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辩论》教学设计3

《辩论》教学设计3

一、导: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则对联写的是谁(诸葛亮)。

说到诸葛亮,我认为他最大的功绩是辅佐刘备三分天下,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诸葛亮舌战群儒”使得孙吴和刘备联合抗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视频
附:(收二川,(指刘备打败刘璋夺得西川,击退曹操夺得东川) 排八阵,(指诸葛亮在刘备伐吴败退后,在鱼腹浦布下石阵击退东吴的陆逊追兵→→→摆设八阵图)六出(指诸葛亮六出祁山讨伐魏国)七擒,(指平定南中时,诸葛亮七次设计擒住南蛮首领孟获)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指诸葛亮北伐曹魏,在五丈原病重,在帐中布阵,点燃七七四十九盏油灯借寿)一心只为酬三顾;(指诸葛亮一片忠心,讨伐曹魏,是为报答刘备当年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恩情)取西蜀,(指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谋划下,进攻西蜀的刘璋,夺得根据地)定南蛮,(指蜀国南部的民族地区叛乱,诸葛亮率大军平定)东和北拒,(指诸葛亮一生的战略,东面跟孙吴讲和,北面与曹魏对抗→→东和孙吴→→北拒曹魏)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指诸葛亮运筹帷幄,精通术数,有神机妙算之能,)水面偏能用火攻。

(指公元208年,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周瑜谴黄盖诈降曹操,在江面上烧着了曹军的战船,大获全胜)
二、观:舌战群儒
1.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片段,分发辩论赛“评分标准”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评判依据,进而为后面评论做准备。

2.这段辩论部分双方是谁,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这段辩论部分双方为诸葛亮和东吴张昭。

争论的焦点是“诸葛亮是否真的有管仲乐毅般的才能?
3.看完就这一段视频,大家觉得哪方占优势?为什么?
诸葛亮
管仲是春秋时齐桓公的大臣,曾辅佐桓公为一代霸王,是历史上杰出的文臣。

乐毅是春秋时燕昭王的武将,曾统帅大军克齐70余城,是历史上著名的武将。

张昭他首先提出了诸葛亮是否真的自比管仲、乐毅的问题。

比管仲、乐毅,也就是说自己文同管仲,武比乐毅,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张昭认为这是诸葛亮自吹自擂,故而提出此问,为下面的攻击张本。

紧跟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诸葛亮未能辅佐刘备取得荆襄有何见解?这一问看似寻常,实际上却很尖锐,他与第一问紧密相连,运用诱问法使诸葛亮的言论和行为之间出现了悖论。

诸葛亮早就看破张昭的意图。

所以他先正面解释不取荆襄是刘备不想取、不忍取——襄阳一带,取之甚易,所以未取,是不想取,荆州之地则是刘备“躬行仁义”不忍取——从而表明这与他诸葛亮没有关系,至于为曹操所占,更与他诸葛亮没有关系,全是因为刘琮投降了曹操。

然后,又用避而不谈法轻轻撇开了对方“有何见解”的问题。

他先用反问直诘法予以回击,以大鹏自喻,而把对方比作群鸟,从气势上镇住对方。

接着以人患了重病应该如何让调理治疗为喻,论证刘备不能与曹操硬拼的道理,隐笑张昭是庸臣误国,犹庸医杀人。

(行文中,东吴谋士的主要论据论点,其一是诸葛亮能力不足,其二是刘备势力力量太单薄,同时指出曹操的强大。

针对第一点,张昭质问他为何“帮得”刘备流离失所时,诸葛亮并不急于证明自己有多能干,而是指出了为何刘备“选择”流离失所,说明刘备的“流离失所”并不是丢盔弃甲,而是携民过江的仁君之举。

反倒是东吴谋士未出谋先思降,谁优谁劣,一眼便知。

从这反击中,可以看出其实诸葛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透过对方论据中的薄弱点进行攻击。

而且起到很好转移话题的作用。


3.通过这段视频,大家认为什么是辩论?
辩论是人们对事物产生不同看法时,各自陈述理由,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认识的语文交际活动。

它是人们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是语言交际能力的综合表现。


三、赏:争锋相对
刚刚,我们欣赏了历史上诸葛亮的精彩瞬间,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我们身边几位同学的精彩表现。

有请主持人和辩手上场。

1.主持人致辞
介绍正反双方辩题;介绍选手情况;介绍比赛规则。

2.开篇陈词
(1)正方一辨发言(立论)【3分钟】
(2)反方一辨发言(立论)【3分钟】
3、攻辨
(1)正方三辨提问(10秒),反方一辨回答(20秒)
(2)反方一辨提问(10秒),正方一辨回答(20秒)
(3)正方一辨提问(10秒),反方二辨回答(20秒)
(4)反方二辨提问(10秒),正方二辨回答(20秒)
(5)正方二辨提问(10秒),反方三辨回答(20秒)
(6)反方三辨提问(10秒),正方三辨回答(20秒)
4、攻辨小结
(1)正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30秒)
(2)反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30秒)
5、自由辩论
(1)正方(5分钟)
(2)反方(5分钟)
6、总结陈词
(1)反方四辩(3分钟)
(2)正方四辩(3分钟)
7、主持人总结
四、品:各抒己见
1、引导同学们了解辩论赛的组织形式和辩论步骤。

师问:同学们欣赏了八位同学的精彩辩论,那我们说说他们分成几方?他们在干什么呢?
明确:分成正反双方。

他们在想办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观点。

师问:同学们看这场辩论赛包含哪几个环节?
明确:理论、攻辩(攻辩小结)、自由争辩、总结陈词
师总结:辩论赛是把辩论者分成正方和反方,各方依据选定的立场,围绕指定的话题,按照一定的规定陈述本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最后由评判团评出胜负的一种有组织的辩论活动。

2、双方的观点和理由是?
3、引导同学们结合“评分标准”从各个方面对辩手进行点评。

(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充分,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明确,哪些学生能发现对方表述中的问题、反驳最有力。


4、教师总结辩论的原则和技巧
辩论首先是语言的艺术。

辩论的表达除了要口齿清晰,准确传递信息之外,还要适当运用比喻、反问、排比等修辞方法,巧妙运用整句和散句来裁剪语言,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其次,立场要鲜明,观点要统一。

辩手要保持一致的立场,运用的材料和观点有密切联系,论证必须逻辑严密,尽可能避免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

再次,要善于应对,善于反驳。

辩论是双方持续不断的攻防之战,一定要注意倾听,善于抓住对方观点、材料、论证及语言上的问题和疏漏,做出迅速的反应,巧妙应对,沉着反驳,伺机出击。

最后,要自信大方,优雅辩论。

始终保持沉着、淡定,既不在得势之时沾沾自喜、趾高气扬,也不在失势之时惊慌失措、自乱阵脚。

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五、练:学以致用
请自由组合围绕以下话题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进行辩论。

1.重奖学生利大于弊(正方)——重奖学生弊大于利(反方)
2.人性本善(正方)——人性本恶(反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