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源花椒栽培技术

汉源花椒栽培技术

汉源花椒栽培技术一、概述汉源花椒,古名黎椒,世称贡椒,又名清椒。

椒粒上并附着1—2个未发育健全的小红椒,故又称娃娃椒。

汉源花椒栽培历史攸久,据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平西南夷后,以汉源盛产花椒设置黎州郡。

汉源花椒系正路品系,油重粒大,色泽丹红,方香浓郁,具有酥麻可口的独特风味,品质最优,位居全国花椒之首。

唐代元和年间被列为“贡品”,年年向皇室进贡,历经一千多年。

二、汉源花椒生长环境及特性汉源花椒性喜光照和干燥温凉气候环境,适宜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物质的沙质土壤生长,比较耐旱。

土壤:汉源花椒适宜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很严格,微碱性的钙质土壤生长良好。

光照:花椒系阳性树种喜光植物,栽植花椒应选择光照良好的栽培环境和适宜的栽植密度。

成片营造椒园时,套间作物应选择矮杆,不宜间套高杆作物。

温度:花椒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性喜冷凉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9—14℃之间适宜生长。

气温过高生长快,发育慢,结果迟,香麻味差,生长期短。

气温过低,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限制。

水分:花椒比较耐旱,性喜干燥的栽培环境。

年降雨量在500—700mm的地区,生长发育良好,花椒抗逆性差,排水不良,影响生长,容易产生根腐病,如遇连绵阴雨天气,应及时排水。

汉源花椒结实早,一般2—3年开花结实,5—6年后进入盛果期。

三、汉源花椒的育苗繁殖技术汉源花椒广泛采用育苗繁殖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育苗时间短,适宜大面积发展需要。

育苗应抓好以下几点:1、苗圃:苗圃地应选择向阳背风,排水良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性好的沙质壤土,并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病虫害少和无根腐病的地块。

2、采种母树:采种母树应在花椒园中选择品种纯正,树势健壮、产量高、无病虫害的盛果期植株作为采种母树。

3、种子采集与处理:采种母树的种子应充分成熟后,选择晴天采收,采后摊放于通风干燥,不为阳光直射的地方,直到果皮凉干开裂出种子后筛出种子再行水选,取出下沉水底的饱满种子,撤少许草木灰消毒后,阴干作种。

4、种子储藏保管;储藏种子一般采用沙藏法和饼藏法,①沙藏法:经过水选凉干后的种子以3—4倍于种子的湿润河沙,采用层积储藏的方法,装入容器内,置于阴凉处,间隔10—15天检查一次。

不能过干过湿,防止感杂霉菌,②饼藏法:将水选后的种子加入4倍的干细土和匀,再加入鲜牛粪拌匀,做成饼块,贴在阴凉背风墙上半月以后适当洒水,保持湿润,次年春播时捣碎混土,播入苗床。

5、播种与管理:花椒种籽坚硬油脂多,不透水,发芽困难,播种前应进行脱脂处理。

处理方法是:在花椒种籽播种之前,将花椒籽浸入浓度1%的碱水或洗衣粉溶液中反复搓洗去脂,用清水洗净后播种。

汉源花椒播种时间以惊蛰—春分季节为最佳时期。

平整苗圃时,每亩施圈粪或堆肥1500—2000公斤,渗混磷肥20—30公斤作底肥,深耕20公分,以东西长,南北向的方位作厢,厢宽1米,高15cm,每亩用种25—30公斤,撤播、条播均可。

播种后复盖2—3cm厚的细土,加盖一层稻草或其它杆草。

喷施足够水分,但切勿引水灌溉。

椒苗出土2—3叶时,选择阴天揭去盖草,进行清肥提苗,每隔20—30天追施一次清淡肥,并注意及时除草,适当匀苗补苗,培育出壮苗。

四、花椒嫁接技术嫁接繁殖是营养繁殖的一种方法。

它是将发展品种的枝或芽,嫁接到其它植株的枝、干等适当部位上,接合组成新的植株,称为嫁接繁殖。

供嫁接用的枝或芽称接穗,承受嫁接的植株称砧木,用嫁接繁殖的苗木称为嫁接苗。

1、花椒嫁接繁殖的主要特点:(1)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生长快,结果早;(2)利用砧木的优点,如抗旱、抗寒、耐涝、抗病虫等增强花椒树的抗逆性,进行嫁接,以提高汉源花椒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树龄,一般在嫁接的第二年就能试花结果。

2、砧木品种:以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竹叶椒、大红炮、高脚黄、云南清椒等均可作砧木品种。

嫁接成活的关键在于接穗和砧木二者削面,即形成层必须对齐紧密结合,以进一步产生新的输导组织而相互连接,使伤口愈合,形成新的植株。

3、接穗选择:接穗必须从无病虫,生长正常的成年椒园中,选连续多年丰产、优质的汉源花椒单株作为母树。

在树冠外围中、上部剪取生长充实、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优良结果母枝作接穗。

新芽未萌发前,一般随接随采,在有霜冻的地区必须中午解冻后剪取。

接穗剪下后,用湿布(毛巾)包好,若是几个品种必须标记名称,以防嫁接时混乱。

4、接穗贮藏:为了避免接穗贮藏中干枯或霉变,贮藏应在较低的温度(2—5℃),较高的空气湿度及适当透气的室内通风凉爽处进行砂藏,垫底砂2—3公分厚,将穗条斜放上部露于砂外,上面再盖麻袋或塑料薄膜保湿。

贮藏中7—10天检查一次,并注意调节砂的湿度,一般可贮两月左右。

5、嫁接期及方法:花椒嫁接时间,与温湿度有关。

温度过低,细胞分生力弱,嫁接不能形成愈合组织;高温干燥季节,蒸发量大,接穗容易失水,同时细胞分生力也会减弱,也不易形成愈合组织。

故花椒嫁接最适宜春、秋两季,而空气湿度较大的秋季嫁接其成活率比空气干燥的春季嫁接高。

在不同嫁接时期应采用不同方法。

(1)、切接法:砧木离地3—5公分处剪去上部,选择剪断面较平滑的一侧,在木质与树皮之间垂直斜切,伤口长约7—8分。

接穗下端的一侧削成半分长的短削面。

接穗上端保留1—2个健壮芽剪断,直插在砧木刀口中,使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对准,最后用塑料薄膜带捆紧。

此法宜在春季春梢萌发前进行。

另一种切接法是单芽切接法,操作简单,砧木与接穗均削平,两者形成层对齐,接触面大,成活率高,接穗宜用单芽,节省材料。

(2)、腹接法:不剪砧木能剥皮即可进行,时间长、砧木大小均宜,方法是在砧木离1地3—5公分高处,斜切一刀7—8分长的切口,接穗削成一个长斜面、一个短斜面,长斜面的长度与切口长度相同。

然后将接穗的长斜面向砧木的木质部,短斜面向皮层,对准形成层插入切口,再用塑料薄膜带捆结实。

(3)、芽接法:芽接法的优点是砧木的伤口不大,愈合力好,成活率高,一次未接活的,可以再补接2—3次。

宜在树液流动易剥皮时进行。

先在砧木离地3—5公分高处,选择平滑地方,横切半圆形切口,深度以切透皮层为宜。

再从横切口的中间垂直向下划一刀,长约5分,呈“丁”字形,然后用刀尖在横接口交换处,将皮层向左右拨开;取接穗握于左手,右手拿嫁接刀。

然后从芽下面2分处向怀面平削一刀,削至芽上面2—3分处,芽片稍带木质,后在芽的上面2分处横切一刀,取下芽片,插入砧木“丁”字形接口内,用塑料薄膜带捆好。

捆时芽一定要露在外面,以便抽发新梢。

嫁接成活的要领要做到:刀快、手稳、削面平、对得准、捆得紧。

6、嫁接苗的管理(1)、芽接苗的管理:接后10—15日检查成活;如接芽的颜色新鲜饱满,嫁接口正开始愈合或芽正萌动,证明嫁接成活,翌年萌芽时,及时剪砧。

并随时除萌,保证芽的顺利成长。

(2)、切接苗的管理:切接后应保持土壤湿润,接穗萌芽后,应及时除萌蘖。

如长出多芽,成活后应选留方位好,生长健壮的保留一枝,其余剪除。

(3)高接管理:春季高接后,保持树盘湿润,保证有一定的养肥,促使接芽长出新芽。

芽长到10公分以上时,幼嫩嫁接芽基部最易被大风吹裂,此时一定要捆保护枝。

五、汉源花椒的栽植技术1、栽植时间:汉源花椒栽植时间,一般分为春秋冬三个栽植季节。

如冬春气候干燥,应以秋末冬初栽植为好。

如春季雨水较多,应以早春花椒发芽前一月左右栽植为宜。

如遇干旱应浇足定根水。

2、栽植技术:汉源花椒栽植时应做到“窝大底平”,深挖浅栽,重施底肥,熟土填窝,根伸苗直,定根水足,一般窝穴见方50—70cm。

每穴施渣肥3—5公斤,磷肥0.05公斤。

所施底肥应与土壤拌和均匀。

干燥地区栽植灌水后用细土盖高,防止水分蒸发。

3、栽植密度:成片营造椒园应根据地势、土壤肥瘦确定,一般是坡度大、土壤瘠薄的株行距小;坡度小、土壤肥沃的株行距大,并可采取条栽和宽窄行栽植的方法,充分利用地力、光能,达到丰产、稳产、优质、生长期长。

成片栽植一般以1.5×3米的株行距规格。

六、汉源花椒的栽培管理汉源花椒的栽培管理,主要是土壤和施肥管理,给花椒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促进形成根深叶茂结果多。

1、土壤管理:秋冬季节花椒落叶后,应对椒园林地深翻一次,扩大树窝,熟化土壤,以利于花椒根系的生长发育。

坡地上栽植的花椒土壤易于流失。

每年冬季必须在椒树周围培土,增厚土层,保水防寒。

立体开发椒园时,间套作物应以矮杆为主,不要间作与椒树争肥、争水、争光的高杆作物。

椒树生长季节应注意中耕除草,减少肥水损失,利于椒树正常生长。

22、施肥:花椒的正常生长结果,都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盛果期营养物质消耗量更大,根据花椒生长的年周期巧施肥料是花椒连年丰产的一项技术措施。

春施保花肥:3月上、中旬施一次清水肥,一般6—7年生的盛果树,每株施人畜粪5—10公斤,施肥时还可多兑一些水,既促进椒树发芽抽稍,又起到抗旱保墒的效果。

夏施壮果肥:6月追施一次速效性氮素肥料,一般6—7年生的椒树,每株可施尿素50—100克,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及增香着色,这次施肥7天后,再喷施一次钾肥,对提高花椒品质具有显著作用。

秋施营养肥:秋季采摘椒果以后及时施一次有机肥与过磷酸钙的混合肥,一般6—7年生的盛果树,每株施圈肥5—10公斤,混以磷肥100—200克。

对恢复树势,促进下年继续稳产作用很大,一定不能忽视。

上述施肥量是以6—7年生的盛果树举例,具体施肥数量应根据树株大小产量多少来确定,树株大产量高的多施,反之则少施。

七、汉源花椒的整形修剪花椒树进行整形修剪,能调节树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利用光能,又能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

通过整形修剪,培植合理的树体结构,达到优质、丰产、稳产、延长树龄的目的。

幼树整形:汉源花椒的幼树整形,成片栽植的椒园以自然开心形为好,地边栽植的椒树以多主枝从状形为隹。

一年生椒苗定植后,在树干基部选留4—5个健壮而不同方位的新稍作主枝,第二年一部份主枝的中上部侧枝形成少量花芽,第三年开始结果,以后每年适当疏除过密的纤弱枝。

成年树修剪:幼壮树修剪以疏剪为主,对强旺的发育枝,放而不剪,对细弱枝进行短剪,促使健壮。

盛果期树的修剪以短剪为主,短疏结合,不断更新结果枝组,树冠内多保留一些营养枝避免内膛太空,并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老树修剪,以重短剪为主,衰老弱树以骨干枝轮换回缩更新。

整株衰老的,应全株更新使其树株复壮返老还童。

八、汉源花椒的病虫防治(一)病害花椒叶锈病:主要危害叶片、高湿的夏秋季节容易发生,发病初期,椒叶面部呈园形淡黄色病斑,以后病斑颜色逐渐加深呈黄裼色,并有粉末状红色孢子产生。

防治方治:1、6—8月施喷1—2次0.3—0.5度的石硫合剂,或1200倍液粉锈宁,或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

2、冬季结合修剪将落叶和树冠下的杂草铲除烧毁,同时喷洒一次2—3度石硫合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