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套件使用肠梗阻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肠内液体潴留、电解质的丧失,以及感染和毒血症。
一旦确诊为肠梗阻,实施胃肠减压是针对肠梗阻所必要的急救处置措施。
普通的胃肠减压管由于长度较短,只在胃腔内进行吸引,所以只能吸引胃内积存液体和胃液,而对于小肠内潴留的液、气体,尤其是低位小肠内的潴留物不能直接进行吸引,经鼻插入型可以解决此问题。
所以最近几年肠梗阻导管广泛应用于临床。
肠梗阻导管有经鼻插入性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
一、肠梗阻导管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适应症1.急性小肠梗阻,尤其是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可以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直接减压诊断、治疗。
2.需手术治疗的粘连严重的肠梗阻。
3.术中经肠梗阻导管行肠排列,防止术后复发。
〔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适应症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大肠癌所导致的急性大肠梗阻〔特别是横结肠到直肠〕,能够防止肠造口后行二期吻合手术。
〔三〕禁忌症1.食道狭窄。
2.幽门狭窄。
二、肠梗阻导管套件组成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套件包括肠梗阻导管和导丝。
〔一〕肠梗阻导管〔双气囊型〕经鼻肠梗阻导管长度为3米,纯硅胶导管,前端为含不锈钢球的念珠状前导子,不透X线,便于观察、操作,使幽门通过率到达100%。
导管为单气囊或双气囊,前气囊通过Treitz 韧带后,翻开前气囊,导管可以随着小肠蠕动不断地前行,并且不断地吸引肠内容物,直至梗阻的上部,有后气囊可对小肠进行选择性造影;有补气孔,提高了吸引效率。
肠梗阻导管由前导子、前气囊、后气囊、导管主体、分歧部、前气囊阀、单向阀、后气囊阀、补气口、接头、封止塞、竹节接头、固定器及螺旋盖等主要结构组成。
如图6-4-1所示。
图6-4-1 肠梗阻导管〔二〕导丝亲水性导丝结构为一根导丝,外涂亲水涂层,包装时,外有护套插管保护。
如为弹簧导丝结构为一根导丝,外涂特氟伦涂层。
三、经鼻插管型肠梗阻导管使用操作标准〔一〕操作前准备1.环境准备 保持环境安静。
2.用品准备 消毒手套、治疗盘(碘伏、酒精、棉签、局麻药)、注射器、灭菌蒸馏水。
3.患者准备 向患者说明施行肠梗阻导管的目的,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4.导丝准备 由护套摘下前端插管,确认导丝头部是否有弯曲;由护套的后部用注射器向护套内腔注满灭菌蒸馏水。
〔二〕不使用胃镜下操作步骤1.插入肠梗阻导管前,充分吸出胃内容物,以防止呕吐使前气囊返回胃内。
2.将肠梗阻导管内腔〔由吸引口前端侧孔〕加满灭菌蒸馏水。
然后将带内塞的接头接前气囊阀后气囊阀导管 前气囊阀导丝 前气囊前导子 吸引侧孔后气囊到肠梗阻导管吸引口上。
3.将利多卡因软剂适量涂抹于肠梗阻导管的前端局部。
4.导管插入胃内后,将导丝由带内塞接头的螺旋封头处插入肠梗阻导管前端。
5.插入过程中,每间隔10分钟,可旋紧带内塞接头的螺旋封头,入水口处注入20ml 灭菌蒸馏水。
6.在透视状态下,以半卧位-左前斜位姿势,使导管前端朝向胃大弯部〔图6-4-2〕。
7.转向右侧位,使肠梗阻导管前导子朝向幽门,在这种状态下,使导丝比前导子前端先行,确认导丝通过幽门。
此时如果导丝无法通过幽门,可经口插入内视镜,用钳子等将导丝导入幽门。
8.肠梗阻导管前端通过幽门后,将导丝由肠梗阻导管中回抽5厘米左右,然后将导管向前送入5厘米,反复此过程,将肠梗阻导管尽可能插入。
9.决定留置位置后,向前气囊内注入灭菌蒸馏水10~15ml〔图6-4-3〕。
但注入量要在30ml以内。
图6-4-2 首先将导管经鼻插入胃内图6-4-3 导管插入十二指肠水平段以远,然后充盈前气囊10.拨出导丝。
11.导丝拔出后,继续将肠梗阻导管向胃内送入,使其在胃内呈松弛状态。
确认肠梗阻导管的侧孔局部确实进入肠管内。
12.前气囊会由于肠蠕动运动被送至阻塞部位,并在此部位进行减压与吸引。
〔三〕在胃镜下操作步骤1.插入肠梗阻导管前,充分吸出胃内容物,以防止呕吐使前气囊返回胃内。
2.将内视镜经口插入到十二指肠降部。
3.由钳道插入导丝,在透视下确认进行至十二指肠降部。
4.在注意不要同时拔除导丝的情况下慢慢拔出内视镜。
5.由鼻腔插入内拉通管,由口腔引出。
6.将导丝的后端部插入内拉通管,由鼻腔引出。
之后拔去内拉通管。
7.将肠梗阻导管内腔〔由吸引口到前端侧孔〕加满灭菌蒸馏水,然后将带内塞的接头接到肠梗阻导管吸引口上。
8.将利多卡因软剂适量涂抹于肠梗阻导管的前端局部。
9.沿导丝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插至十二指肠降部。
10.插入过程中,每间隔10分钟,可旋紧带内塞接头的螺旋封头,入水口处注入20ml 灭菌蒸馏水。
11.向前气囊内注入灭菌蒸馏水10~15ml。
但注入量要在30ml以内。
12.拔出导丝。
13.导丝拔出后,继续将肠梗阻导管向胃内送入,使其在胃内呈松弛状态。
确认肠梗阻导管的侧孔局部确实进入肠管内。
14.前气囊会由于肠蠕动运动被送至阻塞部位,并在此部位进行减压与吸引。
〔四〕导管留置过程中管理1.导管由于肠蠕动运动被送至梗阻部位期间,可使用吸引器或手动,进行间隙吸引或持续低压吸引,要适时确认导管处于开通状态。
低压持续吸引时适当的吸引压力为:-10~-25mH2O2.用透视适时确认导管的前行状态。
3.导管到达梗阻部位后,进行造影检查,检索梗阻部位〔五〕导管拔出方法抽出前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将导管慢慢拨出。
〔六〕后部气囊使用方法〔使用双气囊肠梗阻导管时〕1.肠梗阻导管停止前行时进行下一步操作。
2.在收缩前部气囊前,向后部气囊注入30~40ml空气,使其膨胀,固定导管头于肠腔内,以防造影剂逆流和肠梗阻导管自行退出〔图6-4-4上图〕。
图6-4-4 后部气囊使用方法3.吸出前气囊的灭菌蒸馏水,收缩前气囊〔图6-4-4下列图〕。
4.由吸引口注入造影剂。
注入时要安装好补气口附属的单向阀,防止造影剂流入补气口。
5.造影剂进入到一定程度时,应用抗胆碱能药物或胰高血糖素,抑制肠蠕动,使肠道狭窄部位能显示出来〔图6-4-5〕。
完全闭塞不完全闭塞图6-4-5 显示肠道狭窄部位6.由补气口注入空气,进行二重造影。
四、肠梗阻导管使用时考前须知1.本品注入接头为聚氯乙烯材料,脂溶性药物可能会使其中成分溶出,使用时要注意。
2.本品是以经鼻插入为前提设计,不要插入或留置于鼻以外的其他部位。
3.肠梗阻导管内腔可能会由于肠管内容物或造影剂形成堵塞。
留置过程要注意确认内腔的状态。
如发生堵塞,用微温水冲洗。
4.减压过程中如果人为堵塞补气口,会无法进行减压和吸引。
5.插入肠梗阻导管后,一周一次定量更换前气囊内灭菌蒸馏水。
更换时,将前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全部抽出,按指定量再次注入以充盈前气囊。
留置过程中时刻注意管理前气囊状态。
6.本品在使用前要确认各部有无异常。
7.勉强插入可能会造成组织损伤。
插入困难时要停止使用。
8.不能用钳子等物品用力夹持。
可能会切断导管或引起内腔堵塞。
9.采用间断负压吸引方法,以防肠穿孔和坏死。
10.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警惕肠绞窄的可能,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五、肠梗阻导管作用特点〔一〕经鼻插入性肠梗阻导管1.直接在肠梗阻的上部进行减压,利于吸引潴留的食物和气体,从而有助于解决梗阻。
2.可通过肠导管注入中药、生植物油等,直接作用于梗阻的上部,利于解决梗阻。
3.与传统疗法相比,有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创伤小等特点。
4.即使是完全梗阻,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后,可减轻梗阻以上的小肠的扩张和水肿,减少术中的污染,并利于行粘连松解和手术吻合,也利于行腹腔镜等手术。
5.对于粘连严重和反复粘连的肠梗阻,不仅可利用肠导管在术前进行减压,还可在术中进行肠排列,防止术后梗阻复发。
6.通过腹部平片,肠梗阻导管可以有助于判断梗阻的具体部位,为手术解决梗阻提供方便条件。
7.通过向肠梗阻导管注射造影剂,有助于判断是否为完全梗阻,有利于早期判断是否应行手术治疗,从而减少肠坏死等并发症。
〔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1.使肠梗阻导管越过狭窄部位直接进行减压引流,术前能够进行肠道准备和造影诊察。
2.减缓腹部急症,防止急诊手术,可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状态后再行手术,减少缝合不全、创伤感染等术后并发症。
3.防止造瘘,可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
4.在取得良好术前洗净效果的情况下,可免除术中清洗,缩短手术时间。
六、肠梗阻导管并发症〔一〕插入过程中并发症使用本产品,在插入过程中,导丝前端有可能造成食道、十二指肠穿孔和损伤。
以及其他由于出血、穿孔造成的腹腔内感染、压迫肠管发生溃疡。
〔二〕减压时并发症减压时由于吸引负压过大,肠管有可能被吸入肠梗阻导管的侧孔,造成肠管坏死。
七、肠梗阻导管常见故障及处理〔一〕气囊破裂1.原因⑴插入操作时器具损伤,如夹具、剪刀、手术刀等。
⑵注入蒸馏水量过多。
⑶前气囊扩张时注入其他物质〔蒸馏水或造影剂等容易引起凝固的物质〕。
⑷自己拔取等给气囊造成的急剧负担。
2.处理方法如导管无脱落退出,在正常吸引的情况下,可继续留置引流吸引。
〔二〕导管闭塞1.原因导管内腔由于肠管内容物成分的附着或造影剂等引起闭塞。
2.处理方法抽出前气囊内的灭菌蒸馏水,拔出导管。
〔三〕导管无法拔出1.原因使用生理盐水或造影剂,其成分的凝固造成前气囊腔闭塞,无法收缩前气囊。
2.处理方法剪开导管分歧部,放出前气囊内蒸馏水,拔出导管。
八、肠梗阻导管储藏与保管1.防止阳光照射、高温、潮湿以及紫外线照射,保存于清洁坏境。
2.有效期3年。
3.体内留置时间30天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