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制造业信息化
英文名称 The Introduc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3110621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分 2
总学时 32
考核方式及各环节所占比例考试课,平时成绩30%,结课考试70%
课程概要
讲解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使能技术,每次课为一个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了解CAD、CAE、CAPP、CAM、PDM、ERP、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绿色制造等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的理论内容、实际应用和指导意义。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着眼于学生对制造业信息化基本使能技术的了解,课堂教学采用专题讲座方式进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孙家广等,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背景、内容和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主要参考书:
[1]孙林岩等,先进制造模式,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2
[2]刘文剑等,CAD/CAM集成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12
二、课程章节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背景(3学时)
了解本课程介绍的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背景,国内外制造业信息化的现状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第二章 CAD技术(3学时)
了解CAD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特征建模技术、参数化设计、变量化设计的含义,能够列举出几种常用的CAD软件。
第三章 CAE技术(3学时)
了解CAD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工程分析的一般步骤,能够列举几种常用的CAE软件。
第四章 CAPP技术(3学时)
了解CAPP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CAPP技术的基本构成,能够对企业实施工艺设计自动化的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析。
第五章 CAM技术(3学时)
了解CAM的基本概念,基本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发展趋势有所分析;基本了解数控机床的几种类型;基本掌握CAM软件的编程原理和方法。
第六章 PDM技术(3学时)
了解产品数据管理的基本含义,并对企业实施PDM工程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规划。
第七章 ERP系统(3学时)
了解企业资源规划、业务流程重组的基本概念,能够对企业实施ERP工程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解决思路。
第八章精益生产(3学时)
了解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由来,能够基本掌握精益生产的核心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意义和改进办法。
第九章敏捷制造(3学时)
了解敏捷制造的核心技术,对虚拟企业、快速制造等先进的生产模式有所掌握,并针对全球一体化经济中中国企业的制造战略提供自己的见解。
第十章绿色制造(3学时)
了解绿色制造的核心含义,能够对企业实施面向环境的制造提出解决办法。
基本掌握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等技术的关键环节。
总结(2学时)
掌握上述关键技术的相互关系,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讲座方式进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网络搜索获取知识。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幻灯片和AVI录像等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3)计算机的应用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同学通过访问指定网站学习知识、分析实例,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外语的要求
在讲授过程中,部分章节的术语用英语描述,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一些专业词汇和英语阅读能力。
2.教学辅助资料
自编幻灯片、录象片等。
3.答疑和质疑
通过email方式进行。
4.考试环节
采用开卷笔试,题型一般为分为:名词解释、填空、简答题、和分析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