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仲裁在解决金融纠纷中的作用

试论仲裁在解决金融纠纷中的作用

东方企业文化·远见 2010年5月63试论仲裁在解决金融纠纷中的作用舒 珏(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务工作部,上海,200120)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0)05—0063—02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社会民众理财意识的增强,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种类和业务量也不断大幅度增加。

这在给金融市场带来繁荣景象的同时,也使国内外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金融纠纷明显增加。

我国传统的解决金融纠纷的方式以直接诉诸于法院为主。

但是由于诉讼期较长和公开审理易泄露商业秘密等原因,导致金融纠纷当事人所付出的诉讼成本极为高昂。

在当下金融纠纷增多的情况下,如果仍以直接诉诸于法院来解决金融纠纷的话,这种成本将会增加。

而在解决金融纠纷的各种方式中,仲裁越来越得到当事人,尤其是金融机构的青睐。

一、诉讼与仲裁的区别仲裁和诉讼都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方式,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不同。

仲裁委员会在本质上是民间机构,而不是国家设立的国家机关,仲裁机构的行为不具有国家意志性。

而诉讼是国家设立的司法机构参与的行为,是一种国家行为。

第二,启动条件不同。

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关。

只有双方当事人合意达成仲裁协议,仲裁委员会才有管辖权,如果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发生之前或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即使当事人提出申请,仲裁机构也无权仲裁;而人民法院对案件的管辖权是直接来源于法律的规定,在双方当事人无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并且符合受理条件,人民法院就应当应诉。

第三,程序不同。

仲裁实行一审终局制。

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再次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上诉。

而民事诉讼一般可经过一审、二审和再审三个阶段。

并且仲裁一般不公开审理,这有利于保守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而民事诉讼一般应当公开审理。

仲裁程序由当事人选择适用某一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或由当事人对具体程序进行约定;而诉讼只能由法院依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当事人不得约定。

二、仲裁的优势作为一种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民间性裁判制度,与诉讼、和解、调解相比,具有如下优势:(一)仲裁给予当事人充分的自主权。

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选定仲裁委员会、约定仲裁的组成方式、选择自己信赖的仲裁员、约定仲裁工作语言。

而这种当事人在解决金融纠纷中的自主权的充分实施,为当事人接受仲裁裁决提供了保证。

(二)仲裁更公正、合理。

仲裁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仲裁员均是公道正派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

仲裁庭根据事实,依据法律,重视合同约定,参照国际惯例,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仲裁。

(三)仲裁更快捷、及时。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没有二审和再审,因此,通过仲裁解决争议节省时间和费用,能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仲裁专业性强。

通过仲裁解决的民商事纠纷,常常涉及复杂的法律、经济贸易和技术问题。

仲裁委员会按照不同专业设立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定仲裁员。

仲裁员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因此能够保证仲裁的专业权威性。

(五)保密原则。

在审理过程中,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仲裁不公开进行。

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以依据其提交的材料和证据进行书面审理并作出裁新局面,仲裁员不得向外界或当事人透露任何有关案件实体程序的情况。

(六)强制执行性。

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因此,虽然仲裁机构是民间机构,但是其裁决却具有法律强制力。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有人将仲裁权作为准司法权。

(七)国际认可性。

与法院的判决较难在国外得到执行相比,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很容易在国外得到执行。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 ,仲裁案件的国际性因素越来越多。

目前已有很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也叫纽约公约),我国也加入了此公约,我国的仲裁机构所做出的裁决也会在其他缔约国得到执行。

除上述之外,仲裁还具有灵活性、独立性等优势。

三、关于《金融争议仲裁规则》为了进一步在金融领域推广仲裁服务,公正快速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金融纠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在国内金融界、仲裁界和律师界的大力支持下,历经一年的努力,于2003年4月4日通过了《中国国际经东方企业文化·远见 2010年5月64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争议仲裁规则》(下称金融仲裁规则),自2003年5月8日起实施。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又名中国国际商会仲裁院,下称国际经贸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仲裁员名册也同步实施。

金融仲裁规则是国际经贸仲裁委员会近50年历史上第一次制订适用于特定类型案件的专门性仲裁规则,也是中国仲裁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仲裁规则。

《金融争议仲裁规则》具有以下特点:(一)体现仲裁的气野性本质,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性 仲裁是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一种合同性安排,契约性是其本质属性。

与诉讼相比,仲裁案件的当事人对仲裁程序一般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选择他们信任的仲裁员来裁判纠纷,可以对程序事项作出约定。

金融仲裁规则充分尊重仲裁的契约性本质,进一步突出和强调了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的权利。

按照金融仲裁规则,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适用本规则,可以对金融规则进行修改“量体裁衣”;当事人可以约定仲裁员的人数,可以约定指定仲裁员的期限,可以规定提交答辩和反请求的期限,可以约定举证期限,可以选择审理案件的方式,可以约定仲裁地点和开庭地点,可以约定仲裁庭作出裁决的期限等等。

在涉外案件中,当事人还可以选择适用的法律。

金融仲裁规则共28条,其中12条是授权性和任意性条款,允许当事人选择。

可以说,在金融规则中,当事人享有高度的自主权;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事人是仲裁程序的主人。

(二)彰显仲裁高效特点,努力追求程序快捷 迟到的公正不是公正。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各民商事主体特别注重效率。

如有纠纷,都希望快速解决。

由于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与采取两审终审和再审制度的诉讼相比,仲裁自身即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金融仲裁规则充分考虑金融案件当事人追求效率的需求,进一步突出了仲裁高效的特点。

根据金融仲裁规则的有关规定,仲裁庭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作出仲裁裁决;加上组成仲裁庭所花费的时间,一般而言,绝大多数仲裁案件可在案件受理后两个半月内结案。

应当说,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

与国际经贸仲裁委员会基础性主干仲裁规则规定的各期限相比,金融仲裁规则明显缩短:期限 基础性主干仲裁规则 金融仲裁规则 涉外普通程序 国内普通程序 涉外、国内简易程序 选定仲裁员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20日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 自被申请人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日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7个工作日答辩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日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30日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30日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反请求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60日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45日 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30日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通知开庭 第一次开庭审理,秘书局开庭日前30日通知当事人 第一次开庭审理,秘书局开庭日前15日通知 第一次开庭审理,秘书局开庭日前15日通知 开庭日前10个工作日裁决期限 仲裁庭组成后9个月 仲裁庭组成后6个月 仲裁庭组庭后90天或者最后一次开庭审理日后30天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组成之日起45个工作日(三)强调专家仲裁,由市场领域的专家解决市场中的纠纷仲裁的质量取决于仲裁员的质量。

近年来,金融纠纷日趋复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要做到公正裁判,非既有金融专长又谙熟法律、外语娴熟则难堪此任。

配合金融仲裁规则的实施,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专门设立了金融专业仲裁员名册,聘请了88名金融领域的法律和金融专家为仲裁员。

(四)积极发挥仲裁员的作用,还权于仲裁庭 根据金融仲裁规则,仲裁庭享有广泛的裁量权。

在适用法律上,仲裁庭可以不受冲突规则的约束,直接适用其认为适当的法;在仲裁程序中,只要公平对待双方当事人,仲裁庭可以按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程序;在当事人未约定时,仲裁庭可以决定案件审理的方式,可以开庭审理也可以书面审理;根据案情需要,仲裁庭可以发布程序令、发出问题单、举行庭审前会议、召开预备庭等;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可以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开庭、审议案件、举行会议等活动;仲裁庭可以确定当事人提交陈述和证据的期限,可以变更仲裁规则规定的当事人答辩、反请求等期限;仲裁庭可以确定以何地的工作日为仲裁程序工作日等等。

按照金融仲裁规则,除了仲裁管辖权需由仲裁委员会决定外,仲裁庭享有完全的程序决定权和实体裁决权。

当然,这对仲裁员驾驭仲裁程序的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最大限度地减少刚性规定,仲裁程序更为灵活 由于绝大多数条款为授权性和任意性规范,将如何进行仲裁程序的权利交给了当事人、赋予了仲裁庭,金融仲裁规则中的刚性规定很少,仲裁程序更加灵活多样。

(六)降低仲裁收费,便利当事人解决纠纷由于仲裁一裁终局,没有上诉审和再审,也就没有二审等收费;仲裁程序一般比较快捷,相应减少了当事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考虑到金融界的要求,金融仲裁规则降低了仲裁收费,减少了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成本和开支。

例如,争议标的为1,000,000元人民币,总的仲裁收费为人民币25,000元;争议标的 5,000,000元,仲裁收费为人民币65,000元。

但是,尽管以仲裁方式解决金融纠纷有诸多的优势,金融纠纷的当事人选择仲裁解决纠纷的并不多。

究其原因,除了仲裁在国内的普及度不够之外,仲裁机构仲裁员名册缺乏金融领域专家以及仲裁规则对解决金融纠纷缺乏针对性,也是阻碍当事人选择仲裁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还应对以仲裁解决金融纠纷的做法大力宣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