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平面镜成像》,下面我就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地位:《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在这一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平面镜较为熟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容易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例如: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
三、说教法
根据本节内容贴近生活的特点,本节将采用实验探究法、实验分析法、质疑导学法、讲练结合法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物理情景。
四、说学法
本节课采取探究实验的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首先我通过一个活动引入新课,开玩笑说把自己的双胞胎妹妹带来一起打起,拿一块平面镜让学生观察我和“妹妹”的区别,然后在用学生做镜面动作来提出问题:当你照镜子的时候,镜子后面
出现了另外一个你,这是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它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从而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引出新课的实验探究。
第二环节,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按照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与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的顺序进行。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如下猜想:
(1)像与物大小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相反
猜想之后引导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惑,这时应及时引导,让学生比较所用的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还有的学生会有疑惑,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这时可用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实验,观察现象,直观形象的得出玻璃板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总之,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积极的帮助学生完成对上述猜想的验证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归纳,得出可靠的结论,
结论过后,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最后,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