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教学目标:1、要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与平时课堂一样2、要学生了解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要求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要求2、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要求教学重点: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要求所用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信息技术--课堂要求 1、上课一定要带教材。
2、老师提问时,请同学们先举手,再由老师喊同学回答。
3、不要随意打断老师讲课,有问题时,请举手。
4、同学回答问题后,不管答案是否正确,大家都应鼓励,不能因答案不正确而讥笑。
二、信息技术--机房上机要求1、卫生问题,禁止带零食进入机房,只允许带纯净水进机房,不能带饮料进机房。
2、未经老师允许,不能动机房内的任何设备,更不能动计算机连接线。
3、不准在机房内打闹,进出机房应有序。
4、机房内不准换座位,同学们在必须按老师的要求对号入座。
5、不准在机房内浏览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
6、不准在机房内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玩大型游戏和网络在线游戏,更不准自己拷贝游戏在机房计算机内。
7、不准在网络上发表不利于国家、学校、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话,更不能把别人的隐私发到网络上。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章节:第一节信息与信息处理第二节信息处理与计算机教学目标:1、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感性认识2、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教学内容:1、信息2、信息传递、获取、存储等信息技术及常用工具3、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要求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教学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规范上课要求二、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1.引入──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2.了解信息技术师:信息技术就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时所使用的技术(工具)的总称。
三、了解信息传递1.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讲解信息传递的实例2.拓展了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结合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学生简单介绍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四、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技术1.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存储的重要性2.了解信息获取和存储的技术手段3.体验多媒体信息的获取途径五、了解计算机的应用1.制作明信片,引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师:电脑像人的大脑一样,不仅可以存储信息,而且还可以对信息进行计算,所以人们又把电脑叫做计算机。
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我们可以把刚才拍下的照片做成明信片。
(选择一张学生最多的照片,打开PowerPoint插入照片并添加文字和声音)2.拓展学习计算机的其他应用第三节迈入网络世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因特网,了解网站地址,掌握IE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利用IE浏览器浏览Web页,文明上网和安全上网。
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②通过参与,引导学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认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及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方法:本课在教法上采用“任务驱动”、“探索式”教学法,即在“任务”(浏览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的驱动及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操作,然后由教师讲授总结有关概念。
教学重点:IE浏览器的使用教学难点:超链接。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知启动计算机先打开外部设备电源,再打开主机电源 1、网上浏览(1)学习电脑网络和互联网:(任务一)师:导入,什么是电脑网络和互联网?它的用途是什么?请同学们看显示器观看互联网示意图,思考并看书完成老师给你的学习任务。
(出示任务一)(2)学习网址:(任务二)(3)在互联网上能干什么(4)文明上网、遵纪守法3、练习出示练习: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关闭计算机开始-关机-关闭计算机第二章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教学章节:第一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知道二进制的概念;2、理解采用二进制的原因;3、了解计算机程序的概念;4、了解机器语言程序与高级语言程序的特点;5、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观看视频,体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的事例感受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二进制的概念和采用原因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教学理念:采用图解、视频、游戏等方式,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演示和简洁的归纳;通过层层设问,引入过渡到各教学环节,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资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课件及《计算机二进制工作原理》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冯诺依曼结构及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那么其中的硬件有哪五个组成部分?看书后回答: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并对照书本加深理解。
通过课件使知识简单直观化。
)呈现课件中的练习游戏:拖拉五个部件名到相应位置。
学生愉快地在各自的电脑中完成练习游戏。
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请有能力的同学尝试复述计算机硬件五个部件的工作流程。
个别同学尝试复述,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通过复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二进制与计算机对照图2-1-1,设疑:我们知道,当我们从图中最左边通过输入设备键盘输进一个“A”,那么在图中的最右边通过输出设备显示器则输出一个“A”,现在请大家再猜想一下,这个“A”在图中内部流程中,是始终以“A”的形式存在还是变成其它什么形式呢?学生讨论并猜想答案。
设疑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课堂小结:1、计算机程序的概念:控制计算机工作的一系列命令。
2、常见的编程语言有:机器语言与高级语言。
3、通过程序段截图,让学生对比两种语言的特点,并指出其转换方法。
4、认真听老师讲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对照书本作标记,加深理解。
课堂作业:让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都是以()进制形式表示的。
(2)二进制由()和()两个数字组成。
(3)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是:()、()。
(4)控制计算机工作的一系列命令称为()。
(5)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但比较直观、易懂,便于人们使用的语言是()。
第二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及特点。
2、能够正确指认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区分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名称与实物的对应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及特点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实物操作法、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同学们,你们好!希望我们今天一起学习后大家能有所收获。
二、新课讲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出示幻灯片展示)那么,什么是硬件呢?明确:通常,人们把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电子的或机械的部件称为硬件,它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
提问:你所知道的计算机硬件都有哪些呢?(鼓励回答后,幻灯片出示硬件图片)(一)主机主机是微机最主要的部件,通常人们又把CPU、内存、主板看成主机最主要的部件。
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简称CPU,主要包括两个部件: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主要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而控制器不具有运算功能,它只是读取各种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进行相应的控制。
CPU的主要技术参数:(1)字长字长就是计算机能同时处理数据的长度。
字长是CPU最重要的一个品质标志,字长越长,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越强。
(2)CPU主频主频是CPU内核运行的时钟频率,它表明计算机的工作速度。
频率越高,CPU运行速度就越快。
2、内存储器内存储器是电脑的一个临时存储器,它只负责电脑数据的中转而不能永久保存,所有的数据都通过内存储器和CPU进行交换的。
它的容量和处理速度直接决定了电脑数据传输的快慢。
它是电脑的核心部件,重要性仅次于CPU。
(二)外设外设可以分为三部分: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主要包括软盘、硬盘、光盘、移动存储器等。
3、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可以将计算机的工作结果以数字、字符、图表等形式表现出来。
最常用的输出设备是显示器、音箱和打印机等。
第三章操作系统教学章节:第一节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目标:1、熟练的打开桌面上的图标2、了解开始菜单栏、快速工具栏、布告栏的作用3、会运用任务栏进行各种操作4、能熟练掌握开机和关机的顺序。
教学重点:1、图标的打开方法2、开始菜单栏、任务栏、布告栏的作用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具使用:计算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就是操作系统,它负责整个计算机资源的管理。
最初流行的操作系统是Dos,需要用户键入口令才能执行操作,后来逐渐出现了以windows 为代表的图形操作系统,windows98、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是目前最流行的视窗操作系统。
在本章中,我们以windows xp版本为例,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一、桌面的组成:桌面背景、图标、图标名、开始菜单栏、快速启运工具栏、任务栏、布告栏。
二、各部分的功能:桌面背景:指Windows 桌面的背景图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更换.三、计算机的打开和关闭:1、启动计算机:(1)、先打显示器电源开关。
(2)、再打开主机箱上的电源开关。
2、关闭计算机:开始-关闭计算机-关闭只有正确的打开和关闭计算机,我们才能够很好的使用计算机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桌面的组成用其各部分的功能,重点是如何打开图标,及开始菜单栏、快速启动工具栏、任务栏和布告栏的作用。
其中开始菜单栏、任务栏和布告栏的作用要大家熟练掌握。
按正确的顺序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并合理地利用它为我们服务第二节鼠标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鼠标名称的来历及分类;掌握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方法。
2、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提高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信息文化、道德修养人格的育成。
课前准备:1.教师自制课件;教师和学生机全部安装课件。
2.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组成多媒体双向广播教室(展望之星软件),以便演示成果时,直接在教师机上调用学生的作品。
3.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略课堂小结:1、鼠标因为它的形状像老鼠,所以才称为鼠标2、鼠标的基本操作有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五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鼠标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鼠标的作用,使它为我们服务第三节奇妙的键盘教学目标:1、了解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规律2、学会使用几个常用的控制键,能在“写字板”中输入字符3、通过认识键盘,感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认识使用主键区的几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lock教学难点双字符键,Shift和Backspace教学准备课件,文档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二、演示观察,认识四区(出示键盘分区图)三、讲练结合,尝试自学,掌握重点键四、感受成功,体验快乐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