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的编排

中学数学教学的内容的编排


-
8
2 系统性原则 ①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必须具备逻辑性,即 数学概念和命题的排列必须依它们赖以存在 的思维顺序展开。 ②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应具备连续性。 ③课程内容的编排必须具备层次性,才能使 教材成为一个前后相继的结构系统。 ④课程内容的编排应体现统一性。
-
9
3 一体化原则
课程、教材、教法的一体化,是数学课程内容编排的又一条重要 原则。
突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标准
-
2
还需注意:
(1)需要与可能的矛盾 (2)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问题 (3)精减和增加的关系问题
-
3
《数学学科教学论》
第三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1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 3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
-
4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教材 关于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内容的编排顺序
第九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5
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八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年 第十六章 分式:16.1 分式 级 16.2 分式的运算,16.3 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17.1 反比例函数 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
6
九年级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22.1 一元二次方程 22.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26章 二次函数 26.1 二次函数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
7
2.2.2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编排原则
-
10
4 兼顾性原则
这是由中学数学课程的多元性所决定的。课 程内容的编编排要兼顾多种制约因素,处理 好多种关系。
如照顾到初、高中的分段及与物理、化学等 相关学科的相互配合。
又如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心理顺 序应相互协调 。
-
11
4 数学课程内容的体系
所谓课程内容体系,是指课程内容排列所展现的知 识序列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数学课程的内容体系, 就是把数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选择而得到的内容进 行教学法的加工而形成的知识系统。
对于已经确定的数学课程内容,如何组织编排使之 成为便于教与学的内容体系,关键在于处理好数学 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学习的认知结构的关系。由 于侧重点的不同,就形成了数学课程体系的两种基 本形式,这就是直线前进式和螺旋上升式。
-
12
1 直线前进式体系
所谓直线式,就是指把一门数学学科的课程 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 逻辑结构来展开,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 重复的编排形式。
一、编排原则
1 心理原则
①编排课程内容时,要使数学内容的抽象程 度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各个阶段相适应;
②编排课程内容时,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由感性 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
③课程内容的编排要有利于发挥迁移的效果, 做到先行知识的学习与后继知识的学习能互 相促进,提高效益,即前者启发后者,后者 巩固前者。
而螺旋式课程则要求在理解细节之前先掌握 实质,要考虑到整个形式 。它能做出创造性 的跳跃,思维特点以直觉思维为主。
第三章 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
1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
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反映教育的理想和目 的、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 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
-
1
1 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
一 般
基础性标准 时代性标准 发展性标准

衔接性标准

适度性标准
学科特点的标准:
适度形式化的标准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移项与合并
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七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年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级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
易造成学生学习不扎实,掌握知识不牢固和 班级教学中的“两级分化”现象。
-
14
2 螺旋式上升体系
螺旋上升式是一种循环编排课程内容的方式, 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 在不同的阶段重复出现,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 的知识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这种体系源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他认为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学科的基本结构,要 向学生呈现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后 不断在更高层次上重复它们,直到学生能从结 构的角度全面把握该门学科为止。
螺旋上升式体系的缺点在于:
这种体系需要较多的教学时间,而且如果重复过多, 也会降低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16
直线式与螺旋式各有其利弊
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螺旋式则容易照顾到学生认知的特点,加深 对学科的理解。
直线式课程是按直线一步一步地思考与设计 问题的,注重构成整体的部分和细节,它只 是接受确切的和清楚的内容,思维特点以逻 辑思维为主;
这种编排源于赫尔巴特的理论,这种理论认 为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强调知识 的逻辑结构而忽略学生的心理结构。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
直线前进式体系的优点是
有利于加大学习容量,加快学习进度、节省 教学时间,由于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因而 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这种体系比较适 合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
直线前进式体系的缺点是
一方面,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数学教学大纲体现了 数学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而数学教材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编排的结 果则是数学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另一方面,适宜的教学方法是贯彻数学课程要求,帮助学生掌握 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能力的保证。
数学课程内容的编排不仅要反映数学课程的目标和教学要求,而 且要充分体现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严格遵循数学教学论的 各项原理。同时,编排的数学教材应当包含教学法的提示因素, 为教师运用和开拓适宜的教学方法创造条件。
-
15
螺旋上升式体系的优点在于: ①从学科的逻辑系统看,它重视课程内容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的逻辑组织,重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原理;
②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它重视学生的认知结 构及其发展阶段,使认识逐步深化,因而有利于知 识的掌握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习的 正迁移。
这种体系比较适合于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