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ppt

李商隐诗两首—《马嵬》ppt

象征、暗示的修辞技法比比皆是。
• 同题阅读一:

《马嵬》(其一) 李商隐
•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 【赏析】

冀马燕犀” 是指安禄山从河北范阳起兵。犀,指
刀剑兵器。逃难路上,唐玄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所以说他“自埋
颈联“此日”指哪一日?“当时”又 指哪一时?颈联运用什么手法,表达 了怎样的意思? “此日” 杨贵妃赐死之日 “当时” 七夕相约之时
对比、倒叙 “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 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 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 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 “此日”的离散?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君王掩面救不得, 回看血泪相和流。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 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 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 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 《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 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 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 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 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 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 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 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主旨 思想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淫误国,致使国家 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倒 叙

寻仙为妄 对 死别是实
(此日) 比 (当时)
军中逃难
宫里安乐
马嵬驿赐死 长生殿盟誓
天子不保
百姓可全
讽:荒淫误国
倒叙的手法使诗歌在尺幅之间,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
对比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一种手法,作者 常常借它来抒发盛衰之情、兴亡之感。
村里有户人家在唐王朝的暴政下,害得家破人亡。《石 壕吏》的历史背景就是安史之乱。
长生殿--华清宫的一座殿。唐玄宗和杨贵妃有感于
牛郎织女被银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 永世不分。这两句说: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 不清,长生殿的分别并不值得同情。
学以致用(说一说):

马嵬坡 (唐 郑畋)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此日六军同驻马,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当时七夕笑牵牛。 也—杜牧《阿房宫赋》
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商隐诗歌的特殊风格、独特境界主要 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构思谨严,立意高超,深情婉转; 二是语言方面,绮丽典雅,词藻繁艳; 三是表现手法,善于用典,工于比兴,
•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 注释 1、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2、云雨:意谓二人的恩爱。“日月”指山河。
3、景阳句:陈后主闻隋兵至,偕其宠妃张丽华出景阳殿, 自投井中暂避,至夜仍为隋兵所俘。
这首诗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析。
对比,“玄宗赐死杨妃”与“陈后主携宠妃逃命” 相比显得“圣明”,但所比之人是亡国之君,讽刺 的意味很明显。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趋衰败的晚唐时代,他对皇 帝昏庸,宦官当权,藩镇跋扈,深为不满。热衷政治, 企望革新。作《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 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的宦 官专权。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马嵬之变
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 年)初夏,安禄山 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 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 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 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 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 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 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 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 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
对比,反衬。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此日:指事变发生那天。 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当时:指李杨在几年前的七夕订立盟誓,愿
“世世为夫妇”。 笑牵牛:唐玄宗和杨贵妃认为天上的牛郎织女
一年只能相会一次,自己则可永世相 守,因此“笑牵牛”。
这一天,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当时在 七夕之夜还曾嘲笑牵牛织女。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贵妃“密相誓心”, 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 两人誓言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 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
两相映衬,杨贵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 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 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 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 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 关系。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 的离散?而玄宗沉溺声色之“当时”,又何 曾虑及“赐死”宠妃之“此日”!
• 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玄宗听术士说杨贵 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有何用意?
——用典。 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也写出了 唐玄宗之悲。
首联中先用“海外”“更 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 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 “徒闻”加以否定。玄宗听 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 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 可是缘分已尽,于事无补。
尾联运用了什么 需要用许多探索才能做出全 手法,表达了作 面回答,用这种疑问作结,丰富 者怎样的观点? 了批判内容。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 现手法,有何作用?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对比。对比强烈,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 姓却能给莫愁幸福,讽刺辛辣而深刻。 “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 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 远离忠贤,以致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 述杨贵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又这样叙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虎旅: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报晓: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
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空听军中传来夜巡的梆子声,不再有人传唱报晓。
颔联: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 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 就适得其反。意思是:“虎旅” 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 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 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 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 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于是便 有了颈联的六军不发。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李隆基小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的时候。他初登上 帝位时,励精求治,使得唐王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 展到了顶峰,(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维特别是李白、 杜甫都生活在开元年代。)史称“开元盛世”。
玄宗取得了成就以后,自以为天下太平,变得骄傲 怠惰,追求起享乐生活。51岁时,夺儿媳杨玉环。整天 寻欢作乐,懒得上朝,用人不当,国内腐败空虚,终于 爆发了“安史之乱”。
关注;
3“古”与“今”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咏史怀古诗 鉴赏
方法步骤:
1、弄清史实: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史实 和人物 2、揣摩意图:探究诗人发思古幽情的 缘起 3、体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达 的情感 4、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 法
• 问1: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 声音有什么不同? 前者为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问2: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 “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空闻”有苦今之意,“不复”有乐昔之情,只是 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 报晓”声了。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 ,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 然而希望已经破灭。 “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 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东 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 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 侯。”极写莫愁婚姻的美满。
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玄宗,到头来 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反而不如民间夫妇能够 白头偕老。
尾联包含强烈的对比。
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 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 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 绮”、又能“采桑”的妻子莫愁。 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 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 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 呢?
内容:咏怀古迹、品评古事、缅怀古人 目的:怀古伤今、借古讽今、以古抒怀
思想情感:

1、感叹昔盛今衰 2、评价历史是非

3、抒发个人抱负 4、感慨壮志难酬 5、讽谏当朝统治
怀
写作方法:常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

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艺术特征:

1“诗”与“史”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
红粉自成灰”。
杨贵妃佳人绝色,明皇认为她能“倾国倾城”,以
至放心地“从此君王不早朝”。果真如此,危难来时只
要玉环使个媚眼,何愁安禄山不“倾马倾人”,何必路
经马嵬仓皇逃难?
• 同题阅读二:

《马嵬》 清 袁枚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 【赏析】
• 石壕村--杜甫的诗篇《石壕吏》中的一个村庄,
诵读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