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膈气肿PPT课件
8
护理
心理护理 病人面、颈、胸部由于突然出现肿胀,面目全非,加之 胸闷气紧等不适的症状,导致患者心理有紧张的恐惧感。此时护理 是最重要的一环,向病人解释疾病引起纵隔气肿的原因及可治性。 本组有2例患者心理压力非常大,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认为既使 医好了也觉得自己的样子难看,通过我们护理人员的耐心劝说,大 大减少患者心理的承受压力,结果2例患者从拒绝到积极配合我们 的治疗,而痊愈出院。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湿化瓶内加50%酒精12ml,持续给氧,改善有效通气。根据缺氧的程度选择吸氧方法, 使血氧浓度稳定,PaO2提高,学龄前儿童吸氧流量1L/min,成人 为2-4L/min。②鼓励患者自行咳嗽并深吸气,使空气到达末稍细 支气管,从而平衡支气管内压与大气压,抵消胸腔负压对气管内分 泌物的吸吮作用,使痰顺利咳出。③切忌用手法按摩颈部天突穴, 刺激气管咳嗽排痰或拍背辅助排痰,防止破裂肺泡气体溢出更多。
2019/11/12
2
2可有胸闷、气短、 胸骨后疼痛。如突然发生纵隔中至大量积气并 发有张力性气胸者胸痛剧烈、呼吸困难、心悸、 心率增快,合并感染时高热、寒战、休克。严 重纵隔气肿压迫胸内大血管,影响回心血量和 循环障碍。
2019/11/12
4
体征
颈部、胸骨上窝或胸腋、腹部皮下气肿时, 有皮下握雪感,捻发音;胸骨后过清音, 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前区可听到与心 搏一致的特殊摩擦音(卡嗒声)。严重者 胸、颈部静脉回流障碍,静脉纡曲,低血 压。合并气胸者病侧叩诊呈鼓音,呼吸音 消失。
2019/11/12
5
病因
1.肺泡破裂,空气沿肺血管周围鞘膜进入纵隔,常有吸气后屏气,
前位胸片上可见纵隔胸膜向 两侧移位,形成与纵隔轮廓 平行的高密度线状阴影,其 内侧与纵隔轮廓间为含气体 的透亮影,通常在上纵隔和 纵隔左缘较明显,可清晰地 显示同时存在的气胸以及下 颈部和胸部皮下气肿
2019/11/12
7
治疗
1.一般治疗
大多数纵隔气肿轻症者,经卧床休息,给予抗生素及止痛、吸氧等 一般处理,1周左右气体吸收痊愈,少数患者禁食,给予肠道外营 养。
2019/11/12
9
护理
纵隔引流术后护理 除按常规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外,应密切注意两 肺的呼吸音,如出现痰鸣音应及时报告医生,加强雾化吸入,雾化 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30ml,加庆大8万u,地塞米松5mg,3次 /天,以消炎和稀释痰液。定时沿颈、胸部积气区向引流管处挤压 排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滑脱。本组由于护理细 心,无出现意外的事情,病人满意。
用力剧咳等诱因,见于支气管哮喘、细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疾病。 肺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亦可发生纵隔气肿。
2.在治疗呼吸窘迫征时,应用呼气末正压呼吸,所用的压力过高易 引起肺脏气压伤,发生自发性气胸和(或)纵隔气肿。
3.胸部外伤、内窥镜检查或吸入异物等,可引起支气管或食管破裂 而发生纵隔气肿。食管痉挛阻塞,常在食管下部8cm处发生纵行撕 裂,因该处食管无结缔组织支持。食管破裂常伴发胸腔积液或脓胸。
纵膈气肿
尹红
2019/11/12
1
概述
纵隔气肿是指因各种原因空气进入纵隔胸 膜内结缔组织间隙之间,可以是自发性, 胸部创伤、食管穿孔、医源性因素等。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 结缔组织的总。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 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纵隔的 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 膜
4.颈部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有时气体可沿颈深 筋膜间隙进入纵隔。气管切开术,若皮肤切口过小,气管切口过大, 空气逸出易发生纵隔气肿。
5.胃肠穿孔、肾周围充气造影术或人工气腹术,腹腔内气体可经膈
肌主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周围的疏松组织进入纵隔。
2019/11/12
6
胸部X线检查对明确纵隔气肿的诊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局部排气治疗
对纵隔积气较多,有压迫症状,经一般处理仍不好转者,可在局麻 下于胸骨上切迹处做切开引流排气减压。有皮下气肿者同样可做上 胸部皮肤切开,挤压排气。
3.原发病治疗
因外伤、张力性气胸所致者施行闭式引流术,对断裂的气管、漏气 的食管等进行修补缝合,对原发肿瘤采用综合治疗。
2019/11/12
皮下留置粗针头的护理 粗针头用胶布固定好,并盖一层无菌纱布, 每隔1-2h沿皮下气肿区域向粗针头方向挤压排气。每班要床头交班 所置针头的枚数,加强夜班巡视,
2019/11/12
10
2019/11/12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