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卷.doc

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卷.doc

2019-2020 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卷一、选择题( 3 分× 20=60 分)1.紫藤的茎可以缠绕在其它物体上生长,通过测量知道幼茎靠近被缠绕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在 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那么,幼茎远离被缠绕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A. 在 OA段范围内B. 在 BC段范围内C. 在 BD段范围内D.在 BA段范围内2. 下列各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错误的是(▲)A.蔗糖与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可说明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D.约翰·墨累实验证明了水会产生压强3.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很多初中生在晚上10 时甚至11 时之后才入睡。

专家认为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 9 时到 10 时之间,并睡足 9 小时,这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因为人体在晚上能旺盛地分泌(▲ )A. 胰岛素B.雌性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4.为了纪念在科学历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们往往会用他们的名字命名所从事研究的量的单位。

下图的四位科学家,迄今为止名字尚未被用作量单位的是(▲)A .牛顿 B.爱因斯坦 C.帕斯卡 D .欧姆5.如图,烧瓶里装了半瓶水,加热至沸腾。

接着,用软木塞把瓶口塞紧,并把烧瓶翻过来,这时水已经停止沸腾。

然后把碎冰渣撒在朝天的烧瓶底上,这时瓶内的水就又重新沸腾起来了。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底部热的水跑到上面,所以水再次沸腾了B.冰把热量传给了水,所以水再次沸腾了C.瓶内的气压变小,所以水再次沸腾D.瓶内的气压变大,所以水再次沸腾6.大气压跟人以及天气关系十分密切,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进入高原区出现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气压太高B.人在晴朗的天气心情通常感觉比较舒畅是由于晴朗天气气压较低C.人在阴雨的天气心情通常感觉比较烦燥或疲倦是由于阴雨天气气压较高D.宇航员在太空作业时要穿太空服是由于太空没有大气压。

7.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B.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D.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8.一艘轮船从重庆沿长江驶入上海,在上海码头卸下货物后停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上浮一些,轮船的“排水量”减小B.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上浮一些,轮船的“排水量”不变C.轮船所受浮力不变,将下沉一些,轮船的“排水量”减小D.轮船所受浮力减小,将下沉一些,轮船的“排水量”不变9.有两个电路元件 A 和 B,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甲所示。

闭合开关S,这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 安。

如果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此时电源电压和元件 B 的电阻是 ( ▲ )A.3 伏, 10 欧B.3 伏, 15 欧C.2 伏, 10 欧 D .2 伏, 5 欧10.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探究电路,AB 是一段铅笔芯,电源为电压已知的两节干电池, C 为可自由移动的金属环,且与铅笔芯接触良好,当 C 左右移动时,电压表V1 和V2 示数同时发生变化,可得出多组实验数据,通过此实验探究可以验证的结论是 ( ▲ )A.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B.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在并联电路中,并联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D.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11.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

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PM2.5 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S1、 S2 后,带有 PM2.5的空气会被旋转的风扇吸入并推向金属网C, ,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 C 时会被它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 C 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 D 吸附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近 C 网的颗粒物会被 C 网快速吸引过来,主要是因为“同种电荷具有相互排斥”的性质B.通过 C 网的颗粒物被棉芯 D 吸附,主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C.接近 C 网的颗粒物会被 C 网快速吸引过来,主要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D.通过 C 网的颗粒物被棉芯 D 吸附,主要是因为“同种电荷具有相互吸引”的性质1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 )13.灯 L1 和A.闭合开关B.闭合开关L2 组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S,两灯都亮,拆除导线a,两灯串联S,两灯都不亮,拆除导线b,两灯串联▲ )C.闭合开关S,两灯都亮,拆除导线b,两灯串联D.闭合开关S,两灯都不亮,拆除导线a,两灯串联14.对于“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B.它们的实验电路在教科书是相同的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电流跟电压的关系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电阻的平均值,减小误差15.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细胞与其他细胞明显不同 , 它的细胞有许多突起B.人醉酒后会出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的现象 , 分别与大脑和小脑有关C.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 , 先感觉烫后迅速松手D.新生儿的嘴唇第一次接触奶头就会有吮吸动作 , 这是非条件反射16.如图是固体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 ℃0 20 40 100甲溶解度 / 克0.173 0.165 0.121 0.076乙溶解度 / 克13.3 31.6 6.39 246A.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会变为不饱和溶液B.10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会折出晶体,但溶液仍饱和C.2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20℃时,100 克乙物质加入100 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0% 17.八年级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要对20g 纯度约为90%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以下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精盐质量偏低的是(▲ )①量取 40mL水溶解粗盐;②过滤时,滤纸有破损;③蒸发结束转移精盐时,精盐有撒漏;④称量精盐时,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精盐,而后移动游码至平衡;A. 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8.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 V1 和 V2 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可能 L1 开路B. 可能 L2 短路C. 可能和 V1 和 V2 所选量程相同, L1 开路D. 可能 V1 和 V2 所选量程不相同,电路各处完好1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的气温远远低于山脚,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势D.季风20.用铁、铜、铝制成的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拴好,分别挂在三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都浸没在水中,此时三只弹簧秤的示数相同,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则(▲)A.挂着铝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B.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C.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D.三只弹簧秤示数相同二、填空题( 21-24 题每空 1 分, 25、26 每空 2 分,共 30 分)21.图为缩手反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2);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3)(4)( 1)请用图中的数字表示受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2)如果破坏④,刺激⑤,则①是否发生反应?▲.( 3)科学课上,你感觉到了尿意,面对这课堂精彩的诱惑,你坚持下课后才去厕所。

这说明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要受▲的控制(4)上体育课的时候,你一个漂亮的三步上篮,将球准确的送入篮筐,赢得了一片掌声,再次过程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的结构是▲。

22.水是生命之源。

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水。

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改变了上述水循环中的▲环节。

23.如图所示,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选填“越长”或“越短”或“不变”),受到的浮力大小▲(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24.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2)20℃时将 8 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 20 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克,则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 克,计算保留一位小数)25.如图的电路图,在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时,若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探究电流与▲的关系;也可用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小明观察到R 两个电表的示数则电流表的示数为▲,电压表的示数为▲,小明测得的电阻是▲ .26.有人预先测定甲、乙两人血糖含量然后让他们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在3.5 个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测定两人的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右图:(1)两、乙两人中▲是糖尿病患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溶液后, 1 小时内血糖浓度显著升高的原因是▲。

(3)甲在饮用葡萄糖 1 小时后血糖浓度迅速下降,这与体内分泌的▲有关,促进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4)乙在饮用葡萄糖 1.5 小时后血糖下降,使乙血糖下降的不同于甲的一条途径是▲。

三、科学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27.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 A、 B 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 B 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

一星期后, A,B 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2) 根据学过的知识,解释 B 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

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 C 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