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 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
A.税收地籍B.产权地籍c.多用途地籍D.常规地籍2.下列()不属于地籍管理的内容。
A.土地调查B.土地登记c.土地统计D.土地规划3.城镇土地分类以用途为依据,全国城镇土地分为一级类和二级类的个数分别是()个。
A.10和26B.12和24C.12和24 D.10和244.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A.县B.一宗地c.省D.某一级别土地5.下列属于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是()。
A.交通状况调查B.地形调查c.供水设施调查D.能源调查6.下列属于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调查的是()。
A.水资源调查B.劳动力调查c.特种土宜调查D.植被调查7.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状况,通过()获得宗地界址点的平面位置、宗地形状及其面积的准确数据,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奠定基础。
A.土地登记B.地籍测量c.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8.我国土地的基本登记机关是()。
A.县级人民政府B.乡镇人民政府c.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土地行政管主管部门9.土地登记以()为基本单元。
A.户B.宗地c.使用者D.街区10.初始土地登记开始,土地登记机关采用一定的形式如公告、通知等,说明申请登记匿的范围、对象和地点。
土地登记是按照()进行的。
A.用途不同划分后B.土地面积的大小C.行政辖区D.登记时间先后11.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
A.国有土地使用者B.集体土地所有者C.村委会D.他项权利者12.初始登记的基本环节是()。
A.地籍调查B.土地权属审核C.注册登记D.颁发证书1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是以()为单位,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
A.宗地B.某一级别土地C.县D.省14.土地证书是要根据土地登记卡填写。
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颁发。
A.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D.以上答案都不对15.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由()种报表组成。
A.10B.12C.15 D.18和定期报表两类。
().国家土地统计报表分为16.A.月报B.季报C.年报D.周报17.土地统计报表每年的截止日期是()。
A.9月30日B.10月31日C.11月30日D.12月31日18.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鉴定。
A.使用价值B.保存价值C.真实性D.完整状况19.()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要环节。
A.档案的收集B.地籍档案的整理C.地籍档案的分类D.地籍档案的立卷20.闲置土地依法处置后土地权属和土地用途发生变化应依照()规定办理。
A.土地权属登记B.土地初始登记C.土地变更登记D.土地抵押登记21.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中采用二级分类体系,包括一级类和二级类的数量分别是()个。
A.8和48B.8和46C.10和46 D.10和4822.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规定,凡在()年内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档案应长期保存。
A.10~20年B.20~30年C.30~40年D.30~50年(三)多项选择题1.地籍是记载土地的()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A.位置与界址B.数量与质量c.权属关系D.用途2.地籍的功能包括()和地籍的多目标服务功能。
A.地籍的税收功能B.地籍的产权保护功能C.地籍的土地正常交易维护功能D.地籍的土地管理功能3.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A.土地调查B.土地登记C.土地统计D.地籍档案管理4.地籍管理必须遵循()基本原则。
A.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法规制度实施B.保证地籍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现实性C.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D.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5.下列属于土地条件调查的是()。
A.气候调查B.地形调查C.能源调查D.地质调查6.地籍调查包括()。
A.土地调查B.权属调查C.地籍测量D.环境调查7.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它包括()。
A.土地利用现状调查B.土地用途调查C.地籍调查D.土地条件调查8.地籍调查按其区域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部分。
A.建设用地地籍调查B.农村地籍调查C.耕地地籍调查D.城镇地籍调查9.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等调查。
A.宗地位置B.界线C.权属D.用途10.土地登记的特点包括()、完整性和连续性。
可信性D..惟一性c.强制性B.统一性A.11.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是()。
A.依法原则B.公示原则C.申请原则D.审查原则12.土地代理登记的类型包括()。
A.委托代理B.法定代理C.指定代理D.协助代理13.变更土地登记与初始土地登记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A.分散性和个别性B.经常性和及时性C.连带性D.普遍性和整体性14.下列()方式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A.土地征用B.企业兼并C.土地使用权转让D.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15.土地登记的权属审核分为()几个阶段。
A.初审B.审核C.公告D.批准16.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
土地证书包括()。
A.《国有土地使用证》B.《集体土地所有证》C.《集体土地使用证》D.《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17.土地登记,依照我国土地法律的规定,主要开展()土地登记。
A.国有土地所有权B.国有土地使用权C.集体土地所有权D.集体土地使用权18.按照《土地登记原则》的规定,土地登记申请人在办理初始土地登记申请时,应向土地登记机关提交的文件资料为()。
A.《土地登记申请表》B.申请人身份证明C.土地权属来源证明D.地上物权属证明19.土地统计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即()。
A.土地统计工作B.土地统计资料C.土地统计报告D.土地统计科学20.土地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权属和利用状况。
A.土地的类型B.土地的面积C.土地的质量D.土地的分布21.现阶段国家土地统计报表按内容来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土地的()及其变更等情况的土地情况统计资料,另一类是反映土地管理机构的情况的。
A.利用B.数量C.地质状况D.权属22.地籍档案归档前的整理工作包括()。
A.为地籍资料建立卡片B.对地籍资料进行鉴别C.将地籍资料组成保管单位D.对保管单位进行编目23.地籍档案管理是指以地籍档案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归档、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A.保管B.统计C.利用D.开发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规定,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以维护地籍档案的(),便于社会各方面有效利用。
A.完整B.准确C.系统D.安全25.地籍档案统计是以()的形式,反映地籍档案及地籍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
A.图件B.表册C.文字D.数字。
().地籍档案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26.A.库存总藏量统计B.案卷质量统计C.年归档量统计D.档案利用情况统计27.一般来说,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主要有()。
A.原始型服务模式B.传统型服务模式C.机械型服务模式D.智力型服务模式答案:1 判断题正确:3 4 5 7 8 10 14 15 16 17 18错误:1 2 6 9 11 12 132 单项选择:1-5:D D D B B 6-10: B B C B C 11-15: C B C B C 16-22: C B B A C B D3 多项选择:1 ABCD,2 ABCD,3 ABCD,4 ABCD,5 ACD,6 BC,7 ACD,8 BD,9 AB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 13ABC, 14 ABCD, 15 ABCD, 16 ABCD, 17 BCD, 18 ABCD, 19 ABD, 20 ABCD, 21 ABD, 22 BCD, 23 ABC, 24 ABCD, 25 BD, 26 ABCD, 27 BCD四名词、简答、问答第一章:1.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2.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上区别?3.陈述地籍与国家的关系?地籍在国家管理中起什么作用?4.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是什么?各自得任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5.概述地籍管理的性质?6.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7.我国地籍管理可划分成几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8.为什么说地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第二章概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和开展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