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 3套模拟测试题目录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 (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 (4)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 (6)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 (9)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答案解析 (15)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答案解析 (19)模拟测试题及答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考试科目: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名词解释1、卷杀2、吕彦直3、上海沙逊大厦4、芝加哥学派5、贝伦斯6、南禅寺7、多立克柱式8、圣马可广场二、画图1、佛光寺大殿立面2、“一殿一卷式”垂花门的立面和剖面示意图3、文丘里母亲住宅立面图4、包豪斯校舍平面图5、朗香教堂立面6、殿堂型和厅堂型构架的正立面图三、简述1、通过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总体布局谈谈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2、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结构特色和艺术特色3、古罗马万神庙的艺术特色4、芝加哥学派四、论述1、明清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成就,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2、当代西方的建筑师注重建筑技术对建筑创业的促进作用,如R·皮亚诺,N·福斯特,R·罗杰斯等建筑师及其作品等,谈谈对此现象你个人的观点。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考试科目: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填空1.中国现存唯一的木塔()建于()朝代2.中国最早的大学建筑学科成立于()年,()学校3.北京4合院入口(),区分内外院的是(),联系正,厢房的是()4.承德避暑山庄建于清()时期,主要景点(),()二.名词解释样式雷:面朝后市:四面厅:通面阔:以材为祖:三论述天坛的设计手法及成就外建史一、填空1.古埃及金字塔成熟的代表()2.两河流域下游()王国,上游()国家3.希腊三柱式(),(),()4.君士坦丁堡是()建筑的代表5.圆厅别墅的设计者()6.钢筋混凝土()世纪开始使用7.塔特林是()的代表8.洛克非勒中心建于20世纪()年代二、名词希腊十字式教堂:肋架拱:维也纳分离派:未来派:CIAM:三、论述柯布的"新建筑5点"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考试科目: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中建史一、画出下列各图:(1)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2)清式六架卷棚与七架前后廊木构架剖面示意图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30分)(1)叉柱造(2)平坐(3)明栿(4)副阶周匝(5)拙政园三、填空题:(1)两步架的梁,宋称(),清称()。
(2)塔与楼阁平坐下之屋檐,称为()。
(3)在清式建筑做法中,1椽径等于()斗口。
(4)晋祠圣母殿的屋顶形式为()。
(5)清式石栏干是先在台基或地面上置(),再在上面立()、()和()。
(6)宋代歇山建筑有两种称谓:在殿阁称(),非殿阁称()。
(7)清称为翘,宋称为()。
(8)《园冶》的作者是()代的()。
四、简述题:(1)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2)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3)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4)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外建史一.画图1.古希腊多立克柱头、爱奥尼柱头的正立面简图2.罗比住宅立面图二.名词解释1.巴西利卡2.《建筑十书》3.全面空间4.后现代主义建筑三.填空1.金字塔是古埃及()时期的典型建筑。
2.()是古希腊的神庙、群体布局以及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的杰出代表。
3.西欧哥特教堂的平面多采用拉丁十字式或()式。
4.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第一朵报春花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由()设计的。
5.罗马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的作品。
6.标志着欧洲真正改变建筑形式语言的信号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的( )。
7.风格派建筑师里德维德设计的()住宅堪称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8.建筑大师()于1925年设计、位于德绍的()是现代建筑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9.芬兰建筑大师阿尔托的创作风格可以称之为(),其作品代表着二战后建筑思潮中讲究“地方性与民族化”的倾向。
四.简答题1.哥教堂的结构特征2.简述有机建筑理论的主要内容五.论述题1.古罗马建筑的主要成就2.如何理解“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请举例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压地隐起出现在北宋李诫《营造法式》中,是一种浅浮雕,浮雕主体突起甚少,各部位的高点不超出石面以上。
有边框的雕饰面高点不超过边框的高度,饰面可以是平面,亦可是多种形状。
2、上海沙逊大厦建于1929年,是当时标准很高的一幢大型饭店,建筑为钢结构,平面呈A字形,建筑外部为花岗岩贴面,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塔楼顶部为方锥铜皮屋顶,具有折衷主义特色。
3、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
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4、芝加哥学派创始人是工程师詹尼,最兴盛于1883~1893年,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首先突出建筑的功能并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建筑的设计应从内而外”。
芝加哥学派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联系,它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
代表作是第一莱特尔大厦、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莫纳德诺克大厦、里莱斯大厦、马凯特大厦。
5、P·艾森曼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实践探索的同时,对建筑理论倾注了巨大的热情。
质疑建筑中的现有规则,将众多研究成果注入建筑创作中,建筑理论高深晦涩,多属于哲学范畴,建筑体现一种无序、分离、无中心的非传统空间。
代表作有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IBA社会住宅等。
6、南禅寺南禅寺位于山西,南禅寺大殿建于唐代,面阔、进深各3间,平面近方形,属于厅堂型构架,柱子均有明显侧脚和生起。
外观简洁,屋顶为单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是已知木构建筑中坡度最平缓的,体现了唐古代建筑雄劲、豪爽的美。
7、多立克柱式古希腊建筑柱式的一种,特点是比较粗壮,檐部比较重,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凹槽,柱头没有装饰,象征男性的体态与性格。
8、圣马可广场是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组群建筑的典范,广场设计风格的多样、构图要素的多样化,空间完整,装饰构图的相互联系,以发劵为基本母题,水平向划分,横向展开,纵横引导、梯形空间增强了透视效果,利用借景手法。
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客厅。
二、画图1、晋祠圣母殿正立面(《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97页)2、“一殿一卷式”垂花门的立面和剖面示意图(《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193页)3、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平面图(《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132页)4、文丘里母亲住宅正立面(《外国近现代建筑史》337页)5、伊瑞克提翁平面图(《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51页)6、殿堂型和厅堂型构架的正立面图(《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112、114页)三、简述1、北京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造园艺术特色我国清代皇家园林的典范,前身是清漪园。
分为宫廷区、前山前湖景区和后山后湖景区。
园林整体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水面处理采用岛式和堤式综合。
颐和园的景观的构图中心是建筑组群,组群主题为佛香阁,对整个景观其控制作用。
运用对景、借景。
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的辉煌成就。
其宏观特点是:1、湖堤用岛式布局和堤式布局的综合形式,利用西堤,支堤将水面分成三个部分,又做出三大岛,三小岛,总体上,符合传统叠山理水的模式――三山,却又不拘泥。
2、山区特色概括为前山“寺包山”,后山“山包寺”。
前山建筑左右布局烘托轴线,创造出仙山琼阁――雍容华贵的境界。
后山则创造出山林野趣,淡雅幽静的另一番境界。
3、宫廷区布局将庄重,肃穆,端庄,稳重的风格与园林的大环境结合的很成功。
4、前山区一主四从的轴线组织,主从突出,两侧退后的建筑,均衡却不对称。
同时使用了长廊,提供了全天候的游览路线,形成过渡层次,并取得画框效果。
5、后山后湖采用两山夹水。
水窄山高,水宽山矮,形成了对比效果,突破了带形长河的僵直单调,取得化河为湖,开合多重的基本格局。
总之,颐和园的布局在充分展示了造园主题的同时,又重笔点染了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的性格.2、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结构特色和艺术特色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是一座典型的殿阁型构架的建筑,平面为金箱斗底槽形式,分内外槽,外槽面阔5间,进深8架椽;内槽面阔3间,进深4架椽;下层挑出斗栱、下檐,中层挑出斗栱、平坐,上层挑出斗栱、上檐。
中间空间为暗层,整座构架浮摆在石柱础之上,斗栱具有榫卯组合的“柔性构造”的特点,采用了递角栿、抹角栿、柱间斜撑等多种斜向构件,强化了构架的稳定性。
观音阁外观显两层,台基低矮、宽大,前方舒展出月台,整体尺度处理十分严谨,存在着以檐柱高作为定高、定宽模数的现象,整座建筑形象稳定、端庄、雄健、舒展,体现了中国传统木构建筑高超的结构技术。
3、古罗马万神庙的艺术特色古罗马万神庙采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它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
万神庙平面式圆形,穹顶直径为43.3m,高度也是43.3m,材料是混凝土和转,为了减轻穹顶重量,越往上越薄,并且在穹顶内部做五圈深凹格。
外墙划分为3层,第三层包住穹顶,使之没有完全露出来。
万神庙的内部艺术处理非常成功,穹顶顶部开一个圆洞,射进来的光使教堂充满神秘感。
4、朗香教堂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埃设计的朗香教堂造型奇特,墙面是白色水泥拉毛粉刷,保留钢筋混凝土模板的痕迹,平面不规则,有凹凸,有弧形,有尖角,墙面既弯曲又倾斜,窗户大小不一,内大外小,装有彩色玻璃,阳光射入形成神秘的气氛。
运用象征手法,柯布西埃认为教堂是教徒同上帝对话的地方,力图把他创造成一座“思想高度集中,深思的容器。
”四、论述1、明清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成就,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明清木构架建筑表现在气魄庄严的大建筑组群上,应用壮硕的好木料,和认真的工程手艺。
梁架用料比宋式规定大得多,瓦坡比宋斜陡,但宋代以来,缓和弧线有一些仍被采用在个别建筑上,如角柱的升高一点使瓦檐四角微微翘起,或如柱头的“卷杀”,使柱子轮廓柔和许多等等的造法和处理。
明、清的斗栱都是密集的小型,不像辽、金、宋的那样疏朗而硕大。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木构架是梁架框架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因此具有广泛性,即“墙倒屋不塌”。
可以适用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