小学教育质量还比较 低,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的只有30%,而高中毕业生进入 各类大学的则只有30%左右。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有美国和 加拿大的1/200,平均每l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
5.促使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B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2015-4-17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9
6.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从现存的唐代墓志中,我们可以了
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德国是中国的236倍。尽管
我国拥有一批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但 数量极少,人口总体的文化程度(12岁及以上人口)1964年为 2.3年,1982年为4.6年,1987年为5.1年,1990年上升为 5.5年,只接近小学水平。
2015-4-17 鼎九高一地理备课组 33
(5)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还不够稳定,希
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让孩子出生后有好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