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ppt课件
1.早期不明显。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逐渐加重的 呼吸困难,最初常在劳动、上坡、上楼梯时出现 气促,以后在平地活动亦感气促,严重时静息状 态亦有气促。持久性的气促是肺气肿重要症状。
2.肺气肿病人感染后使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不足, 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二)体征
1.望诊可见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 弱
2.肺气肿包括: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性 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 间隔旁侧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大泡性 肺气肿等。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病因 肺气肿的发生与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
综合因素有密切关系。 绝大多数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由慢性支
气管炎发展而来,其次是支气管哮喘、支 气管扩张等亦可引起肺气肿。
(二)、肺血管、心脏改变
小血管管腔变窄、闭塞。 后期发展成肺心病时有右心改变。
(三)、肺功能变化
通气功能障碍:肺顺应性↓,RV↑,FEV1↓, 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 ↓。 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分布不均匀
三.临床表现
除有原发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状体征外, 尚有下列表现: (一)症状
六.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胃溃疡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七.治疗
治疗目的: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工作、
生活能力。
1、积极控制原发病
2、改善营养状态
体育锻炼3、呼吸训练呼 Nhomakorabea肌训练4、手术治疗
家庭氧疗
第三章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表现、诊断 及治疗方法。
2、熟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因、A型和B 型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特点。
3、了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机理。
概述
1.阻塞性肺气肿,是气道远端部分膨胀(包 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 泡)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肺弹性减退及 肺容量增大的一种疾病。
3.病理分型: 小叶中央型:终末细支气管/一级呼吸性
支气管狭窄,导致二级呼吸性支气管呈 囊状扩张
全小叶型:呼吸性细支气管狭窄,所属终
末肺组织扩张
间隔旁型 不规则型
TB:终末细支气管 RB:呼吸性细支气管 AD:肺泡管 AS:肺泡囊
From Murray & Nadel: Textbook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3rd ed.
五.诊断
(一)原发病(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存在。 (二)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三)肺气肿体征,诊断并不难。 (四)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病因、病理,临床上将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分为两型: B型有明显的低氧 血症并较早的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等表现, 显然B型易形成肺心病预后较A型差。但在临床上 还有较多病人难以分型。
2.触诊语颤减弱 3.叩诊为过清音、肺下界下降 4.听诊呼吸音减弱
桶状胸
2.如出现呼吸衰竭,除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外, 与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相继出现如:紫绀、神志恍惚、昏迷等。
3.如发展至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于上腹剑突 下可见收缩期心尖搏动,此处心音较心尖 部明显等右心增大体征。
四.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二)发病机理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 纤维化等均可引起肺气肿、尤以慢性支气管炎为 最多见。以慢性支气管炎为例分析肺气肿发病机 理: 1.气体滞留肺内 2.肺泡弹性降低,组织结构破坏 总之,肺泡过度充气、持久膨胀、结构破坏、 弹性回缩力下降、肺容积增大,导致肺气肿形成。
发病机制
2.镜下:见肺泡壁变薄、胀大,破裂或形成 大泡,血供减少,弹性纤维网破坏。
(一)、X线检查 可见肺野透光度增强,膈下降,膈顶平
坦,膈及胸廓运动减弱。
X线胸片检查
• 肺野扩大,透 亮度增加,肋 间隙增宽,横 隔下降,心界 缩小。
(二)、肺功能检查: FEV1/FVC<60%; RV/TLC>40% ; MVV (最大通气量) < 80%。
(三)、血气分析 呼吸功能障碍直接影 响动脉血氧分压(PaO2)下降及动脉血二 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在失代偿性 呼吸性酸中毒时,pH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