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二○一一年第二十七期华章Magnificent Writing西安欧亚学院,助教。
国内外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比研究马义玲,马明燕(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要]全球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比重更高。
我国现代服务业近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像北京、上海等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于全国其他城市。
本文着重选择纽约、伦敦、东京、北京、上海国内外城市,分析它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趋势、成功的经验,它们的发展对其他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现状;趋势;经验全球产业结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
服务业占GDP 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平均达到63%,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1%以上,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1%,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3%的平均水平。
美国达到75%,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比重更高,分别达到86.7%、85%、72.7%、86%。
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非常低的水平,200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为40%左右,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42.6%,与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为60%仍有差距。
本文着重选择纽约、伦敦、东京、北京、上海国内外城市,分析它们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趋势、成功的经验,它们的发展对发展其他城市现代服务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国外主要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1.1纽约以金融、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纽约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据财经日报辛科迪亚斯统计,截至2008年底,纽约控制着全球40%的财政资金,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总市值,全球市值为15万亿美元。
有超过2800家公司在此上市。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6家企业位于纽约。
曼哈顿中城是世界上最大的CBD 及摩天大楼集中地,曼哈顿下城是全美第三大的CBD (仅次于芝加哥),2010年纽约的GDP 为15268亿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二。
人均GDP13.88万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一名。
2010年大纽约都会区GDP 为27544亿美元。
这里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大公司总部云集,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
纽约的商业中心时代广场也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
”1.2伦敦以金融和创意服务业为主。
伦敦被誉为英国的经济中心、与华尔街齐名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全球经济动力之都”——这里聚集了500多家外国银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375家都在金融城设了分公司或办事处。
这里每天的外汇交易额达6000多亿美元,管理着全球4万多亿美元的资产。
伦敦金融城中,有300多年历史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挂牌上市公司最多的证券市场;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大型企业云集在这个巨大的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现在已有547家外国银行在伦敦落户,居世界各金融中心之首。
世界各大银行均将其全球股票战略部门设在伦敦。
金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达100万。
全世界70%的国际欧元债券在伦敦交易。
在伦敦城市规划中,突出了金融中心的特点。
伦敦的创意产业也很发达。
伦敦创意产业每年的产值均超过210亿英镑,它是全球3个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全球三大最繁忙的电影制作中心之一;享誉全球的国际设计之都;2/3以上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在伦敦;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和设计机构。
据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统计,英国创意经济占总就业人口的7%以上,有18.2万个企业,就业人数在230万左右。
过去20年间,英国创意产业劳动力增长强劲,其中,软件、计算机游戏和电子出版业就业增长最为迅速,1997年至2008年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
它主要包括13个产业部门:广告、建筑、艺术品与古董、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与录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电视与广播。
1.3东京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生产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随着日本经济从“贸易立国”逐步向“技术立国”转换,东京“城市型”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以新产品的试制开发、研究为重点,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尖新”工业,并将“批量生产型工厂”改造成为“新产品研究开发型工厂”,使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实现东京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
2、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2.1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已达到960多亿元,占北京市GDP 的14%,特别是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业等四大行业发展极为迅速。
2008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附加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占北京市GDP 的9%。
“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的规划期内,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 的12%以上。
2.2上海:金融业。
2008年服务业占上海市GDP 比重达到53.7%,目前已接近了占GDP60%的水平,金融业已成为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之一。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成就。
2008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服务业比重的19.6%。
金融机构加快集聚,2007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82家,使全市各类金融机构达到689家。
3、上述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3.1充分利用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利用历史文化城市品牌效应,促使企业向这些城市集聚发展。
比如:伦敦、北京的经验都可以借鉴。
3.2调整产业结构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前提条件,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城市的主导产业。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大规模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制造业开始向郊外迁移,国际大都市制造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而第三产业则快速发展起来,尤其是以生产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份额逐渐占绝对优势,并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主要动力,纽约、伦敦、东京就是在这样的城市内部经济结构的演变基础上逐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
3.3完善硬件设施,如发达的现代通讯设施、便捷的交通网络、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等。
同时改善制度软环境则更是决定集群。
从几个大都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来看,制度软环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与全球经济接轨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监管制度、法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健(下转第76页)本文为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名称:西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西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SGHB-11-08。
基金项目:76二○一一年第二十七期华章M a g n i f i c e n t W r i t i n g新建定居点需要同时新建水、电、路三项基础设施,由于投资渠道有限,主要依靠县级财力进行投入。
2.4进城游牧民难以获得中央预算内定居补助资金。
目前,新疆草原的退化率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15%至18%急增到40%和80%。
游牧民群众已经感到继续游牧将难以发展,改变生产方式刻不容缓。
由于地方政府提供定居所需生产设施的财力比较薄弱,游牧民也无力对此进行投入,部分游牧民十分渴望进城定居。
这样不仅可以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还可以使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在掌握新的生产技能后彻底离开游牧生活。
同时,一些老年游牧民也逐步转变思想,愿意进城生活。
不仅可以照顾孙子(女)上学,还可以享有更好的医疗就医条件。
随着新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加强,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这为想要进城的游牧民提供了机遇。
一些工业企业正在逐步吸纳游牧民成为工人,培养其从事一些简单初级的工作。
同时,餐饮、运输、旅游等服务行业也给游牧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在此背景下,游牧民群众加快了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但是,由于收入水平低,多数进城务工的游牧民还只能租房居住。
为了更好地帮助这部分进城务工的游牧民,一些县市已经开始考虑帮助其进城定居。
这不仅有助于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也有助于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水平。
但是,定居工程建设的住房形式还只局限于平房,不能是楼房。
因此,进城务工的游牧民难以享受定居住房补助政策,进城定居的愿望还难以实现。
3、对国家实施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建议3.1按新疆的实际需要安排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年度计划数。
加快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是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考虑到游牧民群众生活贫困、生产落后的现实,客观上迫切需要早日实现定居。
只有加快定居工程建设的步伐,才能尽快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确保如期实现小康。
建议国家将2012~2015年69710户的定居任务,至少按四年平均的17428户进行计划安排。
3.2对定居游牧民转变生产方式所需的生产设施建设予以资金支持。
实践表明:强调草原生产功能、忽视草原生态功能的传统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造成草原长期超载过牧、人草畜关系持续失衡,这是导致草原生态难以走出恶性循环、草原畜牧业难以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
草原畜牧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改变草原超载过牧局面、促使人草畜平衡。
因此,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将过剩的游牧人口从传统草原畜牧业中分流出去是解决当前“三牧”问题的必由之路。
建议国家加大对定居游牧民转变生产方式所需生产设施的资金投入,支持项目县市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定居游牧民在有水源保障的区域开展人工饲草料地开发建设,支持项目县市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定居游牧民进行相应生产设施投入。
3.3对定居点配套生活设施建设予以资金支持。
长期以来,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游牧民生活水平普遍滞后于农区。
目前,国家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定居游牧民十分希望通过定居,平等地享有国家提供的交通、供电、供水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建议国家加大对游牧民定居点水、电、路建设的投入,使广大游牧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4允许定居住房形式多样化。
由于草原承载力正在下降,同时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迅速,游牧民进城的趋势日趋明显。
进城务工的游牧民虽有一定的工资收入,但在短期内,多数进城务工游牧民积累的资金还较少,难以达到买房的水平。
建议将楼房纳入定居住房形式,对进城定居且购买楼房的游牧民按每户2.5万元予以补助。
(上接第73页)全的政策体系,使市场交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企业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取更多收益。
其中,城市政府提供的政策环境更为直接和关键,尤其是独特的产业导向政策、特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都能有效地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