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美术(上)第8课《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六年级美术(上)第8课《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1

海淀区教学设计模板2018(西三旗)

基本信息

姓 名 学 校

学 科 美术 联系电话及邮箱

年 级 六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2013人美版第11册第8课

学习领域/模块 造型·表现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中国画教学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1.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本单元学习目标是通过欣赏、探究、实践、评价等过程,了解中国画的相关知识,感受干湿墨色运用,并尝试通过水墨表现花卉的不同姿态。

重点:尝试墨色的干湿变化,表现不同姿态的花卉形象。

难点:墨色的运用,花卉姿态的特征把握。

1.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

图像识读

分析结构

分析墨色

创意实践

第6课

《中国画——梅花画法》 第5课

《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欣赏水仙花图片,了解水仙花的相关知识。 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的相关知识。

梅花的结构特点 水仙花的形态特征

勾勒填色法表现水仙花的方法 点厾法表现梅花的方法

画一幅水仙小品 画一幅梅花小品 知识铺垫 知识铺垫

知识迁移 2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5·中国画——水仙画法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中国画知识体系的一部 分。四年级教材中的《中国画一一学画青蛙》、《中国画——学画猫头》、《中国画——学画大能猫》,都是运用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表现动物题材。《中国画一一学画荷花》是中国画学画植物的第一课,学了墨分五色及中锋、侧锋等用笔用墨方法,与本课存在递进关系,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运用勾勒填色法表现水仙花,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本课是小学阶段运用中国画技法表现动物题材的第二课。

2.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至四年级,已经学习了《水墨游戏》、《彩墨游戏》、《中国画—青蛙》、《中国画—荷花》、《中国画—学画猫头鹰》《中国画—学画大熊猫》等国画课程,已经初步学习中国画的没骨法。在五年级上学期又学习了《果蔬白描》一课 ,学会简单运用中国画的线条进行写生造型的方法。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写实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一定的造型能力。这些能力为完成本课学习新内容奠定了基础。

3. 学习目标确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知道勾勒填色法是写意花卉的一种技法,会运用中锋勾勒物象,填充颜色。

技能:运用勾勒填色法表现水仙花的小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

学生笔墨造型的方法,提高笔墨造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3

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

艺术的热爱。

4. 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勾勒填色的方法,并运用其法表现水仙花。

2.教学难点

叶的前后穿插,花的不同形态。

5. 学习评价设计

了解勾勒填色法是写意花卉的一种技法,会运用中锋勾勒物象,填充颜色,并运用勾勒填色法表现水仙花的小品。

4

6.学习活动设计 复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视频引入

1. 播放视频:观看水仙花生长过程。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谁家种过水仙花?为什么要种水仙呢?

3.出示课题:水墨表现——水仙花

4.老师小结:是水仙花,人们常用水仙花装饰生活环境。也是画家喜欢的绘画题材。

学生活动1

猜谜语并说出谜底:国宝大熊猫。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看视频、谈话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美丽水仙花的生长过程。并简单了解水仙花的生长特点,激发学生对水仙花的喜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学习新知

(一)欣赏分析水仙花

1. 欣赏分析水仙花的特征

(1)出示课件:欣赏水仙花的图片。

(2)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水仙花分为几部分?花、叶的形状及颜色有什么特点?

(3)小结:它们身姿婀娜,非常的优美。相信这些漂亮学生活动2

仔细观察欣赏,对水仙花结构充分了解,补充知识。

5

的水仙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仙花的结构包括根、球茎、叶、花。花为六瓣,白色,每瓣为扇形。中间有酒杯状的花冠,呈金色。叶为扁平带状,呈绿色。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对水仙花的喜爱之情。

(二)探究水仙花作品的艺术性

1.欣赏摄影作品中的水仙花和名家水墨作品中的水仙花。

2.小组讨论:自然界中的水仙花和绘画作品中的水仙花有什么不同?

3.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如何表现一幅水墨水仙花。

艺术作品中的水仙花高度概括具有艺术观赏性。

活动意图说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分析水仙花的画法

1.探究用笔

(1)出示水仙白描作品。

(2)小组讨论:这幅白描作品是用什么笔法、什么墨色表现花和叶子的?

2.探究用色

(1)出示水仙花作品。

(2)小组讨论:观察作品中的叶和花朵是怎样用色的?

中锋淡墨画花瓣,重墨画副花冠。

中锋、侧锋重墨画叶。

同时要注意它的生长规律、不同形态,折、弯的表现。

6

(3)出示课件:吴昌硕《贵寿仙格图》潘天寿《水云》。

(4)比较两幅作品在着色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小结:画家要表现的意境不同,墨色的浓淡干湿就会发生变化。《水云》浓墨画花心淡墨画花瓣和叶。追问:为什么要用淡墨?表现烟雨蒙蒙的感觉。《贵寿仙格图》干湿的运用找出问题。

勾勒填色法。

活动意图说明:进一步了解水墨表现的用笔用色方法。让学生初步体会国画的意境美。

(四)探究画面构图

1.出示两幅水仙小品: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出示两幅水仙花小品:你们认为哪一幅的花安排好看?为什么?

3.下面就看看老师是怎样表现一幅水仙花作品的。

第二幅构图表现出了水仙花的细长带状的叶子特点,有前后穿插关系,同时疏密得当。

活动意图说明:用最直观的图片和问题,引起学生对构图的思考,切实解决构图问题。

(五)教师示范

1.叶子:用浓墨。

2.花:用浓墨画花冠,淡漠画花瓣。花筒、花柄的画

7

法。

3.着色:色的浓淡要根据墨色决定。颜色不要重过墨线,国画中用色讲究色不欺墨。朱砂、藤黄染花冠。花青、青绿染叶。水稍多色较少,调匀后着色。

4.背景:简单添加背景,石块,印章,成为完整构图。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教师的演示,学习水仙的基本画法,加强直观性。

(六)欣赏作品

1.打开课本第12页,看一看这些学生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出示课件:欣赏课件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

3.欣赏了这么多优秀的水仙花作品,你想表现一幅怎样的水仙花作品? 欣赏作品,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欣赏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启发构思,激发学生绘画热情。

环节三:艺术实践

1.艺术实践内容:

用中国画的勾勒填色法画一幅水仙花小品。

具体要求:

(1)表现出花的不同形态与叶的疏密、穿插。

(2)注意墨色变化。 学生实践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

作业。

根据自己的想象与立意,进行大胆创作.作画过程中及

时发现问题:并通过向老师询8

(3)运用勾勒填色法进行绘画。

2.教师辅导。

(1)指导、鼓励学生

大胆用笔、用墨、用色组织画面。

(2)根据学生作业进程,进行针对性轴导,如:水仙花的姿态,叶子的穿插取舍等。

(3)水分控制作为普遍问题难点及时提出,对个别学生适当援助、动笔示范。 问、同学合作等办法解决。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大胆实践,体验国画的创作乐趣教师层层深入辅导,启发构思,提示技巧,个别辅导,面向全体,使每位学生的作业质量都有所提高。

环节四:作品评价

1.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到“水仙园”展板上

2.评价

(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2)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教师引导学生从所学知识、读画感受、问题建议等方面进行评价。

(3)师评:肯定学生

作品。 学的活动3

根据作画进程,将作品展示到“水仙园”的展板上。

主动向同学汇报自己作画的构思,以及如何用水墨表现。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评价环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

喜悦。关注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重视学生学习能9

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环节五:拓展延伸

1.欣赏其它表现形式的水仙花作品。

2.水仙花的品格:生活简单朴素。只凭一勺清水,几粒石子就能生根发芽。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却叶花俱在,胜过松、竹、梅。仪态超俗,故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都为水仙花题诗作画,呈献了不少幽美的篇章。

学生倾听,感受。

活动意图说明:开阔眼界,加深学生对国画的了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 中国画——水仙花画法

花的形态变化

叶的疏密、穿插

勾勒填色发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作业内容与要求:

(1)用中国画技法画几组水仙花,适当添加环境。

教师示范

学生作品展示

相关主题