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班级姓名分数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9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熟稔.(.rěn ) 陆蠡.(lí)悖谬..(.bèi miù ) 馨.香(xīn)B、韶华(shào)猗郁(yǐ)阔绰(chuò)蘸水(zhàn)C、按捺(nà)皲裂(jūn)涅槃(niè pán ) 狡黠(xiá)D、疮痍(chuāng yí)干瘪(biě)喷嚏(tì)羼水(chàn)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 分)A.包罗万象坦荡如底诘责赐教B.习以为常纵横决荡蓦地聘请C.司空见惯害人听闻迁徒遨游D.浅尝辄至举一反三咫尺篝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1)A.今年的“超级女声”让爱唱歌的女孩们一夜成名....,身价百倍。
B.为了“神州六号”能够成功发射,技术人员们日夜操劳,呕心沥血....,终于使飞船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
C.为了备战空前绝后的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正在加紧训练,争取再创..佳绩。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你第一次干这样的工作,难免不出差错。
B、李明生日那天,收到了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
C、歌坛新秀雨菲小姐当上了本届十佳青年歌手的荣誉称号。
D、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5.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的句子。
(10分)(1)《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它是。
(2),上有黄鹂深树鸣。
(3)《泊秦淮》中表现全诗意旨的两句诗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5)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杜甫“,。
”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情;幸福是苏轼“,”的美好愿望。
6.阅读.请从下列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其情节。
(50字左右)(3分)①杨志卖刀(《水浒传》)②格列佛迷离大人国(《格列佛游记》)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8分)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报告中首次提到倡导全民阅读。
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倡导全民阅读。
”材料二:2013年11月12日,河南省汤阴县古贤镇小朱庄村农家书屋内村民正在看书。
现在的“农家书屋”已成为实实在在的“淘宝驿站”,为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信息桥”。
农家书屋工程开始于2005年,受到了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
截至2012年8月底,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
农家书屋让农民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培养了一批“活字典”“土专家”。
材料三:下表是2013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l)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并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预测。
(3分)(2)材料二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3)根据材料三的图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说明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
(3分)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
(13分)父亲那只寂寞的手①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了,要在医院养护一段时间。
②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
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小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
每天早晨查房的时候,他总要追着医生问东问西,听到解答后,又一个人怔怔地去长椅上发呆了。
③一天夜里,年轻的儿媳因感冒,昏昏沉沉的躺在病床上睡着了。
年轻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输液。
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身边,眼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④半小时后,液输完了。
护士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而嘱咐老人:“帮着摁一下。
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⑤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
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局促地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
往日里,都是爱人帮他按摩的,他咕哝着要父亲停下来,可是老人并不答话,而是继续轻轻按摩着他的手臂。
⑥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
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泪水流了下来。
⑦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布。
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
无论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⑧孩子日渐长高,世界愈发开阔,父亲终于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英雄。
这时,孩子的手开始离开父亲,落在朋友的肩上、恋人的臂上,做父亲的,欣慰地笑了。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父亲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些许失落的阴影。
孩子大了,血缘浓情依然在,可父亲的手却从此寂寞下来。
再也没有那稚嫩的小手拉着他的手到街角去买一串糖葫芦。
顽皮的孩子成为清醒理智的成年人,成熟的代价是,他变得羞于直接细腻地表达内心的情感。
⑨中国有句古语,家有白发爹娘是大福。
只是,天下儿女可曾知道,在父母心中,六七十岁还依然可以有和自己撒娇的孩子,那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⑩离开医院之后的第一件事,我回了父母的家。
在父母惊喜的笑容中,我好像小时候那样猛然把自己的手钻到父亲的手里:“帮我捂一捂,好冷呐。
”那个瞬间,我感到父亲明显抖了一下,他整个人似乎一愣,而后,我看到一滴泪落在了我的手背上。
(作者:琴台选自《意林》,有改动)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9.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2分)10.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2分)11.有人认为文章结尾第⑩段多余,应该删去。
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3分)12.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2分)人生需要自我雕琢宋阿芬①漳浦天福石雕园的石雕造型优美,形态各异。
其中“自我雕琢”的石雕寓意深远。
“自我雕琢”为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手握铁锤,刻苦磨炼,为拥有完美的形象不懈地自我雕琢,不断地自我提高,以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种情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
②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③回顾历史,纵观世相。
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雕琢,攻坚克难,昂扬奋进,一步步走进成功的殿堂。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徐悲鸿刻苦努力,备发向上,才不愧对艺术大师的称号;邰丽华不懈努力,以_精美灵动的《千手观音》演绎着聋哑人的美丽与坚强,深深地打动了中国和世界。
由此可见,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自我雕琢的精神十分重要。
④自我雕琢需要静心。
俗话说:“心静乾坤大。
”面对物欲横流、觥筹交错的世界,必须拥有一颗宁静的心。
“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告诉我们:在喧嚣与浮躁的生活状态里,在欲望与诱惑面前要沉着淡定,静心修炼;宁静才能致远。
⑤自我雕琢需要恒心。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花苞的长期孕育。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查《本芏纲目》的问世。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
只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就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⑥自我雕琢需要方法。
外塑形象,更需内强素质。
给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度决定视野,才足以在金钱名利前抵御诱惑;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浸润心灵,才可以在竞争的时代里自由驰骋;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豁达乐观,宽以待人,爱心常伴,感恩相随,才足以在漫漫人生中绽放美丽。
⑦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我们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自我提升,雕琢自己的思想、智能、心性,让自己健全起来。
人生需要自我雕琢,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4.第②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答:15.请结合第③段论证的主要内容个,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2分)答:16.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3分) 答:17.结合文意,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3分)答:三、文言古诗文阅读完成18—23题(共16分)(一)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23-25题。
(共12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8.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______)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________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______)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