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10kV带电作业典型经验1 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1.1 专业管理的理念带电作业不同于一般的停电检修作业,带电作业的操作技能要求严格,操作步骤和动作方式都必须保证严格的安全要求。
带电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事先编制的操作规范和方案进行才能确保安全。
操作者如果对规程不熟悉,或随意按个人意愿操作,其后果不堪设想。
加强带电作业人员的理论和现场操作培训,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地开展培训考核,保持专有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作业人员长期熟练地从事这一工作,这是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
1.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1.2.1 专业管理的范围配网10kV电压等级的不停电作业,带电剪接火、带电安装避雷器、带电安装跌落式熔断器等。
1.2.2 专业管理的目标由于10KV带电作业是一个特殊工种,每项作业时都有严格的要求,工作环境、作业动作、行为和工作现场防护都必须规范,不得马虎,因此带电作业现场的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从作业前的现场勘察、工期具准备、危险点分析、现场作业工序、规范动作、工作终结、作业评估七个方面逐步推敲、研究,形成规范的标准化作业方式。
1.3 专业管理的风险1.3.1 对“带电作业三规”不重视“带电作业三规”是指《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章节和《带电作业操作导则》三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强制性条文,既是从大量血的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也是电力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
尽管目前“三规”中对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专门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但其中大部分条文是带电作业者安全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忽视“三规”的基本要求,也就忽视了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
1.3.2 忽视电容电流的影响线路的电容电流取决于线路长度、线间距离、导线类型与截面、线路电压等级等因素。
10 kV 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较低,其电容电流往往被作业者所忽视。
经过改造后,配电网的绝缘化程度提高,线间距离减少,单位长度线路的电容电流较以往增加。
当进行引流线的断、接操作中,主线与引流线间的电容电流随着被断、接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线路长度超过一定值时,主线与引线间极有可能产生电容电弧。
此电弧对操作者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操作者对电容电流估计不足,造成心理恐慌而引发二次事故;二是电弧可能击穿、灼烧绝缘手套,造成危险;三是绝缘服一般为可燃材料,可能引起绝缘服起火而造成危险。
因此配电网带电作业不能忽视电容电流的影响。
当进行直接作业时,应在绝缘手套外戴上羊皮手套以防绝缘手套击穿、灼伤,在拆、搭瞬间,应用绝缘操作杆或其它工具将引线或主线短接或脱离后再直接操作,切忌徒手一手搭主线,同时一手搭引线的操作方式。
1.3.3 忽视非作业对象的危险带电作业者在作业中,往往只将精力集中于操作点的带电体,而不注意周围的非带电体和其它带电体的影响。
有时往往因不注意周围带电体、接地体的防护造成安全隐患。
事实上,有时对低压线路、接地体的绝缘隔离比作业对象的防护更显重要。
在日本,就曾因操作者忽视对200 V 低压线路的绝缘遮蔽,而发生作业者触碰低压线路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1.3.4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作业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休息不当、操作不当和着装不当。
其中休息不当主要表现在作业前休息不充足,作业过程、作业时间过长造成作业时精力不集中引发事故。
着装不当表现为未按规定穿着合适的绝缘防护用具、穿着影响作业安全的带金属件工作服装以及戴金属项链、手链及手机等东西进行带电作业。
1.3.5 对工作内容不明确站班会布置内容不明确,对绝缘工具、绝缘斗臂车的养护不到位,对工器具、绝缘斗臂车的异常情况不重视和强行使用等都是作业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表现。
针对以上的带电作业高危风险,“配网10kV带电作业现场标准化”的研究、规范切实必要。
2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2.1 专业管理的流程图1 “配网10kV带电作业现场标准化”流程图2.2 主要流程说明2.2. 1 作业前的准备及安全事项2.2.1.1 作业人员的安排带电工作负责人应在进入作业的前一天完成指派作业人员的工作。
在进入作业的当天,如发现某作业人员精神和体力明显不佳时,应更换人员或采取其他合理的措施。
2.2.1.2 带往现场的工具和材料的准备(1) 在作业前,应根据作业现场、作业项目的要求,配足绝缘遮蔽用具和防护用具。
(2) 带往现场使用的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和工具等必须点清所需数量,并经检查是完好的,分别装入规定的工具袋中。
2.2.1.3 装载工具和材料装车时,应注意分类放置,要防止绝缘遮蔽用具和防护用具发生碰撞、刮伤或刺裂。
2.2.1.4 卸放(1) 应选择不会影响到作业的场所,按材料、工具、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分类整理摆放。
(2) 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及带电操作绝缘杆应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摆放到防潮塑料布上面,并防止其他物体撞击。
2.2.1.5 作业实施方案对常规的较简单作业项目,工作负责人应在实施作业的当天在现场作出作业方案,对较为复杂的作业,应在实施作业前一天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出作业方案。
2.2.1.6 作业说明、分工及班前会(1) 工作负责人在作业前要向作业人员提出作业指示,并在班前会议上对作业内容、作业顺序、作业分工及注意事项等作出详细说明,还要明确每位作业人员的作业分工。
(2) 作业人员对工作负责人的说明内容有疑问时,工作负责人应不厌其烦地给予说明,直到作业人员完全理解。
2.2.1.7 工具、绝缘遮蔽用具和防护用具的检查(1) 确认搬运过程中是否产生工具等的螺帽松动,绝缘遮蔽用具、防护用具的裂痕、破碎、破损及其他损伤。
(2) 高压绝缘手套和绝缘靴要压入空气,检查有无针孔缺陷。
2.2.1.8 绝缘斗臂车的准备工作按照安全操作手册要求将绝缘斗臂车定位在最适合作业的位置。
2.2.2 进入作业位置的作业步骤及安全事项2.2.2.1 观察各部件状态(1) 要详细检查电杆及电杆拉线的根部以及上部的腐蚀状态,必要时要做好防止倒塌的措施。
(2) 从地面上观察电杆上部状态(线路回数、电杆的安装、安装的设施等),选定高空作业车的升起方向和路径。
2.2.2.2 乘入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并操作升起抵达工作部位(1) 作业人员乘入工作斗内,首先要系好安全带。
(2) 操作高空作业车时要充分注意周围高低压带电线路等障碍物,操作要平稳。
(3) 在接地横担下方时,也要注意低压线,对金属紧固件类也要从下方依次验电,确认无漏电现象。
2.2.2.3 验电的基本要求(1) 低压线支承件的验电,应使用低压验电器进行。
(2) 高压横担架的验电,使用高压验电器进行(作业人员头顶部应在横担下方30 cm以外的位置)。
(3) 若高压验电器无显示,应使用低压验电器进一步验电。
(4) 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要调整到作业人员站立在工作斗内,作业人员的头顶与带电导线能保持安全距离。
(5) 若作业人员采用脚扣登杆,其安全注意事项与上述相同。
2.2.3 工具及绝缘遮蔽用具的吊装2.2.3.1 装上尼龙吊绳(1) 尼龙吊绳应绑在不妨碍正常作业的位置,并绑牢,以防脱落。
(2) 应根据作业人员的站立位置和下部设施的关系,确定尼龙吊绳适于升降的吊放位置。
(3) 尼龙吊绳应吊放在不接触地面的高度,要注意防止吊绳缠绕在其他设施上。
2.2.3.2 工具及绝缘遮蔽用具的吊起及安装(1) 工具及绝缘遮蔽用具应分别装入规定的吊装袋。
(2) 工具和绝缘遮蔽用具、器材等的吊上(下)作业一般使用绝缘斗臂车的绝缘小吊,若无此装置必须使用绝缘滑轮。
起吊物品时必须边观察边起吊,要防止起吊物品途中被挂在其他设施上。
(3) 起吊工具和器材时,地面作业人员也要注意和观察被起吊的物品。
(4) 应尽量安排上部辅助作业人员进行工具和器材的吊上(下)作业,尼龙吊绳应选择在作业人员便于递送工具和器材的位置固定。
(5) 作业人员之间工具、器材的递送,应一件一件地分别传递。
(6) 杆上辅助作业人员,应与带电作业人员配戴相同的防护用具,在带电作业人员作业时,辅助作业人员应注视其行动。
2.2.4 装设绝缘遮蔽用具和配戴安全防护用具2.2.4.1 配戴高压绝缘手套(1) 在配戴高压绝缘手套时,每次都要提前做好检查,并且绝缘手套外必须套用保护手套。
(2) 戴上和脱下高压绝缘手套要在安全的位置进行,应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距离,并注意头顶部及周围的带电导线。
2.2. 4.2 安装导线遮蔽罩(1) 在带电导线上安装遮蔽用具的作业中,应选择易于套入的位置。
(2) 导线遮蔽罩套入后应使用绝缘细绳绑扎,以防滑脱。
(3) 在工作位置周围如有拉线或低压线路等设施,应使用绝缘挡板、高压绝缘毯等对这些设施的接近部分进行绝缘隔离防护。
(4) 给带电导线设置遮蔽用具时,应从离身体最近的导线开始依次向远处的导线安装。
对多层分布的带电导线设置遮蔽用具时,应从下层导线开始依次向上层导线安装。
2.2.4.3 设置绝缘子的遮蔽用具(1) 绝缘子遮蔽用具使用绝缘子遮蔽罩或绝缘毯,与导线遮蔽罩的接合处应有大于15 cm的重合部分,并用绝缘绳扎牢。
(2) 绝缘子遮蔽罩和导线遮蔽罩的安装次序是:先安装导线遮蔽罩,再安装绝缘子遮蔽罩。
2.2.5 作业原则2.2.5.1 按照制定的作业步骤进行作业(1) 带电作业项目,必须由2人以上进行,现场必须有监护人员。
(2) 对每一带电作业项目,应按规定的作业步骤进行,未明确编制步骤的作业项目,可参考运用已有的其他作业项目的步骤。
2.2.5.2 邻近带电体的作业(1) 邻近带电导线作业的防护方法,应参照实施带电作业时的防护方法,设置绝缘遮蔽用具。
(2) 在邻近带电导线位置作业时,对有无必要设置绝缘遮蔽和隔离用具不得做出错误判断,不得任意地省略设置绝缘防护。
2.2.5.3 作业中的监护(1) 工作负责人应时刻掌握作业的全面情况,密切注意作业人员的动作,按照作业步骤,及时作出适当的指示。
(2) 工作负责人不在时,必须确定一名合适的地面监护员,代替班长执行监护工作。
2.2.5.4 作业后的检查(1) 在每一步作业完成之后,应随即进行检查,如完成绝缘遮蔽用具设置作业后,在进入下一步作业之前,就应检查已设置安装完毕的遮蔽用具是否完善、妥当,并在全部作业完成时再次检查。
(2) 在作业结束的检查中,要特别注意是否存在遗忘和未完成的事项,以及作业中不够完善的事项等,然后方可拆除绝缘遮蔽用具。
2.2.5.5 作业时间工作负责人要深入了解作业人员的疲劳程度,要控制实际带电作业的连续时间不超过30 min,并维持适当的休息间歇,必要时可以两班交替作业。
2.2.6 拆除绝缘遮蔽用具2.2.6.1 拆除绝缘遮蔽用具(1) 在拆除绝缘遮蔽用具时,必须从电线下方或者侧方拆除掉绝缘遮蔽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