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管道安装1.1 氧气的性质在常温及大气压力下,氧是无色无臭的透明气体,比空气略重。
在大气压力下,每立方米氧气的重量,当温度为0° C 时,为1.43kg,温度为20°C 时,为1.33 kg。
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化学法、电解法、吸附法和深度冷冻法。
化学法只适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少量的氧气时使用;电解法只有制取氢气、同时也制取氧气时才采用;吸附法制取的氧气纯度只有75%以上,由于氧气的纯度低,此法的使用受到限制。
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制取氧气的方法是深度冷冻法。
空气中含有约20%的氧气,其余主要是氮气。
为了得到高纯度的氧气,将空气压缩并冷却,然后通过节流,使被压缩的空气膨胀降温,这样获得的极低温度可以使空气液化。
由于液氧、液氮沸点不同(液氧的沸点为—182.9°C,液氮的沸点为—195.8° C),在专门的精馏塔里,控制其蒸发温度,使可以将液态空气分离成氧气和氮气。
这种深度冷冻法空气分离制氧,简称为空气制氧。
当温度低于氧的沸点温度时,便可以得到液态氧。
液态氧为天蓝色易流动的透明液体。
当温度降低到-218.4° C 时,液态氧则凝固为蓝色固体结晶。
氧能少量的溶于水,在0° C 的水中,能溶解4.9%体积的氧。
氧是非常活泼的元素,是强烈的氧化剂和助燃剂。
氧与可燃气体(氢、乙炔、甲烷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很容易发生爆炸,氧气被压缩后,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如有油脂、铁屑或小粒可燃烧物存在,则可能会因氧气流与管道内壁的摩擦或撞击而产生局部高温,导致油脂或可燃物的燃烧。
被氧气饱和的衣服和其它纺织品与火种接触会立即着火,强烈燃烧。
1.2 氧气管道的管材、阀件一、管件根据工作压力和敷设方式不同,氧气管道的管材宜按表1 选用氧气管道的管材选用表1有的技术资料中规定,工作压力为1.6MP a 的氧气管道可以选用焊接钢管,显然是不妥的,因为即使输送水、蒸汽之类的流体,普通焊接钢管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1.0MP a,加厚焊接钢管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6 MP a,更何况氧气属于乙类火灾危险物质。
为了防止焊渣、铁屑或其它可燃物的颗粒在高速氧气流的夹带下与管壁摩擦燃烧造成危险,对氧气在不同压力范围的流速有以下规定:(1)工作压力为10 MP a 及以上时,流速不应大于6m/s(2)工作压力为10 MP a至3 MP a之间时,流速不应大于15m/s ;(3)工作压力为0.1MP a 或以下时,流速应按管道所允许的压力降确定。
二、阀件1. 阀门氧气管道的阀门应符合以下要求:(1)工作压力大于0.1MP a 的阀门,严禁采用闸阀;(2)阀门的材料,应符合表2 的要求。
氧气管道阀门材料要求表2注:1.当工作压力等于或大于0.1MP a 时,压力或流量调节阀应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材料,或二者材料的组合;2.阀门的密封填料,应采用石墨处理过的石棉或聚四氟乙烯材料,或膨胀石墨。
具体说来,对于工作压力在 1.6MP a 以内的氧气管道,可以采用J11T-16 型和J41T-16 型截止阀;当工作压力在1.6—4.0MP a 时,可以采用J41W-40 型截止阀。
在氧气管道上使用上述非氧气专用的普通阀门时,必须拆除原装阀门的油浸石棉盘根,并对阀门进行严格的脱脂处理,再按表10-10 注2 的要求装上密封填料。
当然,如果今后有符合压力和直径要求的氧气专用阀门供应,则应优选用氧气专用阀门。
对于小直径的氧气管道,有表10-11 及表10-12 所列的氧气专用阀门可供选用。
氧气专用截止阀表3氧气专用止回阀表42. 法兰氧气管道上的法兰,采用机械部的标准,法兰的垫片按表10-13 选用。
氧气管道法兰用垫片表53. 管件氧气管道上弯头、三通及异径管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1)氧气管道严禁使用折皱弯头。
当采用冷弯或热弯方法加工弯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5 倍;当采用无缝或压制焊接碳钢弯头时,弯曲半径不应管外径;(2)氧气管道的三通、分岔头,宜用无缝或压制焊接件,若无成品件时,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测,并加工到内部无锐角及焊瘤,一般不要在现场开孔接管,宜用斜三通,避免使用正通;(3)氧气管道的异径管,应采用无缝或压制管件,当焊接制作时,变径部分的长度不宜小于两端外径差值的3 倍,内壁应平滑。
1.3 氧气管道的脱脂用于氧气管道的管材、阀门、管件及其它附件都必须进行脱脂处理。
对黑色金属件及石棉垫片等非金属件,宜用四氯化碳脱脂;对有色金属件,宜用二氯乙烷脱脂。
氧气专用阀门及仪表若在制造厂已进行脱脂,并有严密的密封包装及证明时,可不必再脱脂,脱脂合格的管道,应及时密封管道,应及时密封管口,关闭阀门,有条件时应及时充入干燥氮气。
1.4 氧气管道的敷设一、一般规定1. 敷设方式氧气管道一般应采取架空敷设方式,若架空敷设有困难,可采取不通行地沟或直接埋地敷设。
架空敷设的氧气管道应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采取适当的热补偿方式。
2. 坡度输送干燥气体和不做水压试验的管道,可采取无坡度水平敷设;输送含湿气体或需要做水压试验的管道,应设不小于0.003 的坡度,并在管道最低点设排水装置。
3. 连接方式氧气管道一般应采用焊接连接,碳素钢管的焊接应采用氩弧焊打底,使用不绣钢管应采用氩弧焊。
管道与阀门、设备连接处可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
法兰的垫片按表10-25 选用。
螺纹连接应用蒸馏水或水玻璃调制的一氧化铅或缠绕四氟乙烯密封带,严禁使用各种油漆或其它含脂肪的材料。
4. 阀门的位置氧气管道阀门的下游(按介质流动方向)应尽可能保证有不小于管径5 倍的直线管段弯头。
三通等管件不应在此范围内安装。
5. 脱脂氧气管道所用管材、阀门、管件应进行脱,管道内部无污物、铁锈、焊渣及其它可燃物6. 静电接地氧气管道不论采用何种敷设方式,均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车间内部管道可与本车间的静电干线相连接;厂区直线管道可每隔80~100m 做一处接地装置,并尽可能把接地装置设在管道分支处;直接埋地管道,可在埋地之前及出地后各做一处接地。
二、车间氧气管道敷设1. 敷设方式车间内氧气管道应沿墙、柱架空敷设,其高度以不妨碍车间内部交通及工作、设备运输为原则。
当与其它管道(包括燃气、燃油管道)共支架敷设时,氧气管道宜布置在其它管道外侧,并宜布置在燃油管道上面,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0-15 规定。
2. 车间入口氧气管道进入车间后,应在便于操作和检修的地方设置切断阀门,并在切断阀下游适当的位置装放散管,放散管口应引至墙外并高出附近地面4m 以上。
3. 过滤器的设置氧气压缩机的吸气管道上,应安装过滤器;装有压力或流量调节阀的氧气管道,应在调节阀的上游一侧安装过滤器。
过滤器的材料应采用不锈钢或铜基合金。
4. 管道穿越氧气管道不应穿越生活间及办公室,并尽可能也不穿越不使用氧气的房间;当必须穿越上诉房间时,管道不应设法兰或螺纹接口,应采用焊接。
管道穿过墙壁、楼板时,应加套管,并用石棉绳或其它不燃材料把套管与管道间隙填实。
5. 隔热当氧气管道通过高温区域时,应采取隔热措施,保证管壁温度不超过70° C。
三、厂区氧气管道架空敷设1. 敷设方式厂区氧气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支架上。
对于生产氧气或使用氧气的建筑物,当其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氧气管道可以沿墙或在屋顶上敷设。
2. 最小净距厂区架空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见表6 。
厂区架空氧气管道、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等之间的最小净距(m )表6注:1.表中水平距离;管架从外边线算起;道路为城市型时,自路面边缘算起;为公路型时,自路边缘算起;人行道自路面算起;2. 表中垂直距离:管线自防护设施的外缘算起;管架自最低部分算起;道路自路拱算起;人行道自路面算起;3. 与架空电力线路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工业与民用35 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规定;4. 架空管线管架跨越电气化铁路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5. 当有大件运输要求或在检修期间有大型起吊设施通过的道路,其最小垂直净距应根据需要确定;6. 表中与建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的规定,不适用于沿氧气生产车间或氧气用户车间建筑物外墙敷设的管道。
氧气管道可与各种气体、液体管道(包括燃气、燃油管道)共架敷设,氧气管道应在燃油管道的上面,管道之间的最小净距见表7厂区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他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m )表7注;1.氧气管道与同一使用目的的燃气管并行敷设时,最小并行净距可减到0.25m;2.氧气管道的阀门及管件接头与燃气、燃油管道上的阀门及管件接头,应沿管道轴线方向错开一定距离;当必须设置在一处时,则应适当扩大管道之间的净距;3. 电气设备与氧气的引出口不能满足上述距离要求时,可将两者安装在同一柱子相对侧面;当为空腹柱子时,应在柱子上装设非燃烧休隔板局部隔开。
3.防冻对于含湿氧气管道,如在室外有可能冻塞时,应采取热水伴热及保温措施,并有不小于0.003 的坡度,在管段低点设排水装置。
4. 热补偿架空氧气管道应考虑热补偿,并尽可能利用自然补偿或采用方形补偿器。
5. 与导电线路关系氧气管道不应与导电线路敷设在同一支架上,但氧气管道专用导电线路不受此限。
四、厂区氧气管道的直接埋地或不通行地沟敷设1. 埋设深度厂区氧气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地面上荷载确定,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7m。
含湿氧气管道则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并应在管断最低点设排水装置。
埋地管道穿过铁路或道路时,其交叉角不宜小于45° C。
2. 不通行地沟敷设氧气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时,沟盖板必须为非燃烧材料,并能防止可燃物料火花雨水侵入地沟。
严禁各种导电线路与氧气管道同沟敷设。
当水管或不燃气体管道与氧气管道同沟敷设时,氧气管道应布置在上面。
地沟应能排除积水。
当氧气管道与同一使用目的的燃气管道(如乙炔管道)同地沟敷设时,沟内应填满砂子,并严禁与其它地沟相通。
3. 接口及防腐在直接埋地及不通行地沟内敷设氧气管道上,不宜装各种阀件或采用法兰、螺纹接口,应尽可能采用焊接连接。
埋地管道应根据设计或土壤腐蚀等级进行防腐,防腐等级至少为加强级。
4. 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最小净距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最小净距见表8 厂区地下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地下管线最小净距(m)表8注:1.氧气与同一目的的乙炔、煤气管道同一水平敷设时,管道间水平净距可减少到0.25m,但在从沟底起直至管顶以上300mm 高范围内,应用松散的土或砂填实后再回填土;2. 氧气管道与穿管的电缆交叉时,交叉净距可减少到0.25m;3. 本表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净距的规定,是指埋地管道与同一标高或以上的基础最外侧的最小水平净距;4. 敷设在铁路及不便开挖的道路下面的管段,应加设套管两端伸出铁路路基或道路路边不应小于1m;路基或路边有排水沟时,应延伸出水沟沟边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