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PPT课件
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4
9.前六句借助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 人才德俱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时 光流逝的感慨;(3分)最后两句以具自 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2分)(意思对即可)
.
25
一曲《锦瑟》解人难。 ——(清)王士祯
.
12
马嵬
.
13
马嵬(其二) 作者: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14
咏史怀古诗
• 定义: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 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 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的诗。
李商隐诗两首
.
1
锦瑟
.
2
李商隐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
• 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 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 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 著名诗人。
•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 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 李”。
.
3
李商隐
• 同时,因为生长在晚唐时期,李商隐隐隐 感觉到政治漩涡,大厦将倾,因此政治讽 喻诗也写得十分出色。
.
5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6
思考1: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
的酒杯。
8.诗的前四句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6分)
.
22
8.(1)色美:花色淡紫,花瓣嫩黄,色彩 鲜明而和谐; (2)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 (3)品高:将菊花的色香同陶潜、罗含等有 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7
思考2:这首诗歌整体给我们什么样 的感觉,为什么?
.
8
思考3:这首诗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 用?
.
9
象征手法:
定义: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 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 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作用: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 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 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 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 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 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 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 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
.
4
李商隐
•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 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 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 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 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 手法委婉,丰富含蓄地表达有关内容和思 想。
.
15
思考1:作者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 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16
思考1:作者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 的态度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17
思考2:首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 什么情感?
.
18
思考3: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观点?
.
10
起兴,又叫“兴”。
定义: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它
一般用在诗章或各节的开头,是一种利用语
言因素建立在语句基础上的“借物言情,以
此引彼”的艺术表现手法。
作用:它有起情,营造作品气氛,协调韵律,
确定韵脚和音步,拈连上下文关系等的作用。
运用起兴手法还可使语言咏唱自由,行文显
得轻快、活泼。
.
11
.
2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
从生,以为德行之感焉。”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
的酒杯。
9.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
.
19
思考4:颈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 什么意思?
.
20
思考5:尾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 什么作用?
.
2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菊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