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章 食用菌菌种生产(4)
以6~8m2、高度2m左右。 接种室一般要求有内、外两间,内间接种用,外间
作缓冲室用来放置消毒药品、接种衣帽,以及接种前消 毒菌种、换戴衣帽等。
接种室与缓冲室都应装推拉门,且两门要错开,以 减少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污染。
有条件的可在进缓冲室门处安装风淋门,屋顶安 装排风扇。
接种室要求密闭程度高,墙及地面要光滑,墙角最 好成弧形,便于清扫。
采用塑料袋成本低,操作容易。
装料要松紧适度,装好后要在料的中间 打一洞至瓶底,塞好棉塞,用牛皮纸包好。及 时灭菌:0.15MPa ,1~2h。
四、消毒灭菌的方法
为了能顺利地进行食用菌的生产,必须对食用菌 栽培的各个环节进行消毒灭菌,这是食用菌生产的一 项基本技术。
(一)加热灭菌
加热灭菌是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高温可引 起微生物蛋白质和核酸不可逆变性,细胞原生质凝固, 酶被破坏,引起微生物细胞死亡。
2.培养料的配制 (1)常用培养料 a.木屑(saw dust) 锯木生产的下脚料,或用树
枝经切削、破片、晒干、粉碎而成。
除了针叶树种和某些特殊的具有芳香物质的阔叶 树种的木屑之外,绝大部分阔叶树的木屑均可用。
b.棉籽壳(cotton seed hull) 又叫棉籽皮,为脱戎 棉籽的中种皮,是粮油加工厂的下脚料,质地松软, 持水性大,容氧量较高,接种易成活,棉籽壳是食用 菌代料栽培中使用最广的一种天然培养料。
此法是在常压下加热到100℃,保持20~30min,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然后将培养基在恒温箱中(28~37℃)培养,使芽孢长成营养体;
第7章 菌种生产
食用菌的菌种包括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两大类, 两者对生产设备和场所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食用菌的栽培一般包括几个步骤。 首先是制作菌种,即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出菌丝 体,菌丝体扩大繁殖成为生产菌种;其次是将菌种接种 于基质中,生产出食用菌的子实体。
第一节 菌种的制作
要获得产量高,质量好的食用菌产品,必须有适 合生产条件的优良品种,有了优良品种还要有质量高的 菌种。
它是利用湿热蒸气灭菌的一种高压灭菌器。市 售的有手提式、立式、卧式三种(图7-7)。
手提式与立式的容量较小,一般用于制备一级 种培养基的灭菌;
卧式的则容量大,用于二级种、生产种培养基 的灭菌,热源可用电或蒸汽。
另外还有自制
种、生产种培养基的灭菌,同样可以达到灭菌目 的。材料可以是木材或水泥砖砌。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是食用菌生产中 常用的方法。它有干热和湿热灭菌两种。
1.干热灭菌 采用灼烧和热空气进行的灭菌,称干热灭菌(dry
heat sterilization)。
它又分为两种方法:
(1)焚烧灭菌(incineration) (2)烘烤灭菌(baking sterilization):160℃,2h。 2.湿热灭菌 通过蒸气杀死微生物的方法,称为湿热灭菌(moist heat sterilization)。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 灭菌好。
spawn) 3个类型(图7-1)。 (1)一级种 一级种又称为母种、试管种,这是将孢子分
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移接到 斜面培养基上得到的纯种。
除单孢子分离的外,一般获得母种纯 菌丝具有结实性。
一般将菌丝再次转接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进行 繁殖可得到更多的母种,称为再生母种,即可用于生 产,也适用于菌种保藏。
一、菌种类型及制作程序 1.菌种类型
菌种(spawn)是指以保藏、试验、栽培等用途为 目的,具有繁衍能力,遗传特性相对稳定的菌类孢 子、组织或菌丝体及其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的载体。
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以把菌种分为保藏菌种、 实验菌种和生产菌种三大类。
目前我国生产菌种按生产程序可分为:一级种 (母种,mother culture)、二级种(原种,primary spawn)、三级种(栽培种,culture
调节低于宝温的培养温度。
5.菌种保藏设备 多数菌种常用的保藏设备是冰箱、干燥器等,高
温型菌类要用电热恒温培养箱。
三、菌种培养基质的制备
(一)一级种培养基
制备流程:
配方 材料煮沸或溶解
调节pH值 分装
灭菌
琼脂溶解 倒斜面
定容
1.一级种常用的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水l000mL,琼脂20g。
常压灭菌灶要求有较高的密闭度,这样灭 菌效果好,又可节省燃料,密闭程度高的,温度 可达105℃,反之则达不到100℃(图7-8)。 (3)电热恒温干燥箱
它是利用干热空气灭菌,主要用于玻璃器 皿及金属工具等的灭菌,不能用于培养基的灭菌。
7-8 常压灭菌灶
3.接种设备 (1)无菌室 无菌室是用于接种的房间,该房间不宜太大,一般
废棉是平菇、草菇等食用菌培养料的主要原料 之一,但在配制时需加木屑等疏松物,以增强培养料 的透气性。
e.甘蔗渣(bagasse) 为甘蔗榨糖后的下脚料,是 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主要原料,也是制药工业用以栽培 猴头、灵芝的药典指定原料。
f.稻草(rice straw)
水稻茎叶,是蘑菇、草菇等草腐型菌类的主要栽 培原料。
(二)二级种、三级种培养基
制作流程为:
培养基配方 棉籽壳、木屑的预处理
混合 调节含水量 装入容器 灭菌 冷却 备用
1.常用配方 (1)麦粒菌种 小麦1kg,碳酸钙5g,石膏30g,pH 7.2。 (2)棉籽壳菌种 棉籽壳100kg,过磷酸钙1kg,尿素2kg, 石膏1kg,石灰
3kg。 (3)木屑菌种 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1%。
图7-11 接种工具
4.培养设备 (1)恒温箱
在制作一级种和少量二级种时,可采用电热恒温 箱培养。它能调节温度,并自动控制。有的培养箱 还可以调节湿度。
(2)培养室 培养室要求清洁、干燥、通风、保温性能好。室
内安放培养架,层架的设置既要充分利用空间,同 时便于检查杂菌。
架子可用角铁、木材、毛竹等材料制作,上面 铺板,层次以5~7层为宜。
过筛机是用于清除木块中 的块、碎木等杂物的装 置。
(4)搅拌机 型号为MJ-70型, 如图7-5,
主要技术指标: 生产率800~ 1000kg/h; 动力:3kw。
(5)装瓶装袋两用机
图7-6,主要技术指标:生产率300~400瓶/h或 400~500袋/h;动力:750w。
2.灭菌设备 (1)高压蒸汽灭菌器
两室内安装日光灯与紫外线灯,以改善接种环 境。 (2)接种箱 常用的接种箱是用木材和玻璃制成的, 形状和规格见图7-9。
(3)净化工作台
净化工作台是一种局部流程装置(平行流或 垂直流),能在局部形成高洁净度的环境(如图710所示)。
它是利用过滤除菌的原理,将空气经过装置 在净化工作台内的预过滤器及高效过滤器除尘, 洁净后再以层流状态通过操作区,加上上部狭缝 中喷选出的高速空气流所形成的空气幕,使操作 区呈无菌状态。
c.米糠或麸皮(rice bran or wheat bran)
主要为菌丝生长提供氮源,米糠含大量的生长因 子和粗蛋白。
麸皮不如米糠细,遇湿易结团,先和主料干混后 再加水调节,并力求新鲜。
d.废棉(waste cotton) 棉纺厂、轧花厂生产的下 脚料。其主要成分为短纤维和尘埃,吸水性强,加水 后结团。
通常一支长满菌丝的试管母种可分移成10多支 新试管。
(2)二级种 二级种又称原种,这是由母种转接到麦粒等固
体培养基的专用菌种瓶中经过培养后的培养物。
原种可采用750 mL菌种瓶或500mL罐头瓶作为 培养容器。一般一支母种可扩大繁殖成6~8瓶原种。 (3)三级种
三级种又称栽培种,它是由二级种进一步扩 大培养而成的。
图7-10 净化工作台 1.高效过滤器;2.工作台面; 3.侧玻璃;4.电源
净化工作台要求安置在洁净的房间里,室内安 装紫外线杀菌灯。
净化工作台使用方法:接通电源,按下通风键 钮,开启紫外线杀菌灯,约30min后即可接种操作。
净化工作台有双人操作的也有单人操作的,可 根据需要选用。
(4)接种工具 接种工具如图7-11所示。
栽培种的培养基与二级种相似,更接近于栽培 基质。
三级种成本低,一般用聚乙烯塑料袋或玻璃瓶 作培养容器。通常一瓶原种可接30~50袋栽培种。 2.制种程序
菌种生产是通过无菌操作,大量培养菌种的过 程。食用菌菌种是通过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的 顺序来完成生产菌种的制作。
其程序包括:
准备材料 培养基的混合配制 分装于培养 容器中 消毒或灭菌 接种 培养 检验 使用(图7-2)
部排尽。灭菌锅内空气排除程度对温度的影响如下 表。
(2)常压蒸气灭菌法(normal pressure steam sterilization)
一般自然压力的蒸气,其温度一般为100℃,杀 菌时间为8~12h。
特点:灶简单,成本低,使用普遍;但灭菌时 间长,能耗大,可能有灭菌不彻底的现象。
(3)间歇灭菌法(tyndllization) 间歇一定时间,连续消毒几次的灭菌方法。适 合于不耐高温的培养基的灭菌。
可在室内安装加热设备或空调机等,一般维持空气相 对湿度在65%~70%。
在寒冷的地区,可在培养室培壁的夹层中间填充保 温材料,如棉花、木屑、玻璃纤维、泡沫塑料等,把火 炉的烟道通入室内加热保温。
培养室的门应装纱窗,以防止害虫进入,冬天最 好挂棉帘保温。
(3)生化培养箱 它是装有制冷装置和照明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能
(2)配制方法 以棉子壳、木屑为主的干培养料,应将其加水120
%~130%,充分拌和,使其充分吸透水,使混合培养料 含水量在55%~65%。
其含水量可用手握法简单测量。
以小麦等为主料的,则应先加水浸泡4~6h,然后 加热煮沸15~20min,以粒心尚有干白部分为度,然后捞 出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