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

浅谈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

浅谈谈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
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研究中 ,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

什么是教学语法 ,什么是教学语法,语法教学在语文学习的各个阶段如何处理 ? 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 诸如此类问题 ,一直是见仁见智。

为了把问题讲清楚 ,我们认为 ,应首先将“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区分开来。

语法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语法本身,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客观存在的组词造句的规律。

二是至研究者对客观语法的描写和解释,我们把这种描写和解释称之为理论语法,有时为了教学目的,我们把专家们发现的一些语法规则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述出来,这就是教学语法。

而语法教学呢,通俗来讲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把社会约定俗成的组词造句规律教给学生。

教学语法的对象主要是指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指要从事语法教学工作的教师。

教学语法的基本任务是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语法规则,正确地理解所学的语言,二是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法规则正确地生成所学语言的话语。

近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忽视语法教学,学生和教师不重视语法教学现象,这一现象导致部分学生语言表达不够严谨等问题,重视在语文课程中加强语法教学至关重要。

汉语语法由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五个部分组成。

标准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

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

这一不同于欧洲语言的特点,使得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被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没有语法也没有词类,现在的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有语法也有词类,只是它的语法不同于欧洲语言,而且一个词语存在多词性现象。

汉语语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省略。

不影响大概意思的词往往省略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常见的语法错误主要有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不可缺少的成分。

如:“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此句中缺少主语“谁?”和宾语“树立什么?——思想”即完整的句子
为:你不安心工作,更谈不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

二、搭配不当
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了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在意义上不能配合。

如:“我们要不断发挥优点,改进缺点。

”“发挥——优点、改进——缺点”不搭配,应改为:我们要不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三、语序不对
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对,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如:“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普遍——的觉悟”的语序应颠倒过来。

又如:“你为什么把你妹妹不一块儿带来呢?”“不”应该放在“把”字前边。

四、结构混乱
两种句子格式混用,使意思不通。

如:“作为学生,一方面要学好语文,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在“也是”之前加“,”号,也可直接删除“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滥用虚词
用了不该用的词,使句子不通或者语意不明。

如:“她为了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第一个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

”“为了”是表示目的的介词。

“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是“钻进了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的原因,不是目的。

可将“为了”改为“由于”。

也可将“怕”改为“不”。

这样整个句子就是表示目的的了。

导致上述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法问题以及通过对汉语语法教学现状的了解,我觉得问题的形成主要是语法教学包罗了一些在交际中不用或少用的语法项目,因而语法项目繁多、语法教学量大,从而也导致了语法教学与实用的结合度差。

此外语法教学分布不均。

汉语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

现行的语法教学在初级阶段较多,而“进入中高级阶段后,语言水平提高了,学习内容加深了,但对初级阶段已出现过的词语或语法现象则一般都作为旧知识处理。

尽管同一语法点在形式上复杂了,或表意和用法有所变化了,但也不再作为新知识处理。

其结果是使学生对许多语法现象不能形成全面、完整的印象,也不能通过循环反复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生学过的语法规律又普遍回生。


3. 语法点的安排不够合理。

相比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语法教学较少,
大量的语法点不问难易都集中出现在初级阶段,使汉语语法教学的知识点分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语法教学不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这不符合学习者习得汉语的过程,使语法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上的思考与探索 1、明确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的区别。

教学语法又称‘学校语法’,它是利用理论语法科学研究的成果,专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语法。

我认为,教学语法有理论语法的基础,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1)强调实用性,让学习者在具体交际中运用;(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服务于教学和二语习得者;(3)具有可操作性,并非纸上谈兵,使其贯穿在教学实践中。

教学者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感性化,汉语有很强的图画性,这对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很重要。

感性认识是第一认识,让学生具体地、形象地感觉,然后加以升华。

比如对“把”这个量词进行教学时,表示这个词的意义跟手有关,把的动作是用手抓住的意思,那么能用手抓住使用的东西也可用把,称量的东西也可用把,如一把伞两把手枪等等,这样的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印象深刻。

2条理化,在做语法现象解释或说明时尽量用概括的公式,如讲解正在的进行时意义时,可以用以下图示表示。

3简化,对学术概念和定义的处理上简化,,汉语语法教学应少用术语,少讲定义,而以多举例子为主4. 语法教学应贯穿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同时将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应尽量减少使用语法术语,努力提高语法的应用性。

要重视语法点的重现与深入,这既能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能满足学习者高水平交际的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深入的讲解和重复”,即语法点的循环渐进,避免过多细节的重复。

总体而言教学语法是广义的,我认为教材中的语法注释与练习; 教学参考语法 ; 为学生复习、自学用的语法书或教材包括练习 ; 汉语教学语法理论属与教学语法,课堂教学语法属于语法教学。

二者不应混淆。

教学语法说的是“道”,是客观的存在 ;语法教学讲的是“术”,是教学中具体的策略与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