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梦想的力量
课题:17梦想的力量
学科:语文
执教教师:田继桃
执教班级:五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1.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或技术应用
谈话,导入新课
学习《梦想的力量》
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1.告诉大家自己的梦想
2.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课件
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梦想的力量》
指导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筹齐募捐颠簸羞涩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件
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梦想的力量》
引读课文,尝试回答问题。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
课件
联系上下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学习《梦想的力量》
指导
学生说
课件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感悟能力,但怎样让孩子理解“梦想的力量”所蕴涵的深刻含意还需老师的引导。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学习《梦想的力量》
指导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课件
拓展,深化主题
学习《梦想的力量》
指导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
课件
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挖井(喝上干净水)
瑞恩──────────→非洲的孩子
自己挣、得到帮助
水泵→挖一口井→钻井机→“瑞恩的井”基金会(70元)(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