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监测
课堂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
1.根据血气分析判断呼吸衰竭类型
2.复述血气分析常用指标正常值
3.叙述肺功能检查项目
内容安排
1.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2.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3.肺功能检查
一、血气分析的概念血气指与气体交换和呼吸有关的血液中的O2和CO2,血气分析是检验人体酸碱平衡状态的试验。
二、血气分析测定方法
1.样品的采集要求
①合理的采血部位
②严密隔绝空气
③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的抗凝血
④采血后立即送检
⑤如病情许可,最好停止吸氧30分钟后再采取,否则应注明吸氧浓度。
2.血气分析采血部位采血部位动脉:如股动脉、桡动脉或肱动脉采血前嘱病人安静,切忌大声喧哗及呻吟,以免PCO2下降。
3.血气分析样品保存采血后应尽快测定,原则上样品应在采血后20分钟内进行测定。
如需要放置,则应置于碎冰块中或放置冰箱内,最好不超过2小时。
三、血气分析指标
气体交换指标酸碱平衡指标。
血气分析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酸碱度(PH):氢离子负对数动脉血PH为7.35~7.45
静脉血比动脉血低0.05
PH< 7.35说明失代尝性酸中毒
PH >7.45说明失代尝性碱中毒
2.氧分压P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产生的压力动脉血PO2(PaO2)
正常值为 (80~110mmHg),其正常值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反映全身组织供养情况
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浆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平均值40mmHg
它是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唯一指标
当PaCO2>45mmHg(6kPa)时,应考虑为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的呼吸代偿
当PaCO2<35mmHg(4.67kPa)时,应考虑为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的呼吸代偿
4.实际碳酸氢盐HCO3ˉ(AB)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验条件下所测的血
浆HCO3ˉ值。
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反映呼吸和代谢两方面情况
5.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SB)
标准条件下[PCO240mmHg(5.33kPa)、血红蛋白完全饱和、温度37℃]测得的HCO3ˉ值。
正常值22~27mmol/L,平均值24mmol/L
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
AB↑>SB↑见于代碱或呼酸代偿
AB↓<SB↓见于代酸或呼碱代偿
6.剩余碱(base excess,BE)
表示血浆碱储量增加或减少的量
正常范围为±3mmol/L,平均为0
BE>+3.0时说明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的肾代尝
BE<—3.0时说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肾代尝7.血氧饱和度(SO2):是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的氧量被全部血红蛋白能够结合的氧
除得的百分率
正常值:93~100%
8.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指血浆中呈化合状态的二氧化碳量
正常值22~31mmol/L
其意义同HCO3ˉ值总二氧化碳量(TCO2)
反映化学结合二氧化碳量(24mmol/L)和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量
正常值25.2mmol/L
意义同HCO3ˉ值
四、血气分析异常值分析举例
血气分析可判断:呼吸功能、酸碱失衡
动脉血气分析的作用
Ⅰ型呼吸衰竭: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CO2正常或下降,PaO2<60mmHg Ⅱ型呼吸衰竭:平静呼吸空气的条件下PaCO2>50mmHgPaO2<60mmHg
五、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常见项目及正常值
肺容积(lung volume)是指安静状态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变化,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是最基本肺功能检查项目。
肺容积八项内容:
基础肺容积( basal lung volume)
潮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残气量
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
深吸气量
功能残气量
肺活量
肺总量
临床上常用的是潮气量、肺活量和肺总量潮气量(tidal capacity TC):为1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的气量
正常成人约500ml
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为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最大气量,即潮气容积加补吸气容,是肺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正常男性约2600ml
女性约1900ml
补呼气量(expiratory capacity,ERV):为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正常男性约910ml
女性为560ml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为深呼气末尽力呼出的全部气量
正常男性约3470ml
女性约2440ml
功能残气量及残气量测定
功能残气量(function residual capacity,FRC)
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是平静呼气后和最大深呼气后残留于肺内的气量
正常FRC男性约2270±809ml
女性约1858±552ml
RV男性约1380±631ml
女性约1301±486m增加见于肺气肿,减少见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病通气功能:又称动态肺容积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呼吸运动进出肺的气量和流速凡能影响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通气量
死腔气:进入肺的气量,部分存留在气道内不参与气体交换,称无效腔气即死腔气(dead space,VD)
肺泡通气量:部分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称为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VA)
肺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是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出入肺的气量
分钟通气量等于潮气容积×每分钟呼吸频率
正常男性约6663±200ml
女性约4217±160ml
>10L示通气过度,<3L示通气不足
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ory ventilation,MVV):是以最快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幅度呼吸1分钟取得的通气量
正常男性约104±2.71L
女性约82.5±2.17L
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过去称时间肺活量,是深吸气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气量
正常人FVC=VC
正常值:前者男性约为3179±117ml,女性约为2314±48ml;后者均应大于80% 肺泡通气alveolar ventilation,VA)是指单位时间每分钟进入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的气量,只有这部分气量才能参与气体交换
正常人潮气容积为500ml
2.临床应用
(1)通气功能的判定
通气功能测定为肺功能测定的最基本内容,是一系列肺功能检查中的初筛项目,通常根据FVC、MVV和VC测定,并结合气速指数,对通气功能作出初步判断。
气速指数正常气速指数为1
气速指数=MVV实测值/预计值%除于VC实测值/预计值%,临床主要根据VC或MVV 实测值占预计值%和FEV1%判断肺功能状况和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通气功能障碍所致肺气肿情况,做如下判断
(3)换气功能检查
通气血流比例 V/Q 0.8
弥散功能:气体分子通过肺泡膜(肺泡-毛细血管膜)进行交换的过程称弥散弥散功能因CO2弥散能力很强,为氧的21倍,故不存在弥散功能障碍,临床上弥散障碍主要指氧,后果是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