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理论力学教学郝桐生版PPT课件

一理论力学教学郝桐生版PPT课件

沿柔性体轴线而背离物体。通常
2、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光滑约束 (光滑指摩擦不计)
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并指向受力物体,也称为法向约束力,通常用FN表示。
3、光滑铰链约束(向心轴承、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等) (1)向心轴承(径向轴承)
约束特点: 轴在轴承孔内,轴为非自由体、轴承孔为约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三角形法则
推论 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若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其中两个力汇交于一点, 那么第三个力的作用线也必通过汇交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
证明:
∵ F1,F2,F3 为平衡力系,
∴ F12 ,F3也为平衡力系。
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 三力F1,F2,F3 必汇交,且共面。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实践所验 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1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与 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
大小相等 | F1 | = | F2 | 方向相反 F1 =-F2 (矢量)
且在同一直线上。
说明:① 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 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
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 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一个合力, 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 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比较

的不同含义。
力是矢量,应按照矢量的运 算法则进行运算。
一、概念
§1-3 约束与约束力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可以作任意运动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不能作任意运动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工程中的绝大多数物体为非自由体。其位移受 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我们称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为约 束体。 约束:由约束体构成,对非自由体的某些运动状态起限制
作用的条件。工程中的约束总是以接触的方式 构约成束的力。:约束给被约束物体的力叫约束力。(也称约束反力)
质点系:具有一定联系 的若干个质点的集合。
刚体:是在力的作用下, 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表现特征:刚体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不同
刚体
物体
一些基本定理和公理只对 刚体适用,对可变形的物 体不适用。
绝对刚体不存在,但研究力的外效应时可 将变形体看成刚体。研究力的内效应前也将物 体看成刚体。
§1-2 静力学公理
寻求约束力是受力分析的重点。
大小——待定


方向——与该约 作用点——接触处
只有掌握了约束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 点才能够准确画出约束力。
二、约束类型和确定约束力的方法
1、柔性体约束——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皮带构成的约束
约束特点:柔性体只能受拉; 约束力:柔性体的约束力是作用在接触点,方向
学习要求:
不迟到,不早退,课堂小测验,不定期点名。
第一部分 静力 学
引言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物体在惯性参考系中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研究内容: 1、物体的受力分析
分析物体(包括物体系)受哪些力,每个力的 作用位置和方向,并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机械运动符合的运动规律为: 常速:远小于光速 ; 宏观:介于巨大星系与分子、原子之间。 物体的平衡是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
理论力学 Theoretical mechanical
静力学 static
研究力的性质、以及物体在外 力作用下的平衡规律;
运动学 kinematics
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规律,而 不考虑物体运动的原因
绪论
一、理论力学的学习目的
1、运用理论力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简化
2、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岩石力学、流 体力学、机械振动等一系列后续课程。
二、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学科。 机械运动: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动力学 dynamics
研究物体的运动变化与其所受 的力之间的关系
三、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归纳和总结
观察和实验
力学最基本规律
抽象、推理 和数学演绎
用于实际
理论体系
刚体、质点、质点系等
力学模型
四、理论力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方法:
上课认真听讲; 适当预习和复习; 作业独立完成 。
作业按时按量完成,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
束约.束力: 当不计摩擦时,轴与孔在接触处为光滑接触约
公理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两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总是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 体上。
二力平衡
作用与反作用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将此变形体 变成刚体(刚化),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平衡
不能平衡
刚化
不能刚化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 体静力学的平衡理论。
2、力系的等效替换(简化)
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代替一个复杂力系。
3、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 决静力学实际问题 。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公理 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物体形状。
2、力的作用效应:
外效应: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理论力学;
内效应:改变物体形状,——材 料力学。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F
4、力是矢量。
F
5、力的单位: 牛顿(N) 、千牛顿(kN)。
二、质点、质点系和刚体
质点:具有一定质量而其 形状与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的物体。
确定一个物体是否为质 点的关键是看其相对物 体的大小。
要条件。
③二力构件: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构件。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此二力作用线必然沿着两个作用点 的连线
且 注意大:小二相力等构,件是方不向计相自反重。的。
公理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已知任意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 一个平衡力系,不影响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