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四季1.能正确认读“尖、说”等10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正确认读多音字“地”在本课的读音,能根据语境选择读音,能正确书写“天、四、是”3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4.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言字旁等3个偏旁;能正确书写“天、四、是”3个生字。
难点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能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1.字词教学。
识字:“读”占鳌头。
读准字音是识记字形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多次通过朗读的形式接触生字,加深每个字音字形在脑海中的印象,为准确识记生字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自由借助拼音读一读、同桌相互读一读、在小组内展示朗读、班级内放声朗读、听录音或教师范读,通过随文阅读积累丰富语言的同时识记字音,达到正音的结果。
再运用卡片、课件展示、小练习等方式考查学生,以夯实识字功底。
识记字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再在班内展示自己的识记方法,教师引导用加一加、数笔画或观察图片等方式识记。
2.指导朗读。
课文语言亲切、生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抓住典型词语和语言进行有滋有味的品读。
比如:“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联系生活储备感受他们的样子,读出可爱的感觉,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特别是最后一节的表达与前三节不一样,引导学生抓住雪人说话时的动作和神态演一演,用语速的快慢缓急读出不同季节的特点。
3.积累运用。
结合课后第二题的要求,通过读课文,找一找相同和不同,让学生学会发现规律,学会归纳共同点并尝试运用。
比如:句式相同的“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的经验来说一说“花儿朵朵、红旗飘飘、春雨绵绵、河水哗哗”等;课文结构大致相同,每小节都以某种事物说“我是……”来结尾,发现规律后仿造着写一段话,在迁移运用中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再读课文,尝试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复习:同学们,还记得之前学习过的秋天这篇课文吗?让我们一起自信地背诵一遍。
(背诵课文)谁能告诉教师,从文章中你知道了秋天有什么典型特点呀?(课件出示秋天图片)指生交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大雁南飞等。
2.谈话导入:同学们真棒,记得真准!通过第一课的读书学习,我们认识了秋天。
那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四个季节)除了秋天,还有哪几个季节呢?(春、夏、冬)(依次出现春夏冬季的图片)秋天加上春天、夏天、冬天就组成了四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四季。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教师指导识字并写字。
(课件出示“四”字)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字,怎么记住并写好它呢?“四”可以用数笔顺的方法记住它:竖、横折、撇、竖弯、横。
同桌相互说着笔画名称书空一遍。
闭上眼睛,自己再书空一遍。
要想写好“四”字,必须注意外框上宽下窄,不要把竖弯写成竖钩。
请大家试着描红两遍再临帖写两个,看谁写得更规范、漂亮。
4.已经记住这个字的同学请举起手。
好,不错,我们再来齐读课题一次。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正音。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读书非常认真,收获一定很大,一起来展示一下吧!2.检查汇报。
(1)本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四个)是的,共有四个小节。
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标对了序号。
(2)学生接读课文。
找四名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哪里读得好,可以模仿着读一读。
(3)交流朗读的情况。
预设:“草芽”“尖尖”“谷穗”“鞠着躬”“一挺”发音需要强调,容易出错。
引导学生标画出来,自由读两遍。
(4)这几名同学读得都不错,都把字音读准确了,教师给你们点赞。
下面教师可要把本课的生字请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了,大家能准确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吗?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会认字):尖说春青蛙夏弯就冬师:这是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全班先来拼读一遍。
教师依次出示生字卡片,全班同学齐声拼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及时指导。
比如:“尖、说、夏”是三拼音节,“说、春”是翘舌音,“青、冬”是后鼻音,“尖、春、弯”是前鼻音,发音时要注意读准。
(2)自由练习读一读。
(3)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教师抽检生字认读情况。
(4)认识多音字:地。
卡片出示多音字“地”,全班同学认读。
这是一个多音字,在本文中读轻声,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ì)谁能用“dì”这个读音组词呢?(大地、地方、土地、天地)再次读一读这两个读音,读出轻声和四声的不同。
读轻声:顽皮地读四声:大地、地方、土地、天地小结: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相信这些生字朋友一定能帮助我们把课文读好,帮助我们读更多的文章。
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5)同学们读得真好。
为了帮助大家把文章读得更好,教师还准备了录音呢!听一听录音是怎么读的呢?学生认真倾听,再试着模仿着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好。
三、整体感知,通览全文。
1.教师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学生自由标画,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预设:课文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大肚子。
小结:同学们真会发现、会思考,把问题都解决了,说明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的内容,祝贺你们这节课收获这么多。
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深入地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的表现非常棒,不仅读准了字音还读懂了课文的内容。
教师想看看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课件出示会认的生字)大家还会读这些字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师:很好,这些字大家都认识了,那大家再来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季节,课文中写了哪些代表事物?指生来说一说。
教师相机板书:春天(草芽尖尖)、夏天(荷叶圆圆)、秋天(谷穗弯弯)、冬天(雪人大肚子)。
2.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四季的美丽,也来学着描绘四季的美丽。
二、以读代讲,品读四季的美丽。
1.全班齐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注意读准字音。
2.大家读得很好,字音读得很准确。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小节中的“说”字。
(课件出示“说”字)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个字,这节课我们来看看“说”字的偏旁。
(出示言字旁)这个偏旁的名称是言字旁,它的笔画名称是:点、横折提。
我们一起来书空言字旁。
3.再来看看生字“天”。
(课件出示“天”字)这个字应该怎样写呢?教师指导学生按笔顺指导书写,先写短横,再在横中线上写一长横,撇和捺要舒展。
学生自由描红两遍,再临写两遍。
过渡:大家写得很好。
接下来教师考考大家,看看你会思考吗?请看题目要求。
4.理解文本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交流问题一:“他”指的是谁呢?指生交流。
预设一:“他”指的是小草。
(教师相机进行评价:找得真对,“他”就是小草。
)预设二:“他”指的是尖尖的小草。
(教师相机进行评价:你真会发现和思考,都能知道是什么样的小草。
)(3)交流问题二:“他”真的是春天吗?①合作探究:这个问题有点难,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交流。
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思考结果,以了解学情,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
②全班展示:谁愿意把刚才的交流收获给大家展示一下?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一:因为春天来了,小草就会发芽。
预设二:春天来了,小草就会露出尖尖的小脑袋。
所以说小草发芽了就代表春天来了。
③走近内心,体会情感:同学们真会思考,也很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储备来理解,这可是很好的读书方法呀!同学们再想一想:当小草冲破了泥土,露出了尖尖的小脑袋,他可能看到了什么呢?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可能会看到迎春花、柳树芽等,可能会说:外面的世界真美呀!④同学们想得可真有意思。
那课文中,草芽看见了谁呢?(小鸟)大家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小草高兴的心情。
课件出示:5.想一想春天的景物和特点,仿造作者对话的形式写一写。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来回巡视,及时指导学生打开思路。
预设:柳芽嫩嫩,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桃花红红,他对蝴蝶说:“我是春天。
”6.同学们真棒,也会抓住特点来写诗了,把掌声送给自己。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小节。
(1)请大家先读一读第二小节。
(学生读文)这一小节写的是哪个季节?(夏天)对,就是夏天。
我们来看看“夏”字,它的偏旁是折文,这是一个新偏旁,大家跟教师一起来写一写:撇、横撇、捺。
本课中还有一个字也是折文旁,大家知道是哪个字吗?(冬)我们再回到课文中来,这一小节写了夏天里的哪些景物呢?(荷叶、青蛙)我们来看看“蛙”字,它的偏旁是“虫”,虫字旁的字大多与虫有关。
(课件出示折文旁和“夏、冬”、虫字旁和“蛙”)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新偏旁。
(2)课件出示夏天青蛙荷叶图。
通过第二小节,我们知道从荷叶和青蛙这两种事物中可以看出夏天来了,那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知道夏天来了呢?预设:天气变热、知了叫了等。
7.大家都说得很好。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四小节,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个小节。
其他同学思考:为什么谷穗说“他”是秋天,为什么雪人说“他”就是冬天?(1)学生读第三、四小节,教师指导朗读:读秋天的句子要读出谷穗弯腰有礼貌的感觉,读冬天的句子要读出雪人的可爱、顽皮。
(2)根据朗读指导,同桌互读第三、四小节,讨论问题。
(3)学生汇报问题一,结合学生的汇报出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4)学生汇报问题二,课件出示冬天的雪景和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冬天玩耍的快乐。
8.写一写,做小诗人。
师:我们写了春天的景色,那么同学们能仿照课文说一说夏、秋、冬季的景色吗?请大家讨论一下,试着写一写吧。
学生自由创作后交流。
预设:蝉声知了知了,他会说:“我是夏天。
”荷花绽放,他会说:“我是夏天。
”高粱涨红了脸,他会说:“我是秋天。
”柿子红红,他会说:“我是秋天。
”河面结冰,他会说:“我是冬天。
”教师读完文章后也作了一首小诗,一起来读一读。
迎春花黄黄,他对小蚂蚁说:“我是春天。
”大雨哗哗,他对乌云说:“我是夏天。
”枫叶红红,他红着脸说:“我是秋天。
”冰面滑滑,他淘气地说:“我是冬天。
”1.导入:请同学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看一看四个小节的内容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2.交流:学生自由发现,小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交流。
最后,教师统一归纳:相同点:对话,每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和特点,最后点明季节。
不同点:每小节展示了不同的季节。
一、二小节是两种事物对话,三、四小节是自由表达。
小结:同学们很会读书,这样的创作方法我们也已经学会了,相信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我们还能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