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三阳线性代数第二版第一章标准答案

刘三阳线性代数第二版第一章标准答案

刘三阳线性代数第二版第一章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矩阵及其应用习题解答
本章需要掌握的是:
1)矩阵的定义,以及矩阵的运算(加、减、数乘和乘法);
2)方阵的幂和多项式,以及矩阵转置的性质;
3)逆阵的定义,以及逆阵的4条性质;
4)分块矩阵的运算规则;
5)矩阵的三种初等变换及行阶梯矩阵和行最简矩阵;
6)三种初等矩阵,以及定理1.4(左乘行变,右乘列变)、1.5、1.6和1.7;7)求逆阵的方法:定义法和初等变换法。

1、设方阵A满足,求。

题型分析:此类题型考核的知识点是逆阵的定义,即。

因此无论题中给出的有关矩阵A的多项式(如本题是)多么复杂,只
需要把该多项式配方成“(所求逆的表达式)*(配方后的因子)=E”即可,即本题是要配成(A-E)*(?)=E。

解:
%配出2003A可提取的(A-E)
%配出1998可提取的(A-E)
%提取公因式(A-E)
%将只有单位阵的那一项移至等式右端
%写成“AB=BA=E”的形式
%由逆阵定义可知
巩固练习:教材第38页第13题
2、设,求。

其中k为正整数。

题型分析:此类题型考核的知识点是矩阵的乘法和幂运算。

解题思路为依次计算
最多到,通常这时已经可以看出规律,依此规律解题即可。

解:,,因此推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k=1时,成立;
2)假设当k=n-1时,上式成立,即,则有
当k=n时,也成立。

所以
巩固练习:教材第41页二、填空题(3)
3、设A=E-uu T ,E为n阶单位阵,u为n维非零列向量,u T 为u的转置,证明:1)A2=A的充要条件是u T u=1;
2)当u T u=1时,A是不可逆的。

题型分析:这道题综合了矩阵这一章的大部分知识点,是个综合题,对于刚学了第一章的同学们来说也是一道难题。

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u为n为非零向量是指u是一个只有一行
或一列的矩阵,题中有即告诉我们u是一个n*1阶列矩阵即列向量。

解:1)充分性证明,即u T u=1A2=A
A2=(E-uu T)(E-uu T)=E-2 uu T + uu T uu T%注意!是个数,是个n阶方阵
必要性证明,即A2=A u T u=1
,化简得
,是个数% 是数就可以提取到矩阵外
,则
又为非零向量,
2)反证法
由1)可知,当u T u=1时,A2=A,则如果A可逆,有
A2=A,则有A=E,这与已知矛盾。

所以A不可逆。

巩固练习:教材第42页二、填空题(15)
4、设。

题型分析:此类题型考核的知识点是矩阵的多项式,要熟练掌握矩阵多项式的各项性质,尤其是多项式中的常数项在矩阵多项式中必须乘以单位阵!否则矩阵与数无法相加。

解:% 关键点在于常数项的变化!
%简单的矩阵运算
巩固练习:教材42页二、第14题
5、设n维行向量,其中E为n
阶单位阵,求AB。

题型分析:此类题型考核的知识点是矩阵乘法,一般这种题型都是有简化的计算,不可能是一一代入求解,虽然这也能求出结果,但是计算量很大。

所以通常解题思路是先把AB的表达式求出,看表达式里有何规律可寻。

解:
% 是行向量,则要知道是n阶方阵,而是个数
=
巩固练习:教材第41页二、填空题(1)
6、设3阶方阵A,B满足关系式,求矩阵B,其中。

题型分析:此类题型类似求解矩阵方程,考核的知识点主要是逆阵的定义与性质,尤其是对角矩阵的逆阵也是对角矩阵,其主对角线上的元为原对角矩阵主对角线元的倒数。

解题思路是先将矩阵方程化简成所求矩阵的表达式,再代入具体矩阵求解。

如本题中应将方程化成B=?。

注意一般不会是一一代入求解,那样计算量就大了。

解:
% 第一步将含矩阵B的所有项移到方程左端,其他移到右端。

% 想办法将所求矩阵B提取公因式
因为A可逆,所以在方程两边同时右乘A-1,则有
又因为,则是对角矩阵也可逆。

的两边同时左乘,有
% 最终化成B=,再代入求解
有多种解法,同学们也可以尝试在原式两边同时右乘看看。

巩固练习:教材41页二、(8)
7、设A,B均为n阶对称矩阵,且矩阵A和矩阵E+AB都可逆,试证(E+AB)-1A
为对称阵。

题型分析:此题为综合性题,考核的知识点即对称矩阵和逆阵的定义与性质,熟练掌握有关对称和逆阵的所有性质就容易求解此题。

对称阵涉及转置,而题中又涉及到逆阵,所以
一定会用到将逆阵和转置联系在一起的那条性质,即。

以及,,等。

一定要注意!
证明:根据对称阵的定义,即要证明,将左式展开,有
%转置的性质
因为A,B均为对称阵,据定义有,又则
%转置的性质
%转置的性质
% A,B为对称阵
大部分同学卡在这里,怎样证明呢?想办法把左式中的A移到括号后方,怎么移?逆阵性质里有,因此将左式化成:
%将A-1乘进括号
%把当公因子提取至左端
%仍利用逆阵性质
,根据对称阵的定义可知,
(E+AB)-1A为对称阵。

证明二:简写如下:
== =
=
==
==
所以
巩固练习:教材37页第7题
8、1)设A,B 都可逆,求的逆;
2)利用分块矩阵,求下面矩阵的逆。

1
210000000000
00n n
a a A a a -⎡⎤⎢⎥⎢⎥⎢⎥=⎢⎥⎢⎥⎢⎥⎣⎦
L L
M
O L L
题型分析:此类题型考核的知识点是分块矩阵和逆阵的相关性质。

第一小题只要找到一个2*2阶的分块矩阵和
相乘后得单位阵即可,可用初等变换法求逆,也可用定义求。


二小题很明显是第一小题的延伸题,根据第一小题的结论可以直接推出第二题的答案。

解:1)方法一:用定义
假设有一2*2阶的分块矩阵,令
,则展开有
% A,B 为子矩阵,所以表示成,而不是。

所以有NB=E,MA=O,KB=O,LA=E
又因为A ,B 皆可逆,则A ,B 均不为零矩阵 所以N=B -1,L=A -1;令M=O ,K=O ,则
%这里不太严密的一点是AB=O,并不能说明A=O 或B=O ,所以我们令M=O,K=O
方法二:初等变换法
% 利用初等行变换
% 此处左乘了
=对角矩阵的
逆,

所以。

% 初等列变换也同此,不过是右乘,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

2)将
1
2
1
000
000
000
000
n
n
a
a
A
a
a
-
⎡⎤
⎢⎥
⎢⎥
⎢⎥
=
⎢⎥
⎢⎥
⎢⎥
⎣⎦
L
L
M O
L
L
分成一个2*2阶的分块矩阵,有,其中,
1
2
12
1(1)(
1)
00
00
00
n n n
a
a
A
a
--⨯-
⎡⎤
⎢⎥
⎢⎥
=
⎢⎥
⎢⎥
⎣⎦
L
L
M M M
L
则根据1)中的结论,有。

因为
11
11
1
2
12
12
1
11
0000
0000 A
0000
n n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L L
L L
M M M M M M
L L
,所以
1
1
1
11
2
1
1
000
000
000
000
n
n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L
L
L
O M
L
巩固练习:教材38页第18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