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

---------------------------------------------------------------最新资料推荐------------------------------------------------------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生物制药技术》题目:青蒿素生产工艺、检测、前景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班级:生物工程 10-1 班姓名:李天真学号:3 1 0 0 34 3 1 0 9 老师:张会香摘要:青蒿素是一种含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结构独特、高效低毒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抗菌、抗疟增强免疫等。

超临界 CO2 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考察了粒度、压力、温度、时间、 CO 流量等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目标, 综合考虑产品收率, 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 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青蒿素的提取及其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字:青蒿素检测青蒿素的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一:发展前景青蒿素为我国首先发现,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品, 被誉为我国医药宝藏的明珠. 主要用户不仅在国内 , 更多的是国际市场. 随着传统疟疾药物逐渐失效,青蒿素已成为治疗1 / 9疟疾的最有效药物. 据估计, 青蒿素类抗疟药将在未来 5~10a 内形成 15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将青蒿素用于第一线治疗, 前景十分广阔. 黄花蒿是青蒿素的主要来源. 该植物 70%分布在我国, 因此我国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 将我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可带动中药国际化的快速发展, 为世界疟疾及其他疾病的治疗做出重大贡献. 但目前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不高, 提取率低, 无法满足国际市场上的需求. 因此, 应切实加强遗传育种工作, 探索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因素, 提高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 培育培育高含量黄花蒿良种, 以适应青蒿素市场以及人们健康事业的需要. 工业上大规模地提取青蒿素目前仍采用的仍然是有机溶剂法, 检测技术主要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者高效液相色谱法. 各种提取和检测方法在提取青蒿素方面都有利有弊. 相信随着提取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各种新型方法和技术会逐渐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 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 不断提高青蒿素的得率, 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二:青蒿素的概述青蒿素分子式为 C15H22O5,分子量 282.33,组分含量:C 63.81%, H 7.85%,O 28.33% 理化性质:无色针状晶体,味苦。

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及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最新资料推荐------------------------------------------------------ 156-157℃ 药理性青篙素是从中药青篙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

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

蒿甲醚的抗疟活性较青蒿素大 6 倍。

三:青蒿素的提取原料:黄花蒿全草,自然晒干,粉碎,筛分, 40-60 目和 60-80 目,石油醚索氏抽提法测得青蒿素质量分数为 0. 487%,按中国药典(2019)标准烘干法测得水的质量分数为 11. 3%美国 sigma 公司提供:CO2,纯度99. 9%,含水率0. 02%, 无异味。

仪器:HA1210 500 01 型超临界萃取装置,萃取器容积 1L,设计压力 50MPa,两级分离器容积均为 0. 6L,设计压力 30MPa,操作温度75℃,最大体积流量 50L/h。

3 / 9提取流程从钢瓶出来的 CO2 冷却成液态,再由高压泵压缩进入缓冲罐,经预热器进入萃取器,与原料黄花蒿进行接触和传质,溶有溶质的超临界 CO2 经两级预热,两级减压后进入分离器I 和 II。

从分离器 II 顶部出来的 CO2 经冷却系统循环使用。

预热器、萃取器和分离器温度均有恒温水浴控制恒定温度。

注意事项:颗粒度的影响:原料颗粒的大小对萃取速度和萃取率有重要影响,在提取过程中,原料必须适当粉碎以增加溶质分子与超临界 CO2 的接触,减少固相传质阻力,但如果粉碎太细会增加超临界 CO2 通过的阻力,使萃取率下降,所以实验均采用粒度为 60-80 目(即0. 25-0. 18mm)的黄花蒿原料进行实验。

流速的影响:经实验表明:在相同的萃取时间下, CO2 质量流量增大萃取率增加。

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质量流量增加使超临界溶剂在萃取柱内停留时间相应减小,出口处流体不易达到饱和,不利于提高萃取率,甚至会出现相同时间或相同 CO2 用量下,萃取率随质量流量增大反而降低的现象。

所以实验选择了较为适宜的 CO2 质量流量:0. 294Kg/h。

---------------------------------------------------------------最新资料推荐------------------------------------------------------ CO2 钢瓶冷却系统高压泵冷却系统分离器萃取釜萃取压力的影响:萃取压力是一个关键因素,对萃取率有重要影响。

查资料可知,随着压力的增大,超临界 CO2 的密度和扩散能力也增加,其溶解能力就提高,萃取率也就越高。

在 20MPa 以后继续提高压力,萃取率变化不大,虽然压力对流体密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密度是影响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主要因素,但不能为了提高产量而无限制地提高压力,导致成本大幅度提高,因此,综合考虑萃取率、设备耗用和耗能几个因素,选择萃取压力为 20MPa。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萃取过程中另一个重要参数,萃取温度越高,分子扩散系数也越高,流体粘度下降,致使流体分子与溶剂的结合率增加,传质效率增加,但温度升高,流体密度降低,导致超临界 CO2 的溶解能力下降。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萃取率显著提高,升高萃取温度,有利于青蒿素的超临界 CO2 萃取,但温度升高,杂质溶解度也增加,萃取选择性下降,萃取物中杂质含量也会提高,同时,温度过高,青蒿素还会发生热裂解的化学变化,所以萃取温度不宜过高,50℃较为合适。

四:5 / 9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检测:HPLC-UV-ELSD 法测定青蒿中青蒿素、。

青蒿乙素,青蒿酸仪器与材料 A lliance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 Em p ower 2 色谱工作站; Waters 29 96 紫外检测器, 242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 NA -5L 氮气发生器; KQ -100 型超声波清洗器 ( 功率 100W, 频率 40kH z, ) ; M illi-Q 超纯水机 ) ; 青蒿素、青蒿乙素、青蒿酸对照品 ( 本实验室自制, 经 H PLC 面积归一化法检测, 纯度均大于 99% )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碎至细粉 ( 过三号筛 ) 青蒿药材 0. 5 g, 精密称定,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石油醚( 60 ~ 90 ! ) 25 mL, 密塞, 称定重量, 超声 ( 100 W, 40 kH z) 提取 50 m in, 放冷, 再称定重量, 用石油醚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10 m L, 蒸干, 残渣加甲醇使溶解, 转移至 5 mL 量瓶中,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过滤, 备用分析条件色谱柱: N ucleodu r C18 ( 250mm 4. 6 mm, 5 Em ID ) ; 流动相: 乙腈 -0. 1% 乙酸- 1 产(, ( 50 50 ) ; 流速: 1. 0 mL m in; 柱温: 25 ! ; 青蒿乙素和青蒿酸用紫外检测器检测, 波长 209nm; 青蒿素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 漂移管温度 50 ! , 载气 ( N2 ) 压力 3 0 p si( 1 psi 6.9 kP a) , 增益值为 50; 进样体积为 10 或 30 EL 1 线性关系考察取干燥至恒重的青蒿素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最新资料推荐------------------------------------------------------0. 26 m g mL- 1 溶液, 为青蒿素对照品溶液。

取干燥至恒重的青蒿乙素和青蒿酸对照品适量, 精密称定, 加甲醇制成 0. 11 mg m L- 1 青蒿乙素和 0. 203 m g mL- 1 青蒿酸溶液, 为青蒿乙素和青蒿酸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青蒿素对照品溶液 2, 4, 6, 8 和 10 EL, 注入液相色谱仪, 用ELSD 检测器测定峰面积, 以进样量的对数为横坐标 ( X ) , 峰面积的对数为纵坐标 ( Y ) , 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回归方程为: Y = 2. 394 1X + 6.37 5 8, r= 0.9 99 4, 最低检测限为 0. 26 Eg。

表明青蒿素在 0. 52 ~ 2. 6 Eg 内, 进样量对数与峰面积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

1 分别精密吸取青蒿乙素和青蒿酸的混和对照品溶液 1, 2, 10, 20 和 40 EL 及稀释 10 倍的对照品溶液2 EL, 注入液相色谱仪, 用 UV 检测器测定峰面积, 以进样量为横坐标 ( X ) , 峰面积为纵坐标( Y ) , 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青蒿乙素的回归方程为:Y = 2 1 35 00 0X - 6 2 51, r = 0. 999 9, 最低检测限为 0. 011 Eg。

表明青蒿乙素在 0. 022 ~ 4. 4 Eg内, 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青蒿酸的回归方程为: Y = 2 34 1 000X - 98 750, r = 0. 999 8, 最低检测限为 0. 040 6 Eg。

表明青蒿酸在 0. 203 ~ 8. 12 Eg 内, 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7 / 9好线性关系。

2 精密度实验: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连续进样 6 次, 每次 30EL, 测得青蒿素、青蒿乙素和青蒿酸峰面积积分值, 以青蒿素峰面积计算 R SD 为 0. 91% , 以青蒿乙素峰面积计算 R SD 为 1. 28% , 以青蒿酸峰面积计算 RSD 为 0.6 3% , 表明精密度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