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的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的

强调:自由执业(自主开业/加盟连锁…)
确 保 医 生 满 意
保 持 地 区 高 水 准
与各类保险签约/落实提成/减免税收
行业管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定期考试考核:所有GP/内容有别/决定资格
强调:基本功,知识技能更新,消费者反馈…
实现GP守门人职能的关键能力
1)良好的医患关系,能胜任“社区领袖”的角色 2)强而灵活的临床决策能力,能在基层医疗条件下
慢性病随访管理 并发症发现/转诊前处理
出院后康复
基层 社区
我国: GP从城市到农村:为什么?
2010年文件:乡镇卫生院设GP岗位 《GP制度》:“社区”→“城乡基层” 乡镇卫生院:特聘GP岗 乡村医生的角色重建 新的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城乡合一)…
健康公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
Reference: World Health 2008 Report
基层医疗以往的经验与当前改革重点
实施基层医疗的早期尝试 当前基层医疗改革重点
改善卫生习惯、用水、环 境卫生及普及村级健康教 育
基层医疗作为医院的对立 物而存在
基层医疗服务廉价,投资 不高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轻 社会和环境危害对健康的 影响
“助理医师” ≠ “医师助理” (physician assistant)
相似之处:较医师训练少,服务范围/责权小
不同之处:前者有独立处方权 能独立开业 有升为医师的可能
三、从村医到“助理GP” 之路?
“村医”成为“助理GP”后 —
成为医疗队伍正式成员 可享受政府给予的某些福利补贴 仍可独立开业(在有限范围内) 其支持体系为?(决定其开业方式与行为)
民众就医的基本需求
便利性—时间地点近便舒适 实用性— 解决常见多种问题 亲和性— 熟悉,互动
可靠性— 安全,可信 协同性— 协调,延伸
基层 医疗
全科 医生
基层医疗作为“守门人”——
医疗机构门户:人人经过,人人利用 守门1:守健康之门(减少/稳定疾病状态) 守门2:守医保之门(提高成本效益) 守门员:全科医师及其团队 守门工具:依靠全科医学/利用相关专科
健康公平 — 当前中国的严峻挑战
上世纪70年代—— 中国卫生系统的成 功是世界的榜样 (合作医疗/赤脚医 生)
以有限的经济资源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健康成就
送医送药到少数民族家庭
WHO据此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大 目标
健康公平 — 当前中国的严峻挑战
80年代以来——合作医疗解体,乡村医生变形 人才流失
根据服务人群与岗位需求开展业务培训
宗旨/价值观/态度
针对性
社区工作方法/沟通技巧
实用性
医生基本功
临床思维/相关技能(门诊急诊急救) 多样性
慢性病管理(三级预防,指南的操作)互动性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学用结合
医药新知识
急用先学
信息系统/自我审计考核/自学能力(个人/团队)
独立开业?生存手段? 全额补贴?差额补贴?少量补贴? 与卫生院的关系?
全科医生的角色及服务特点
诊疗决策者 慢病管理者 健康维护者 资源协调者 社区组织者 民众教育者
主动性、全面性、 连续性、互动性、 协调力、感染力
能否实现?责任感/成就 感/兴趣:最美村医…
对全科医生的需要/需求——
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个体/群体,可分为: —普通
承上启下的业务发展/服务管理枢纽— 把 握/提升人群健康
理想模式
全科相关资格、机构、人力发展
- GP多种资格(基层检验/窥镜/B超…)
- 社会化检验/物资配送中心(医保)
- 基层医疗管理公司(连锁诊疗团队,流动式)
- 社区护士
- 护理公司/护理院/护养院/临终服务(机构/居
家)
……
急待开发/正在发展
想“回家”(亲和力) 分散式社区参与学习——案例讨论,高度依赖电
子通讯与IT系统
课程
5个主要方面: - 农村卫生保健 - 医疗执业的个人/专业方面 - 社会/人口健康 - 基础医学 - 卫生服务的临床技能 (医学基础、临床、行为、人文、社会科学)
课程
整合性课程—— - 慢性病管理和老年照顾 - 药物成瘾 - 癌症 - 土著居民卫生保健 - 伤害/职业卫生
青黄不接
村医是否重要? “万金油”可淘汰? 让其自生自灭? 一线百姓谁照顾?
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分布
总诊疗人次 54.88亿
100%
医院
19.22亿
35%
城市社区 卫生院
3.77亿 9.19亿
7% 16.2%
村卫生室 其他
15.52亿 7.2亿
28% 13%
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地区58%的患者在村卫生室就诊
解决70~80%患者的问题 3)和谐、配套的团队工作班子,对各项任务有很高
的执行力 4)通畅的全科-专科医生沟通和双向转诊渠道,与
医学科学前沿保持密切联系 5)持久的学习动力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实现职
业生涯中的自我完善
乡镇卫生院核心作用的发挥
合格的全科执业医师— 自身建设是根本
负责的村医带教师资— 团队核心的体现
二、“助理GP”在农村医 疗保健中的功能定位?
分工合作的三级服务网络
县级医院
大病救治
乡镇卫生院/CHS中心
社区站 村医生 村医生 社区站
公卫/常见 病诊治/ 急症处理
公卫/常见病症处理/ 健康-慢病日常管理
全科医学团队在农村:后盾
县级医院
急重病救治
适宜专科发展建设
专业技术咨询/培训
科研发起/组织
方法
• 教学模式——小组案例讨论为主,讲课为辅 - 以核心教学目标为本 - 跨学科的内容、过程和促进 - 在社区环境中学习/广泛连结 • 学生为中心 - 了解学生需求 - 积极参与互动 - 虚拟学习环境 - 师资培训
结果——
学生:热爱在北安大略生活/工作 有团队精神 对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有敏感性
全科医生:基层全科医疗
(温饱)
强调社区常见疾病诊疗康复(方便性)
对慢性病人进行长期系统管理
家庭医生:个人/人群健康管理
—提升
(小康)
强调沿生命周期的针对性健康管理(主动性)
对责任者(病人/高危者)进行长期系统管理
针对不同需求的两类培养模式—
“全科医生”:主要针对中西部农村 强调:基层条件下的疾病诊疗/慢病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 培训:3+2,转岗
Primary care—— 是实现人人健康目标的基础 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
(普适性)
Primary Care—
基层医疗价值的发现与再认识
2008年 是 WHO成 立 60周 年 ,也 是 1978年 提 出基层医疗的《阿拉木图宣言》发布30周年。
在过去 60年中,世界卫生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阐述的核心观念和《阿拉 木图宣言》提出的价值观已被验证,至今仍然正 确。
“家庭医生”:主要针对城市 强调:疾病诊疗+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培训:5+3,转岗(大医院医生,短期)
(统一考试,加OSCE等,引进国际标准)
针对不同需求的两类激励政策—
“全科医生”:主要针对中西部农村
强调:中央/地方政府岗位津贴 相关福利政策 服务一定年限后的出路
“家庭医生”:主要针对城市
基层医疗协调各级卫生部 门对需求进行综合应对
基层医疗并不廉价;它需 要大量投资,但其投资效 益高于其它替代方案
Reference: World Health 2008 Report
基层医疗
是卫生保健系统的
- 基础 - 门户
疾病确诊 治疗方案确定 疑难重症救治
医院
生活方式管理 疾病筛查/常见病诊疗
卫生经济学意识/能力
教学能力……
全科团队建设之道— 干中学
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学习 (案例讨论)
互动学习 (宽容——安全文化)
注重学习的效果/效率(绩效—成就感)
社会力量——协会的作用
队伍建设
(政策完善)
技术升级
(充实丰富)
信息化平台
(管理研究)
积累经验 互动交流 循证发展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形成区域健康网络
全科医学团队在农村:核心
乡镇卫生院
主要医疗服务者 服务组织者/管理者 团队业务发展核心
乡镇卫生院为核心的全科医学 团队组织结构设想
卫生院:全科为龙头(全职),辅以小专 科(特聘,可兼职)
GP—— 全乡范围内的团队长,卫生院骨干 助手:护士
村医(助理GP) 其他:业余人员
为社区培养:招生倾斜(56/2000)
农村卫生人员培养—
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培养 了解当地背景 熟悉当地健康问题与解决方式 有更多 带教与“动手”机会 把握有限资源的发动/组织/持续发展
农村卫生人员培养—
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培养 社区以主人身份接待学生,贡献教育(>学校预
算2倍) 社区参与程度高,令学生感觉“在家”,毕业后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的 作用与功能定位
顾湲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顾问 中国女医师协会全科医学专家委员会主委
几个问题的探讨——
全科医生在我国农村卫生中的作用? “助理GP”在农村医疗保健中的功能定位? 从村医到“助理GP”之路?
一、全科医生在我国 农村卫生中的作用
世界: 基层(社区)医疗的重要作用
但是:卫生改革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基层医疗以往的经验与当前改革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