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用佛尔哈德法测Cl-时,常加入硝基苯,其作用是()A.掩蔽干扰离子;B.防止AgCl凝聚;C.防止AgCl沉淀转化;D.防止AgCl感光。
2.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AsO43-,并沉淀为Ag3AsO4,然后在HNO3介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
其化学因数为( ) A.As2O3/6AgCl;B.2As2O3/3AgCl;C.As2O3/AgCl;D.3AgCl/6As2O3。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5L表示)的五个pKa值分别为1.94,2.87,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A.1.94;B.2.87;C.5.00;D.9.62。
4.直接电位法中,加入TISAB的目的是()A.提高溶液酸度;B.保持电极电位恒定;C.固定溶液中离子强度和消除共存离子干扰;D.与被测离子形成配位物。
5.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6.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的总碱量时,采用的指示剂为()A.酚酞;B.中性红;C.溴百里酚酞;D.甲基橙。
7.下列有关系统误差论述正确的是()A.系统误差具有随机性;B.系统误差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C.系统误差具有重复性;D.系统误差由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
8.某一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1(m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V2(mL),则V1与V2的关系是( )A. V1 = V2B. V1 = 2V2C. 2V2 = V2D. V1> V29.对于氧化还原反应:n2 Ox1 + n1 Red2= n2 Red1 + n1 Ox2,当n1 = n2 = 1时,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99.9%以上,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差必须大于()A.0.36V;B.0.27V;C.0.18V;D.0.09V。
第2页共6页10.若仅待测组分与显色剂反应产物在测定波长处有吸收,其他所加试剂均无吸收,应选用()作参比溶液。
A.蒸馏水B.溶样用的酸C.试剂空白D.显色剂11.pK a=4.0的一元弱酸HA,用NaOH溶液滴定至一半时,溶液的pH约为()。
A.1.5 B.2.0 C.4.0 D.5.512.今有三种溶液分别由两组分组成:(a) 0.10 mol/L HCl-0.20 mol/L NaAc溶液(b) 0.20 mol/L HAc-0.10 mol/L NaOH溶液(c) 0.10 mol/L HAc-0.10 mol/L NH4Ac溶液则三种溶液pH的大小关系是( )[已知p K a(HAc) = 4.74, p K a(NH4+) = 9.26]A. a<c<bB. a = b<cC. a = b>cD. a = b = c13.下面有关误差论述中正确的论述为( )A.精密度好误差一定小;B.随机误差具有方向性;C.准确度可以衡量误差的大小;D.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
14.若某基准物A的摩尔质量为100g/mol,用来标定0.1mol/l的B溶液,设反应为A+B=P,则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为()。
A.0.1~0.2g;B.0.2~0.3g;C.0.4~0.8g;D.0.8~1.0g。
1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摩尔吸光系数e随浓度增大而增大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C. 透射比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D. 透射比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16.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掩蔽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
B. 沉淀掩蔽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很少。
C. 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氧化态。
D. 掩蔽剂的用量越多越好。
17. 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 )第3页共6页(ϕ(Fe3+/Fe2+)= 0.77 V,ϕ(Sn4+/Sn2+)= 0.15 V)A. (0.77-0.15)/0.059B. 2×(0.77-0.15)/0.059C. 3×(0.77-0.15)/0.059D. 2×(0.15-0.77)/0.05918.已知在0.5mol/LH2SO4介质中,ϕ¢ (Ce4+/Ce3+)=1.44V ,ϕ¢ (Fe3+/Fe2+)=0.68V。
计算此条件下以0.100mol/L Ce4+滴定0.100mol/L Fe2+至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物及滴定产物的浓度( )A. [Ce4+]=[Fe2+]=1.8×10-8mol/L,[Ce3+]=[Fe3+]≈0.050mol/LB. [Ce4+]=[Fe3+]≈0.050mol/L,[Ce3+]=[Fe2+]=2.0×10-8mol/LC. [Ce4+]=[Fe2+]=0.047mol/L,[Ce3+]=[Fe3+]=0.003mol/LD. [Ce4+]=[Fe3+]=0.047mol/L,[Ce3+]=[Fe2+]=0.003mol/L19.为消除分析方法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对照实验B. 空白实验C. 仪器校正D. 增加实验次数20.两位学生使用重量法对同一含SO42-的试样进行,得到两组数据。
若要考察此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采取的检验方法是( )A. Grubbs法;B. Q检验法;C. t检验法;D.F检验法。
21.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 )有关A. 离子强度B. 催化剂C. 电极电势D. 指示剂22. 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 )。
A. 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B. 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C. 始终缓慢地进行D. 在近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快进行23.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
A. 表面积要大B. 颗粒要粗大C. 耐高温D. 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符24. 用NaOH标准溶液测定FeCl3溶液中的游离HCl时, Fe3+将产生沉淀而引起干扰,可消除其干扰的物质是( )A. Na2H2YB. CaY2-C. 柠檬酸三钠D. 三乙醇胺第4页共6页25.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A 400~780nmB 200~400nmC 200~600nmD 400~780μm26. 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A. T0/ 2B. 2T0C. (lg T0)/2D. 2lg T027. 在定量分析中,分解试样时必须避免()。
A引入干扰测定的杂质B高温加热C使用混合溶剂D干式灰化法28.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即为置信区间B.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即位置信区间C. 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D. 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29. Ksp 称作溶度积常数,与该常数的大小有关的是()。
A. 沉淀量B. 温度C. 构晶离子的浓度D. 压强30.原始样品的采集是定量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在试样采集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
A试样分解的难易程度B采样的难易程度C试样的代表性D样品中待测组份含量的大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时可否使用透射比T和浓度c为坐标?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哪些?(回答不能少于8种方法)。
第5页共6页四、计算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8分,共 40 分)1.计算0.10 mol·L-1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的pH。
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p K a1 = 2.89,p K a2 = 5.542.以KIO3为基准物采用间接碘量法标定0.1000 mol·L-1 Na2S2O3溶液的浓度。
若滴定时,欲将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控制在25 mL左右,问应当称取KIO3多少克?3.当溶液中Bi3+、Pb2+ 浓度皆为0.01 mol·L-1时,用EDTA滴定Bi3+有无可能?已知,lg K BiY=27.94,lg K PbY =18.044.在1 cm 比色皿和525 nm 时,1.00 ×10 -4 mol/L KMnO4溶液的吸光度为0.585 。
现有0.500 克锰合金试样,溶于酸后,用高碘酸盐将锰全部氧化成MnO4-,然后转移至今500 ml 容量瓶中。
在 1 cm 比色皿和525 nm 时,测得吸光度为0.400 。
求试样中锰的百分含量。
(Mn:54.94 )5. 用有机溶剂从100mL水溶液中萃取某药物成分A两次,每次用有机溶剂10mL,欲使总萃取率达99%以上, 则A在两相中的分配比D应为多大? 萃取完后将有机相合并,用等体积水洗涤一次, 则将损失多大比例?(不考虑溶液中的其它因素影响)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