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网络改变世界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网络改变世界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2、列举出网络交往中的陷阱,并能说出如何抵御网络的负面影响
能力目标
1、理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体会网络与人们的关系。

2、提升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学会正确应用网络。

知识目标
1、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知道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

3、知道网络在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难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故事:《网络时代的唐僧取经》
点拨: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学期我们已经学习到网上交友的问题,今天我们要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网络。

你对网络了解多少?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二、展示预习成果
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表现)P10—12
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表现)P12—13
3、网络的弊端/危害?P15—16
4、如何看待网络?
三、新课讲授
第一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探究一: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阅读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
(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生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点拨:(1)可以分别围绕衣、食、住、行、教育、购物、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展开回答。

如:查找资料、阅读书籍、购物、交友、聊天、游戏等。

(2)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不便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很不方便等。

点拨:
2、阅读教材P11相关链接,回答: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你知道哪些网络名词?
点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虚拟货币、虚拟财产、网上银行、网上商铺、个人博客空间、个人电子邮件、网上股票交易、网上招聘、网上谈判、网络教学、网络图书馆等等。

3、阅读教材P11上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
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点拨: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信息交流的速度更快。

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4、探究三:教材P12上探究与分享,结合课件内容思考回答:
(1)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
(2)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点拨:(1)有。

衣服、鞋子、电子产品等。

(2)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购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等。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知识归纳: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第二目: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探究一:P12自主学习,问题探究
(1)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2)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

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点拨:(1)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等。

(2)按照活动要求去做即可。

例如,建议公共场所体现更人性化的措施,如增加座
位、公共饮水机、卫生间、垃圾桶和咨询服务站、餐饮店等便民措施。

同时大力宣传爱护公共环境和措施,形成具体的法律法规。

探究二:P13探究与分享,了解《物联网》的运用。

网络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速度。

知识归纳:
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
点拨:(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提高了文化的传播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共享。

第三目:网络是把双刃剑
探究一:P14探究与分享:网络谣言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点拨:(1)可从对个人、他人和社会三方面说明。

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危害社会稳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

(2)①运用法律手段惩治造谣、传谣者;②信息公开,增加社会透明度;③正确引导等。

【讨论交流】你对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有什么看法?
点拨: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友情和亲情关系。

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
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探究二:阅读教材P16探究与分享,回答:
(1)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
(2)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点拨:
(1)有,爸爸接到诈骗短信。

(2)①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②在网上注册、登记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③网络购物、聊天时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④当个人信息遭到侵害时要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密、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我们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隐私意识,防范网络侵害。

知识归纳:为什么要警惕网络陷阱?(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种类+危害)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具体表现)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行为+危害)
【畅所欲言】列举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

点拨:网购诈骗、红包诈骗、爱心诈骗、短信诈骗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了解到网络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

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兴利除弊。

板书设计:
五、随堂测试
1.现在网络聊天成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

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人生中留下惨痛的教训。

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B )
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
B.既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
2.小青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

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

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

这说明了( A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②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质量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3.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9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其目的是( C )
①净化网络环境②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③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④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谣言猛于虎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提示:可从对个人、他人和社会三方面说明。

(1)引发社会信任危机;侵犯公民权利;损害他人利益和声誉;污染了网络环境;损害国家形象;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等等。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提示:可从国家、网站、有关部门和网民四方面说明。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开展科普教育,普及科学常识,提升国民科普素质。

②网站应加强自律、严把关口,强化信息发布管理。

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

③加大监管执法的力度,严惩造谣、传谣者。

④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六、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