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 ppt课件
变率高达61%~94% 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基本原则为“一适两低”,即
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适量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 热量的摄入 同时要加强锻炼,积极减肥
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只 要体重下降,肝内脂肪浸润即明显好转
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 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脂肪肝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
发病率
近几年在欧美和中国迅速上升,成为仅次于病毒性 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在某些职业人群中(白领人士、出租车司机、职业 经理人、个体业主、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等) 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为25%
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 50%
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 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
热量摄入过高,从糖类转化为三酰甘油增多。 肝细胞内游离脂酸清除减少,过量饮酒、胆碱缺乏、四
氯化碳和乙硫氨酸中毒等均可抑制肝内游离脂酸的氧化。 乙硫氨酸中毒及胆碱缺乏可阻断磷脂合成。 合成或分泌障碍等一个或多个环节,破坏脂肪组织细胞、 血液及肝细胞之间脂肪代谢的动态平衡,引起肝细胞三 酰甘油的合成与分泌之间失去平衡,最终导致中性脂肪 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形成脂肪肿。
分类1—病理
单纯性脂肪肝 脂肪性肝炎:发生干细胞验证,长期大量嗜酒,
40% 会出现这种情况 脂肪性肝纤维化:纤维化成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
持续存在以及脂肪肝严重程度有关。 脂肪性肝硬化:晚期。已占到中国肝硬化病因第
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
单纯性脂肪肝
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原因: 由于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以及外周脂肪组织分
肝细胞内大部分的三酰甘油与载脂蛋白等形成极低密度 脂蛋白(VLDL)并以此形式进入血液循环。VLDL在血中 去脂成为脂酸提供给各种组织能量
脂类代谢障碍是产生脂肪肝的原因
机制
食物中脂肪过量、高脂血症及脂肪组织动员增加,游离 脂肪酸(FFA)输送入肝增多,为肝内三酰甘油合成提供大 量前体。
食物中缺乏必需脂肪酸,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苏氨酸缺 乏、摄入大剂量巴比妥盐等使肝细胞内三酰甘油及游离 脂酸合成增加。
目前许多年轻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就是盲目减肥引起的。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
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如重症营养缺乏病人表现为蛋白质缺乏性水肿,体重减
轻,皮肤色素减退和脂肪肝,在给予高蛋白质饮食后, 肝内脂肪很快减少;或输入氨基酸后,随着蛋白质合成 恢复正常,脂肪肝迅速消除。
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 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平均年龄只
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 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
脂肪肝原因
酒是祸首,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 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 将发展为肝硬化。
长期摄入高脂饮食或长期大量吃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 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
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 糖尿病。 病毒性肝炎。 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
机制
食物中脂肪经酶水解并与胆盐结合,由肠黏膜吸收,再 与蛋白质、胆固醇和磷脂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进入 肝脏后在肝窦库普弗细胞分解成甘油和脂酸,脂酸进入 肝细胞后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而释出能量;或酯化合成 三酰甘油;或在内质网转化为磷脂及形成胆固醇酯
分类2—病原
肥胖性脂肪肝:约30-50%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 度肥胖者肝病变率高达61-94%
酒精性脂肪肝 快速减肥型脂肪肝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糖尿病脂肪肝 药物性脂肪肝 妊娠脂肪肝 其他疾病引起的
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 约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
脂肪肝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
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 因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 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解增加导致游离脂肪酸输送入肝细胞增多。 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消耗游离脂肪酸的氧
化磷酸化以及b氧化减少。 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能力增强或从碳水化合物转
化为甘油三酯增多,或肝细胞从肝窦乳糜微粒, 残核内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摄取甘油三酯增多。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 甘油三酯转运出肝细胞发生障碍。
一般治疗
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 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增加运动 药物辅助治疗
运动疗法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出运动治疗方案 运动也需开处方 掌握其适宜的“耗氧量” 适度运动取代药物
饮食疗法
控制热量摄入,逐步减肥,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范 围内。以标准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可给热能84~ 105千焦(20~25千卡)。标准体重(公斤)=身长 (厘米)-105(或100),男性165厘米以上减105, 而女性和男性165厘米以下者减100。
分类3—程度
早期:单纯性脂肪肝—完全可逆转 中期:脂肪性肝炎 晚期:脂肪性肝硬化---无法挽回
表现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病人多无自觉症状,而多数患 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
轻度脂肪肝有的仅有疲乏感 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
疲倦乏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 或右上腹胀满隐痛等感觉 临床检查,75%的患者肝脏轻度肿大,少数病人可出现 脾肿大、蜘蛛痣和肝掌。
率增长5~25倍 治疗要从限制酒精摄入开始,轻度酒精性脂肪肝
只要戒酒4~6周,转氨酶就有可能降低到正常水 平。
快速减肥性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它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 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光甘肽(GSH),使 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 致脂肪肝
从已知的研究来看一般通过纯节食减肥或药物减肥一个 月体重下降1/10或以上者得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而 且一旦停止体重反弹也会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