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调皮学生”的管理方法
腊勐乡沙子坡小学黄丽花
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一个个乖巧听话,一个个出类拨萃,但是每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调皮、让人头疼的学生,有的甚至会遇到整个班级都比较调皮的情况。
教师是一项光荣的职务,我们不光光是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要勇敢面对,认真对待。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认为:
一、了解学生,对调皮学生进行分类
教师接触一个班级,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情况,要知道他们中那些学生是超级调皮,那些是跟着别人起哄而不是主导者的,哪些是比较认真学习的。
因为了解这些情况对于我们以后的管理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可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确定对待哪个学生用哪种方法。
比如有的学生凭脑袋聪明,学习成绩不算差,但玩心极重,自由散漫,甚至骄傲无理。
这类学生多数极想表现自己,教师应以严字当头,要按照小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另外,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把他们培养成班级的领头羊。
有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调皮捣蛋,这一类学生属于自我放弃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破罐子破摔”,是最让教师头疼的,面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很难静下心来与他们交流,而恰好这一类学生才是最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爱心的。
作为教师首先应去掉“有色眼镜”,要发现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进步,看到优点就表扬,发现长处就扶持,有了进步就鼓励。
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
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
二、理解和宽容学生
我们要理解学生年龄特点下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理解他们的烦恼和痛苦;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理解他们的无奈;理解他们的喜好。
不要把学生的标准同大人一样,学生就是孩子,要给他们自己的思维空间和行动范围。
所谓的“调皮学生”就是师生之间没有协调好,不能很好的沟通。
如果我们在教育实践中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对调皮的学生多一些理解信任,多一点宽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我们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爱护关心学生,引导帮助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有价值的,独特的人,并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师生才能协调好,才能沟通好。
这样才能让调皮学生配合教师的工作,对待学习多一点耐心。
三、批评调皮儿童要讲究艺术
我常听同事们抱怨:“我们班那个‘调皮鬼’,天天都挨批评,可他就是改不了。
”我一听到这种话,就想到“常常批评”而没有效果,也许他们每天都是用同样的"台词"在批评孩子,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
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老教师批评的话换成另一种说法,或许能给他们一点新鲜的刺激,从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孩子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很容易培养什么样的孩子。
因此,对于调皮孩子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校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
从家庭入手,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通过家访、家长问卷以及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
调皮的孩子大多精力充沛,在家中无法完全“渲泄”,因而显得特别顽皮。
其实调皮儿童他们渴望能多与人交往,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让他们尽情玩耍,通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平时在家中,也可让他们多做些安静的活动。
如拼图、画画、手工制作、听故事、看图书等,通过动静结合,引起孩子的兴趣,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总之,对于“调皮捣蛋”的学生应给予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多一点沟通,多一点赏识和激励,多一点爱。
他们一定可以成长为老师喜欢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