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浅谈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
本文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中的学生管理问题从管理法制化、加强教学管理、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到2010年,我国将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所以国家在高等教育中仍然坚持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是成人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而学生管理工作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新形势下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化。
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的建立,不仅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全体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实行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有利于新时期依法治国方针的实施,也是高校体制改革的
需要。
因此,首先应制定适合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和监督。
从目前现有的法律来看,已有许多法律、法规适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但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还需要有一些专项性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
就现在来看,对学生的违纪、违规的处理,院校之间掌握的尺度有所差别,影响了处理的公平性。
普通高校的学生,包括成人学生,虽然在教学计划中开设了法制课程,但是往往仅在某个年级的某个阶段,且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法、守法和执法的习惯;而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一些规定未能充分体现出与法律的一致性,因此,学生工作管理者要不断完善法制化的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法、守法和执法习惯,树立较强的法律意识。
1.强化集体观念。
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学生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成教学生生源情况复杂,学生的年龄和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起点不一,社会背景不同,家庭环境及教育不同,使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大难度。
成教学生在校学习形式有脱产、业余和函授三种,目前以业余和函授学习形式的学生居多。
业余和函授性质的学习形式,学生班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学生组织单元。
班风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班风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相反则会使学生变得消极、懒散,不利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班主任应深入学生,抓好班级组织建设,营造一个战斗力强、作风正派,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和感召力的干部班子。
充
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强化集体观念。
2.狠抓学风建设。
良好的学风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良好学风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
成教学生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教学管理上有相当难度。
尤其是业余和函授学习形式的班级的教学管理是难点,因此,从严治校,健全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抓好学习纪律,规范学籍管理,严肃校纪校规,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例如,严格考勤制度及考场管理制度、成绩统计制度等。
学籍管理在各项制度中,是有威慑制约作用的,对违纪行为的处理、升留级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自省的能力。
和自我控制的动态过程,它考虑了学生的“内在激发”作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作用具有持久性和自觉作用。
同时反映了校园文化中学生管理的内在机制,它是校园文化的学生管理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首先是要成教学生具有“自知”,即是学生以固有的校园文化所反映的价值观和信念,参照群体规范的尺度,对自己的品质个性和人格有所了解,并作出恰当的自我评价,它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基础。
每个成教学生都要从自身素质和个性特点的自知出发,依据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对照群体规范的尺度,进行整合和扬抑。
其次是引导成教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要适应一定的社会需要以及校园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跟上社会主流文化的步伐,继承校园文
化传统调适自我,缩小与社会需要的差距,缩小与校园文化传统的差距,力求在适应中弘扬自我、展现个性。
引导成教学生培养自我的成长动机,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创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
节,只有不断改进、完善此项工作,才能保证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平稳、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构想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