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历史 质量分析经验交流材料

中考历史 质量分析经验交流材料

中招历史质量分析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来自官渡中学,很高兴今天能代表我们学校历史组在此与全县的历史老师一起交流和学习,今天我主要谈谈我们学校在毕业班历史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坚持集体备课,开好教研活动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教研活动,相关领导经常参加指导教研活动。

我们通过集体备课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备课组的力量,资源共享,精细分工,合作共赢。

同学科教师听课、评课,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扎实复习,打好基础
我们学校的现状是,历史成绩全靠初三这一年提高。

初一初二把历史当副科,学生的基础很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初三复习最重要的就是力求系统全面,打好基础。

在复习基础知识之前,我们首先是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复习的重视程度,纠正学生对开卷考试的错误认识。

由于复习阶段焦虑忙乱等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太重视,会出现复习效率低下的现象,甚至越复习错误越多。

我们让学生明白,基础不牢,成绩注定无法提高。

因为历史成绩差距不甚大,关键在于谁更细致更准确。

准确无误地拿在手里的分数才是自己的,写错了和不会写,在分数上并没有区别,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打好基础,勤于检查、严格把关。

我们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依据课本,每课、每单元进行全面复习。

我们全体教师按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分工合作梳理知识点,老师强调每课的基础知识,理清每课的基本线索、史实和概念, 让学生看目录、看提示、看正文、看图表、看资料、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每课的大事年表,抓线索、抓重点。

课堂上先读背,再默写,矫正,力争达到人人过关。

这个把关的环节,老师把重点放在优等生,其他学生分组让组长把关。

三、专题复习,归纳比较纵横联系
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打破时空的分界,实现知识的重组,把局部的,
零碎的知识整合成整体系统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如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列强侵华史(由鸦片战争到日本侵华战争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史(由虎门销烟到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几个专题。

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斗争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等几个专题。

我们在专题复习中由老师拟定题目,引导学生以列举题的形式从课本中找出相关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专题知识并不深奥,而是从课本中提炼出来的。

既提高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形成有条理、有系统的知识结构。

又进一步巩固了基础知识。

复习过程中我们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如在复习美国的历史时,我们以美国的经济发展为线,以史实为点,把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两次工业革命、一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美苏争霸等内容串在一起。

再如由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联系到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

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行复习。

四、强化训练,掌握做题技巧,提高应变能力
可以说学生能力的提高,应试做题技巧的掌握,不是中招前做几套模拟题就能达到的,只有通过强化训练把功夫下在平时。

我们在平时的测试中,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二测后才开卷,让学生感受中招考试的氛围。

通过练习和评讲,使学生巩固知识,掌握做题技巧,提高应变能力。

在做题过程中强调用准确的语言叙述历史。

另外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如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分析、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先浏览问题,在阅读仔细阅读材料,带着问题有意识的阅读材料,注意材料的出处。

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紧扣题意,认真回答相关问题。

五、做好备考心理辅导,从容面对中考
考前“冲刺”阶段,学生的压力很大,容易产生焦虑心态,干扰学习。

因此,一方面我们帮学生减压,主要是要减轻其课业负担,做到不该布置的作业决不布置,不该讲的课决不讲,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来调整自己和查漏补缺。

另一方面,配合班主任介绍一些应考时的方法和技巧,多与学生谈心,主要
针对学习成绩好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培养自信心,真正让学生轻装上阵,在升学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以上是我校在历史学科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