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炽灼残渣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范围:药品所要求的炽灼残渣。
1 •内容:药品(多为有机化合物)经高温加热分解或挥发后遗留下不挥发的无机物,经加硫酸并炽灼(700—800°C)后生成金属氧化物或其硫酸盐即为炽灼残渣。
2 •仪器与用具
电阻炉、坩埚、坩埚钳、通风柜
3 •试药与试液:硫酸(分析纯)
4 •操作方法
4.1 空坩埚恒重:取坩埚置于高温炉内,将盖子斜盖在坩埚上,经700— 800C 炽灼约30—60分钟,取出坩埚,稍冷片刻,移置于干燥器内并盖上盖子,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60分钟),精密称定坩埚重量。
再在上述条件下炽灼30分钟,取出,置干燥器内,放冷,称重,直至恒重,备用。
以上炽灼操作也可借助电炉进行。
4.2 称取供试品:取供试品1.0-2.0g或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重量,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
中,精密称定。
4.3 炭化:将盛有供试品的坩埚斜置电炉上缓缓灼烧(避免供试品骤然膨胀而逸出),炽灼至供试品全部炭化呈黑色,并不冒浓烟,放冷至室温。
“炭化”操作应在通风柜中进行。
4.4 灰化:除另有规定外,滴加硫酸 0.5-1.0mL ,使炭化物全部湿润,继续在电炉上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白烟完全消失(以上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将坩埚移置高温炉内,盖子斜盖于坩埚上,在700— 800C炽灼约60分钟,使供
试品完全灰化。
4.5 恒重:按操作方法( 4.1 )自“取出坩埚稍冷片刻”起,依法操作,直至恒重。
5.注意事项
5.1 供试品的取量应根据炽灼残渣限度来决定,一般规定炽灼残渣限度为
0.1-0.2% ,应使炽灼残渣的量在1-2mg之间,故供试品取样量多为1.0-2.0g,炽灼残渣限度较高或较低的药品,可酌情减少或增加供试品的取量。
5.2 炽灼残渣检查同时做几份时,坩埚宜预先编码标记,盖子与坩埚应编码一致。
坩埚从高温炉取出的先后顺序,在干燥器内的放冷时间,以及称量顺序,均应前后一致;每一干燥器内同时放置坩埚最好不超过 4 个,否则不易恒重。
5.3 如需将炽灼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500— 600C。
6 .记录与计算
6.1 记录:记录炽灼的温度、时间,供试品的称量,坩埚、残渣及坩埚的恒重数据、计算和结果等。
6.2 计算:
残渣及坩埚重 -空恒重坩埚重
x 100%
炽灼残渣 % =
供试品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