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考纲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
分析解读 1.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
2.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3.准确识记世界重要地区的海陆轮廓、经纬度位置、交通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
4.正确理解世界重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
5.掌握区域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一、大洋和大洲1.世界海陆分布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____%为海洋,____%为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和界线①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图中字母所在的大洲:A、B欧洲、C、D大洋洲、E南极洲、F北美洲、G。
②界线(2)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依次为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 、丁北冰洋。
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1.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2.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3.海陆变迁(1)六大板块:A 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F 亚欧板块。
(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大洲 分界线 北美洲与南美洲 运河非洲与亚洲 、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海峡亚洲与欧洲 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①稠密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欧洲西部以及C____________等中低纬度近海的______地带。
②稀疏区:极端干旱的热带沙漠区,如D ;气候过于潮湿的____________,如E ;终年严寒的______地区,如F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G 。
③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表现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2)不同的人种佛教 ________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2.世界的国家(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______。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分布世界贸易发达国家 欧洲、北美洲、________ 输出资金、技术、经验、信息、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进口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__________输出廉价劳动力、原料、能源、热带农产品等,进口工业制成品和粮食等考点一 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典例导入 1.下图是“沿37°N 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 000 m 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 ) A .250 mm B .700 mm C .850 mmD .1 000 mm (2)造成①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B .太阳辐射C .植被分布D .地形起伏疑难剖析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考点二区域定位典例导入 2.读下列四个半岛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C.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2)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疑难剖析世界著名的海峡、运河定位——交通要道图的判读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以海峡、运河图等为背景,考查学生气候、水文及相关的时间计算、空间定位等综合知识的试题屡见不鲜。
平时复习时,要熟悉世界上重要的海峡、运河等交通要道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
下面我们挑选最常见且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局部地图供同学们复习时研读,复习时边看边绘效果更好。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技巧等降水量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其判读的方法与原则与其他等值线图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 1.宏观看趋势(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某一月份各等降水量线沿某方向的变化趋势,实质上反映了该地区降水量沿该方向的递变规律。
(3)判断海陆分布。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
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到达的水汽越少,降水也相应递减。
2.微观看特殊(1)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2)闭合的等降水量线。
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3)城市降水量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多(“雨岛效应”)。
例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6~8月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单位:mm)”。
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Q处降水量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于25 mm,受信风带控制B.大于50 mm,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小于25 mm,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小于25 mm,受信风带控制(2)P区域等降水量线特别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思维过程答案(1)D(2)C考查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2.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②B.③C.④D.⑤考查点二陆地地形下面为“世界两区域图”(阴影部分为海洋),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均以崎岖的高原为主B.两地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C.甲地地势西高东低,乙地地势东高西低D.甲地以流水作用为主,乙地以风力作用为主4.关于甲、乙两地附近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成因看,两地的洋流均为风海流B.两地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C.由于洋流影响,甲地南部海域的污染物将向西扩散D.乙地西部海域由于上升流,形成世界著名渔场考查点三世界的气候读“某岛屿图”,完成5~6题。
5.该岛为()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6.下列有关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气候有利于种植水稻B.该岛没有位于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上C.冬季,该岛降水东多西少D.该岛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课时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之间。
读图完成1~3题。
1.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⑤、⑥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3.位于①板块大陆的地理特征是()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读图,回答4~6题。
4.图示地区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5.在与我国的贸易活动中,甲国出口最多的初级产品应是() A.石油、磷矿石B.铜、铝土C.橡胶、棕油D.咖啡、可可6.甲国的居民主要是() A.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B.白色人种、信奉基督教C.黄色人种、信奉佛教D.黑色人种、信奉印度教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到此观光,特别是6~8月份游客人数居高不下。
其中桃花源旅行社组团游览了四个国家的场馆。
下图为“四国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7~8题。
7.该旅游团第一天游览了欧洲法国馆,四幅图中哪一个代表该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 A.甲B.乙C.丙D.丁8.8月份,雅典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9~10题。
9.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D.两湖均为内流湖10.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C.甲、乙区域地区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区域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2010·浙江文综)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完成11~12题。
1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1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13~15题。
13.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两地气候形成原因相同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14.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洪涝灾害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15.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棉纺织工业B.麻纺织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D.电子工业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b),完成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