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一下·郑州期末) 《商君书·垦令》记载,“警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上述赋税变革表明()A . 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推广B . 奴隶主兼并了大量土地C . 土地私有制度逐步确立D . 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2. (2分) (2017高二上·高明月考)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节妇烈女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

这反映出明代理学()A . 弘扬了宋朝理学的精髓B . 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同C . 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D .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3. (2分) (2016高三上·顺德期中) 北宋范仲淹提出:“茶盐商税之入,但分减商人之利耳!行于商贾,未甚有害也。

今国用未减,岁入不可阙,既不取之于山泽及商贾,须取之于农,与其害农,孰若取之于商贾?”上述言论不能反映()A . 冲击农税主体地位B .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C . 加剧“三冗”局面D .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4. (2分) (2017高一下·中山期末)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 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 ,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

由此可见()A . 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B . 自然经济从元开始解体C . 私营已超过官营手工业D . 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5. (2分)(2017·江西模拟) 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

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摘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

这反映明初()A . 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的思想B . 乡村管理追求民主C . 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D . 统治重心转向乡村6. (2分) (2017高二下·赣州期中)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这反映出()A . 商鞅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B . 土地私有制加速了贫富分化C . 汉朝政府积极推行商鞅之法D . 阶级分化的根源是土地兼并7. (2分)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A . 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B . 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C . 组建陪审法庭D . 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权力8. (2分)(2020·潍坊模拟) 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

这说明罗马法()A . 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B . 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C . 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D . 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9. (2分) (2016高三下·朝阳模拟) 勒内•笛卡尔(1596~1650年)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保持着坚定的宗教信仰,坚守着“我思故我在”的精神,并创立了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解析几何学。

他堪称17世纪及其后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

他的思想()A . 促成了宗教改革的兴起B . 与新教的理念背道而驰C . 引导伽利略的实验科学D . 推动着理性主义的传播10. (2分)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 . 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B . 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 . 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D .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11. (2分) (2017高三上·华容月考) 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兰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

上述现象表明()A . 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B . 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C . 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D . 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12. (2分) 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宪法的范围内。

”华盛顿意在强调A . 联邦制原则B . 自由平等原则C . 分权制衡原则D . 司法独立原则二、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70分)13. (15分) (2017高二上·中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主要背景。

14. (15分)(2017·朝阳模拟) 《管子•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地图专篇,“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东西方地图的编绘和地图学的发展,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差异及生产生活的需求。

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编着地理学着作八卷,其中六卷都是用经纬度标明的地点位置表。

多数的地点位置,是根据对本初子午线和平纬圈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的。

魏晋时期,中国的制图学家裴秀编制的《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中系统地总结出“制图六体”,为分率(比例尺)、准望(方向,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这为中国后世的地图绘制奠定了科学基础。

16 世纪后的欧洲天主教积极向海外拓展,出现了基督教历史上继唐、元之后在中国传教的第三次浪潮。

随后,在法国的地形图上、在中国的《大清一统舆图》上,东西方两个体系的制图要素同时出现了。

《海国图志》初刊于1842年,它一方面延续着中国传统的图志体例,是一部附有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的、五十卷本巨大篇幅的地志书,另一方面又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的旧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观。

1845年清朝官员叶子佩绘制的《万国大地全图》“经度以京师为第一度”。

1864年湖北官书局出版的《全国直省府厅州县图》,内容以康干内府舆图为蓝本,以半官半民的形式出版,打破了纯官方编制、收藏地图的传统。

1886年陈兆桐绘制《万国舆图》“原照英国舆图绘译,所有经纬,仍照原图以格林威治为中线”,书中的“五大洲各国大事表”,以民主、君民共主、君主将当时全球57个“自主”国家分为三类。

近代中国第一次民间公开出版的地图是1903年武昌舆地学会出版的《中外舆地全图》.1906年由清朝学者周世棠、孙海环编辑《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被称为民间刊行四大全国地图集之一。

──摘自陈潮《中国近现代地图出版概况》伴随着分类和统计技术的进步,地图开始多角度地展现传统实力的各个要素。

如人口地图、资源图、军备图等。

如图是根据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跨大西洋移民潮所做的示意图。

20世纪初和20世纪的30年代移民潮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

二战后出现了大规模到欧洲寻找工作的场景。

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对外来移民关闭了大门,这种突然关门政策打断了传统的移民流动。

──[法]玛丽•弗朗索瓦• 杜兰等《全球化地图》(1)依据材料,归纳古代东西方对绘图技术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6 世纪后在中、法地图上同时出现东西方两种要素的原因。

(2)依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地图绘制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地图发展演变的因素。

(3)依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19 世纪末以来的移民变化做出相关分析。

15. (15分) (2017高一下·双峰期中)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 1895—1900100450016.7750 190l一1911300560031510 191一191960013000751625材料三: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16. (15分) (2019高二下·大名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选自美国作家亨利·莫利斯的《殖民史》中的殖民地面积表。

(单位:万平方千米)国别面积年份英国法国德国1860年25020—1880年77070—1899年930370100材料二: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面积排位比较表。

(见下表)国别位次类别英德美法工业产品数量所占位次3214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材料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

(单位:年)(见下图)材料四:1915年5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

(见下图)(1)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和横向看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联系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