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维修过程的防火防爆参考文本

化工维修过程的防火防爆参考文本

化工维修过程的防火防爆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化工维修过程的防火防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检修的安全管理生产设备和管道中有很多残存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物质,而化工检修又离不开动火、进罐作业,稍有疏忽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化学灼伤等事故,据统计资料表明.国际国内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中,停车检修作业或在运行中抢修作业时发生的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就要求从事检修的人员具有丰富的安全知识和技术,熟悉和掌握不同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了解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和防护措施。

检修过程的安全管理应该做到:(1)建立检修指挥系统,负责检修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调度人力、物力,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对检修对象进行分析,制定检修的安全对策,办理动火、动土及检修许可证。

(2)进行安全教育,参加检修的不但有化工操作人员,还有大量的检修人员,有时还有临时人员。

在检修前,应该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熟知检修安全制度,进入设备作业的有关规定,用火的有关规定,动土的有关规定等,还要学习检修现场的十大禁令,即:①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者禁止进入现场;②穿凉鞋、高跟鞋者禁止进人现场;③上班前饮酒者禁止进入现场;④在作业中禁止打闹或其他有碍作业的行为;⑤检修现场禁止吸烟;⑥禁止用汽油或其他化工溶剂清洗设备、机具和农物;⑦禁止随意泼洒油品、危险化学品、电石废渣等;⑧禁止堵塞消防通道;⑨禁止挪用或损坏消防工具和设备;⑩现场器材禁止为私活所用。

对各类参与检修的人员,都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参加检修。

(3)安全检查检修前应检查检修方案中是否有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安全技术措施的项目,不准检修。

检修所用的机具,特别是起重机具、电焊设备、手持电动工具等,是否合格,未有检查合格证的设备、机具不准进入检修现场使用。

是否有专人负责监护,各岗位、控制室均应有人坚守岗位。

每个职工都应明确自己的职责、检修的任务进度、有关安全制度和规定。

2.停车操作按照停车方案确定的时间、步骤、工艺参数变化的幅度进行顺序停车。

在停车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把握好降温、降量的速度。

在停车过程中,降温、降量的速度不宜过快,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温度的骤变会引起设备、管道变形、破裂和泄漏。

(2)开关阀门的操作一般要缓慢进行,尤其是在开阀门时,打开头两扣后要停片刻,使物料少量通过,观察物料畅通情况(对热物料来说,可以有一个对设备和管道的预热过程),然后再逐渐开大。

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开水蒸汽阀门时,开阀前应先打开排凝阀,将设备或管道内的凝液排净,关闭排凝阀后再由小到大逐渐把蒸汽阀打开,以防止蒸汽遇水造成水锤现象,产生震动而损坏设备和管道。

(3)加热炉的停炉操作,应按工艺规程中规定的降温曲线逐渐减少烧嘴,并考虑到各部位火嘴熄火对炉膛降温的均匀性。

加热炉未全部熄灭或炉膛温度很高时,有引燃可燃气体的危险性。

此时装置不得进行排空和低点排放凝液,以免有可燃气体飘进炉膛引起爆炸。

(4)高温真空设备的停车,必须先破真空,待设备内的介质温度降到自燃点以下,方可与大气相通,以防空气进入引起介质的燃爆。

(5)装置停车时,应尽可能倒空设备及管道内的液体物料,送出装置,可燃、有毒气体应排至火炬烧掉。

对残存物料的排放,应采取相应措施,不得就地排放或排人下水道中。

3.抽堵盲板停车检修的设备必须与运行系统或有物料的系统进行隔离,而这种隔离只靠阀门是不可靠的。

因为阀门经过长期的介质冲刷、腐蚀、结垢或杂质的积存,难保严密,一旦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高温、窒息性介质窜入检修设备中,易于造成事故。

最保险的办法是将与检修设备相连的管道用盲板相隔离,装置开车前再将盲板抽掉。

抽堵盲板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装置的检修计划,制定抽堵盲板流程图,对需要抽堵的盲板统一编号,注明抽堵盲板的部位和盲板的规格,并指定专人负责作业和现场监护。

(2)加盲板的位置,应加在有物料来源的阀门后部法兰处,盲板两侧均应有垫片,并用螺栓把紧,以保持其严密性。

(3)抽堵盲板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高处作业要搭设脚手架,系安全带。

当系统中存在有毒介质时要佩戴防毒面具。

若系统中有易燃易爆介质,抽堵盲板作业时,周围不得动火。

用照明灯时,必须用电压小于36 V的防爆灯。

应使用铜质或其他不产生火花的器具,防止作业时产生火花。

拆卸法兰螺栓时,应小心操作,防止系统内介质喷出伤人。

(4)做好抽堵盲板的检查登记工作。

4.置换、吹扫和清洗为了保证检修动火和罐内作业的安全,检修前要对设备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气体进行置换;对易燃、有毒液体要在倒空后,用惰性气体吹扫;对积附在容器壁上的易燃、有毒介质的残渣、油垢或沉积物要进行认真的清理,必要时要人工刮铲、热水煮洗等;对酸碱等腐蚀性液体及经过酸洗或碱洗过的设备,则应进行中和处理。

(1)置换的注意事项对用惰性气体置换过的设备,若需进罐作业,还必须用空气将惰性气体置换掉,以防止窒息。

根据置换和被置换介质密度的不同,选择确定置换和被置换介质的进出口和取样部位。

若置换介质的密度大于被置换介质的密度,应由设备或管道的最低点注入置换介质,由最高点排出被置换介质,取样点宜没置在顶部及易产生死角的部位。

反之,则改变其方向,以免置换不彻底。

置换出的易燃、有毒气体,应排至火炬或安全场所。

置换后应对设备内的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和含氧量,至合格为止。

氧含量>18%,可燃气体浓度<O.2%为合格。

(2)吹扫的注意事项对设备和管道内没有排净的易燃有毒液体,一般采用以蒸汽或惰性气体进行吹扫的方法来清除,这种方法也叫扫线。

扫线作业应该根据停车方案中规定的扫线流程图,按管段号和设备位号逐一进行。

扫线结束时应先关闭物料阀,再停气,以防止管路系统介质倒回。

设备和管道吹扫完毕并分析合格后,应及时加盲板与运行系统隔离。

(3)清洗的注意事项对置换和吹扫都无法清除的油垢和沉积物,应用蒸汽、热水、溶剂、洗涤剂或酸、碱来清洗,有的还需人工铲除。

这些油垢和残渣如铲除不彻底,即使在动火前分析设备内可燃气体含量合格,动火时由于油垢、残渣受热分解出易燃气体,也可能导致着火爆炸。

搪玻璃设备不可用碱液清洗。

金属设备也应注意减少腐蚀。

对不溶于水、常温下不易汽化的粘稠物料用蒸汽冲的办法进行清洗时要注意蒸汽压力不宜过高,喷射速度不宜太快,防止高速摩擦产生静电。

蒸汽冲过的设备还应用热水煮洗。

按停车方案,在完成了装置的停车、倒空物料、中和、置换、清洗和可靠的隔离等工作后,装置停车即告完成。

在检修之前还应对地面、明沟内的油污进行清理,封闭装置及周围的下水井盖和地漏。

因为下水道与全厂各装置是相通的,这个系统中仍有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

因此,必须认真封盖,防止下水道系统有易燃易爆气体外逸,也防止检修中有火花落入下水道中。

对于有传动设备或其他有电源的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一切电源,并在开关处挂上标志牌。

对要实施检修的区域或重要部位,应设置安全界标或栅栏,并有专人负责监护,非检修人员不得入内。

5.动火作业动火作业分为固定动火区作业和禁火区作业两种情况。

固定动火区一般符合下列安全条件:(1)固定动火区距可燃、易爆物质的堆场、仓库、储罐及设备的距离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2)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固定动火区域内的可燃气体含量都在允许范围以内。

(3)动火区若设在室内,应与防爆区隔开,不准有门窗串通。

允许打开的窗、门都要向外开,各种通道必须畅通;(4)固定动火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其他可燃物质。

少量的有盖桶装电石、乙炔气瓶等在采取可靠措施后,可以存放;(5)固定动火区应备有适用的、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6)动火区要有明显的标志。

在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和存在易燃、可燃物质的场所都属于禁火区。

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需要办理动火许可证,落实安全动火措施。

动火证必须由相应级别的审批人审批后才有效。

审批人在认真审核各项防火措施后,签发动火证。

施工动火人及监火人应持证动火和监火。

动火人要做到“三不动火”:即没有动火证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火人不在现场不动火。

此外。

要严格控制动火期限,过期的动火证不能再用,须重新办理。

动火作业首先必须对动火设备进行吹扫、置换。

清洗干净,进行可靠的隔离。

设备内的可燃气体分析及进罐作业的氧含量分析要合格。

其次要检查周围环境,有无泄漏点或敞口设备。

地沟、地漏、下水井应进行有效的封挡。

清除动火点附近的可燃物,环境空间要进行测爆分析。

有风天气要采取措施,防止火星被风吹散。

高空作业时要防止火花四处飞溅。

室内动火应将门窗打开,注意通风。

动火现场要有明显标志,并备足适用的消防器材。

动火作业完毕后应认真检查现场,灭绝火种。

动火作业前还要进行动火分析。

动火分析是指对动火现场周围环境及动火设备的易燃气体分析。

动火分析不宜过早,一般应在动火前半小时以内进行。

如果动火作业间断半小时以上,应重新分析。

化工企业动火分析合格的标准定为:爆炸下限<4%(容积百分比,下同)者,动火地点空气中可燃物含量在4%者,分析可燃物含量18%为合格。

动火作业时,动火人员要与监火人协调配合,在动火中遇有异常情况,如生产装置紧急排放,或设备、管道突然破裂,或可燃气体外逸时,监火人应立即命令停止动火,待恢复正常后,重新分析,确认合格并经原批准动火单位同意后,方可动火。

6.进入设备作业凡是进入塔、釜、槽、罐、炉、器、烟囱、料仓、地坑或其他闭塞场所内进行作业者均为进入设备作业。

化工检修中进入设备作业很多,其危险性也很大。

因为这类设备或设施内可能存在残存的有毒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物质,也可能存在令人窒息的物质,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着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

此外,有些设备或设内有各种传动装置和电气照明系统,如果检修前没有彻底分离和切断电源,或者由于电气系统的误动作,会发生绞伤、触电等事故。

因此,必须对进入设备作业实行特殊的安全管理,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进入设备作业前,必须办理进入设备作业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