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外2014-2015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
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A.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B.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2.有学者认为“三千年前中国最好的名片是青铜器,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A.夏朝青铜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司母戊鼎代表了当时的高超工艺成就B.冶铁技术的出现不晚于春秋时期C.唐代丝织技术先进,私营手工业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D.宋代白瓷开始出现,为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唐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4.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C.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5.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
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
这一现象说明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D.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6. 随着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10月26日,“重庆市第一届中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总决赛在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举行。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出现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自觉的书法艺术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两宋时期出现追求书法个性的书法家7.甲午战后,“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________运动一时大起,继之以________运动,皆风靡一时,二者虽背道而驰,而其意在救亡则同也。
”文中横线处的文字分别是A.新政预备立宪 B.维新新政 C.维新义和团 D.太平天国义和团8.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
毛泽东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主要依据是A.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 B.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C.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的旗帜 D.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需要9.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
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
”据此可以了解到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③中国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发展④该会议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以钢为纲,把树砍光”,这是对20世纪50年代某项经济建设活动的诙谐描述。
其主要影响是①自然环境遭受破坏②国民经济比例失调③民众生活水平下降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1.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12.西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民国初年流行起来。
这表明西服的流行是因为A.自由思想的传入 B.生活方式的变化C.西方文化的入侵 D.政治人物的倡导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0分)历史信息多种多样,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土宜于陶。
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镇。
瓷器生产分为和土、澄泥、造坯、过刮、汶水、打圈、过釉、入匣、满窑等工序,“共计一环工方,过手七十一,方克成器”。
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四方远近事陶之人,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
万历年间(1573~1620年),“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工”。
——选自《景德镇陶录》《明清经济及中外关系》根据材料一,分析景德镇制瓷业发展的原因。
(8分)材料二实现工业化是近代国人“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读图,回答问题: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⑵根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信息(注:至少答出两条),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12分)14.(32分)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观点。
(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观点。
(4分)材料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
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
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⑵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6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4分)材料三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
……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
……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
……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⑶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
(4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历史事件。
(4分)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表现(4分),及中国多边外交逐渐活跃的原因。
(4分)重庆二外2014-2015学年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ABDDC ACBBD 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0分)⑴原料丰富;政府的推动;分工细密,工艺精湛;国内和海外市场的需求;各地工匠汇集,生产规模较大;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关系)产生。
(8分,任答4点)⑵信息一:企业类型不同: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变。
(2分)原因: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资金少、技术落后,受制于外国侵略者;新中国受苏联影响较大,且出于建立国防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4分)信息二:分布地区不同:从东部沿海、沿江向以东北为主的内地转变。
(2分)原因:近代:沿海沿江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便于得到外国技术设备等。
新中国:为得到苏联的帮助,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维护国家统一,发展经济的需要。
(4分)信息三:经济发展发展模式不同: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变化。
(2分)原因:近代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新中国:为尽快自力更生,加快建设,同时缺乏经验,照搬苏联模式。
(4分)信息四:企业所有制不同:从民营经济到国营经济转变。
(2分)原因:近代:一战前后,由于辛亥革命推动,列强暂时放松控制,民族资本家创办实业热潮,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新中国:学习苏联,实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建立国营企业。
(4分)备注:任意答出两方面。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有据,酌情得分。
14.(32分)⑴观点: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爆发是因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2分)评价:①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做出的结论;(2分)②没有看到战争的根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4分)⑵援助:①提供军事援助;②提高中国的政治地位;③提供贷款援助。
(6分)原因:①日本的侵略损害了美国的利益;②中国的抗战牵制了日本大部分兵力,帮助中国抗战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③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答两点即可,4分)⑶特点:①较为公开透明,易为国际舆论监督;②具有包容性或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
(4分)举例:①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②1955年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4分)⑷表现: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②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出并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4分)原因:①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②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为多边外交奠定了基础;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冷战结束使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④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任答2点,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