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应用举例
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每年按8%增长是指后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前一年的(1+8%)倍.
解决
设在2008年后的第 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则
第1年,y=20×1+8%)=20×1.08,
第2年,y=20×1.08×(1+8%)=20× ,
第3年y=20× ×(1+8%)=20× ,
…………
由此得到,第x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为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4设磷−32经过一天的衰变,其残留量为原来的95.27%.现有10 g磷−32,设每天的衰变速度不变,经过14天衰变还剩下多少克(精确到0.01g)?
分析残留量为原来的95.27%的意思是,如果原来的磷−32为 (g),经过一天的衰变后,残留量为 ×95.27%(g).
解设10g磷−32经过x天衰变,残留量为yg.依题意可以得到经过x天衰变,残留量函数为y=10× ,
2.某省2008年粮食总产量为150亿kg.现按每年平均增长10.2%的增长速度.求该省10年后的年粮食总产量(精确到0.01亿kg).引导ຫໍສະໝຸດ 析观察思考总结归纳
5
5
5
5
10
课堂小结
本次课主要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应用问题
课堂检测
一台价值100万元的新机床.按每年8%的折旧率折旧,问20年后这台机床还值几万元(精确到0.01万元)?
且 .
当 时,得到2013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为
(亿元).
当 时,得到2018年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
y=20× ≈43.18(亿元).
结论
预测该市2013年和2018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29.39亿元和43.18亿元.
归纳
函数解析式可以写成 的形式,其中 为常数,底a>0且a≠1.函数模型 叫做指数模型.当a>1时,叫做指数增长模型;当0<a<1时,叫做指数衰减模型。
课题
指数函数应用举例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指数模型,了解指数函数的应用
2.了解指数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部分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重点
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
难点
指数函数的应用实例
教学方法
观察 讨论讲解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学生/教师活动
时间
安排
动手探索运用新知
问题
某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亿元,计划在未来10年内,平均每年按8%的增长率增长,分别预测该市2013年与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精确到0.01亿元).
解因为 ,利用计算器容易算得
,
.
答问服药4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0.11a,服药8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0.01a.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4.2.2
1.某企业原来每月消耗某种试剂1000 ,现进行技术革新,陆续使用价格较低的另一种材料替代该试剂,使得该试剂的消耗量以平均每月10%的速度减少,试建立试剂消耗量 与所经过月份数 的函数关系,并求4个月后,该种试剂的约消耗量(精确到0.1 ).
故经过14天衰变,残留量为y=10× ≈5.07(g).
答经过14天,磷−32还剩下5.07g.
例5服用某种感冒药,每次服用的药物含量为 ,随着时间 的变化,体内的药物含量为 (其中 以小时为单位).问服药4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多少?8小时后,体内药物的含量为多少?
分析该问题为指数衰减模型.分别求 与 的函数值.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